薛明珠
從文本解讀角度談初中英語高年級閱讀教學
——以牛津英語8年級閱讀教學為例
薛明珠
當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著許多問題,本文從文本解讀的概念和必要性入手,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1)把握文本特征,預測文本內(nèi)容;(2) 梳理文本結(jié)構(gòu),了解文本框架;(3) 提取文本問題,了解文本信息;(4) 深挖文本內(nèi)涵,升華文本主題 來闡述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進行文本解讀,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熏陶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文本解讀 初中英語 閱讀教學
當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著許多問題,有的教師把教學重心放在重點單詞、 短語以及語法點的講解上,缺乏對閱讀材料深層次的挖掘,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參與度低;有的教師在閱讀課的導入中,“鋪墊過多”,致使沒有足夠的時間處理閱讀的重心,課堂看似活躍,實則低效,學生普遍感覺沒有學到什么;有些教師注重表層理解,提出一些過于簡單的Yes或者No以及True或者False的問題,學生甚至不用思考就能回答,問題的設(shè)計流于形式,沒有激發(fā)學生的深層次思維;有些教師注重細枝末節(jié),認為只有逐段講解才能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文本,沒有進行整體理解,這種 “只見樹木, 不見森林” 的教學顯然與閱讀教學的宗旨背道而馳;還有些教師沒有利用教材文本引導學生,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現(xiàn)文本的育人目標。這些問題出現(xiàn)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閱讀教學的真正意義,缺乏對文本的充分解讀,導致教學目標設(shè)定不準確,教學設(shè)計不嚴謹,作業(yè)布置不合理,教學效果不理想。本文針對閱讀教學中出現(xiàn)的這些問題,談談在初中英語的閱讀教學中,如何進行文本解讀。
閱讀教學中的文本解讀是指教師充分接觸文本,在反復閱讀文本的過程中形成對文本的感知、理解和評價,從而合理地認識文本材料的教學價值,并結(jié)合學情設(shè)定科學適切的教學目標的過程(傅詠梅 2012)。教材文本解讀是教師面對教材文本進行理解、內(nèi)化教材的過程,同時,這也是一個心理運行軌跡的過程。它包括三個基本階段,即整體感知、具體理解、理智化深悟。明晰地遵循這一條心理運行軌跡來解讀教材文本,有助于教師對文本逐層進行由淺入深的解析(宋建玲, 2009)??梢?,文本解讀需要教師反復閱讀文本,通過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達到對文本的有效解讀。
《義務教育英語新課程標準》( 2011 年版)(以下簡稱 《課程標準》)指出,基礎(chǔ)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chǔ)知識和聽、 說、讀、 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并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 記憶、 思維、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教育部 2012)。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幫助學生全面、 深層次地理解文本,剖析教學重難點,最后將所學的語言運用于真實的語境中,達到語言輸出的目的。閱讀教學應始于文本解讀。教師只有通過解讀發(fā)掘出文本的內(nèi)涵,才能成為文本與學生的中介者、文本內(nèi)容的闡釋者、學生有效閱讀的組織者,才能通過基于文本解讀的閱讀教學把學生培養(yǎng)成善于閱讀的人,從而使閱讀成為他們終身學習的手段(王麗英. 2016)。而且,如果沒有教師對于文本的深入解讀,怎么會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達到育人目標呢?因此,教師應該深入解讀文本,達到“精,準,深,細”。正如朱成教授所說:讀懂文本,讓課堂少一些形式,多一份平實;讀透文本,讓課堂少一點模仿,多一份創(chuàng)新。
(一)把握文本特征,預測文本內(nèi)容
標題反映文章主題,可以幫助讀者預測文章內(nèi)容,激發(fā)閱讀興趣。在閱讀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已有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解讀標題,培養(yǎng)學生的預測能力。比如8AU6 Caught by Gork一文中,教師就標題進行提問:Who was Gork? Who was caught by Gork? How were they caught? 學生們就會猜測,Gork或許是人,或許是動物,有人被Gork抓住了,或許Gork很兇猛,或許他有特異功能,這樣課堂氣氛異?;钴S,學生的好奇心被激發(fā)了,他們都在思考,在推測。再比如,8AU6 Aliens landed on our world一文,看到標題,學生們就在想:Who are the aliens? What does our world mean? How did aliens land on our world? 通過對標題的分析和預測,學生們的思維更加活躍,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了也被激發(fā)出來。圖片生動、形象、信息量大、表意直觀,是創(chuàng)設(shè)情境的好方法,也是輔助語篇教學的重要資源(韓春華,2011)。讓學生從圖片著手,能有效地預測文章內(nèi)容,解讀文本。比如8AU3 Dealing with trouble一文中,學生根據(jù)兩幅圖片,可以猜測出這是一起偷盜事件,小青年或許偷了那個女士的錢包,但是他又不承認,把自己的包遞出來讓那兩個女士檢查。還有8AU6 Caught by Gork一文中,學生根據(jù)圖片可以得出,Gork是一個怪獸,它用鐵籠子把一些人抓住??梢?,在讀前階段,教師利用好標題和圖片創(chuàng)設(shè)語境,引發(fā)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預測,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想象力,使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也有了大體的了解。
(二)梳理文本結(jié)構(gòu),了解文本框架
由于文章題材和體裁的不同,文本的結(jié)構(gòu)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把握文本結(jié)構(gòu)是解讀文本的第一步,因為 “文本理解就是對文本賦予結(jié)構(gòu)的過程”(謝曉河1997)。梳理文本結(jié)構(gòu)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和手法,有助于學生通過整體教學更全面、迅速地了解文本框架和文本大意。比如8AU5中關(guān)于Dinosaurs的一篇文章,我先讓學生了解到這是一篇說明文,然后通過恐龍的time,size,type 以及sign四個方面讓學生迅速了解文本結(jié)構(gòu)。這樣在遇到8AU5中The giant panda這樣的說明文時,學生們很容易分析出文章的基本結(jié)構(gòu)home,appearance,food以及protection,從而理解文章大意。而在8AU6 Aliens landed on our world中,學生們知道這是一個故事,屬于記敘文,我引導學生分析出文章的基本結(jié)構(gòu):1. notice something strange; 2. explore something strange; 3. report something strange, 學生依據(jù)文章結(jié)構(gòu)很容易理解文本。比如學到8AU3 Dealing with trouble時,學生了解了這是一篇記敘文,很容易分析出它的基本結(jié)構(gòu):1. What is the trouble; 2. How to deal with the trouble?再比如,8BU1 Pollution fighters這篇文章顯然是一個采訪稿,但是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了解了它的結(jié)構(gòu):1. the importance of trees; 2. How do trees communicate; 3. the danger trees are in. 因此,了解了語篇的結(jié)構(gòu),可以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框架,把握文本信息內(nèi)容,理清文章的基本線索與脈絡(luò),從而理解文章。
(三)提取文本問題,了解文本信息
這要求教師在設(shè)置問題時,要注意問題少而精,問題的提出應該有層次,難易度和深度要把握好,有事實型問題,也有概括性問題,還要有猜測和推斷性問題,可以從各個方面激發(fā)學生思維。比如8AU6 Caught by Gork,一文中,教師針對故事情節(jié)先問了學生一些問題:Who? When? Where? What? How? 然后讓學生找出來Captain King他們遇到了哪些trouble?緊接著讓學生分析幾個主要人物的性格,最后讓學生思考如果自己是Captain King, 該如何逃跑呢?這樣提取了文本中的問題,既幫助學生理解了文章的細節(jié)內(nèi)容,也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同時又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深挖文本內(nèi)涵, 升華文本主題
每一個文本的背后,都隱含著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深入解讀文本的內(nèi)涵,實現(xiàn)讀者與作者的交流,走進文本,走進作者,與作者進行對話,體會作者的情感,形成自己文本的理解。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挖掘文本內(nèi)涵,幫助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這要求學生不僅要讀懂文本的內(nèi)容,更要讀出文本中所蘊含的情感態(tài)度,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比如,在8AU3 Dealing with trouble一文中,讓學生學到了遇到困難時,要保持鎮(zhèn)定,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幫助別人。在8AU5 Diogenes 一文中,學生了解到Diogenes 認為擁有的東西越少越好,他扔掉了喝水的杯子,反而變得更加快樂。這教育我們的學生不能追求物質(zhì)的享受,擁有的東西越少越快樂。在8BU4 Benjamin Franklin一文中,讓學生在了解他偉大成就的同時,學習他的科學精神:即使遇到困難和挫折,永不放棄夢想;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實現(xiàn)夢想;對新鮮事物永遠保持一顆好奇心;只有勤奮學習,擁有堅強的意志,才能取得成功。所以,教師要深挖文本內(nèi)涵, 讓學生學過文本之后,能體會到文本的內(nèi)涵,從而指導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熏陶人文素養(yǎng)。
于漪老師說:“教師本身對文本的理解有多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才會有多深?!碧丶壗處燑S厚江也說過:“閱讀教學中很多問題的出現(xiàn),都與教師文本缺少深入的解讀有著緊密的關(guān)聯(lián);而許多成功的閱讀教學,都是以教師對文本深入、獨到的解讀為基礎(chǔ)的。”所以,教師對教材文本解讀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師對教材文本的解讀是準確定位教學目標,有效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本文從把握文本特征,梳理文本結(jié)構(gòu),提取文本問題,深挖文本內(nèi)涵四個方面闡述了如何在閱讀教學中進行文本解讀。但是在實際的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英語水平,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中,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深層次思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人文素養(yǎng)。
[1]傅詠梅.從同課異構(gòu)看文本解讀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效果的影響[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2(12).
[2]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王麗英.有效文本解讀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教師,2016(12).
[4]宋建玲. 教師對教材文本解讀的策略研究[D].2009.
[5]劉桂蓉,謝海峰.落實文本解讀,夯實閱讀教學——以人教版 Go for it(八上) Unit 6 I a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閱讀課為例[J].英語教師,2016(13).
[6]韓春華.初中英語教材插圖的有效使用策略[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1.
[7]林惠果.以 “三點一線”解讀初中英語閱讀文本——以人教版八年級下冊 Unit 6 Section A 閱讀課為例 [J].英語教師,2016(12).
(作者單位:上海市閔行區(qū)華漕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