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鵬
摘要:當前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在新的課程標準背景下,更加注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將實行分層教學方法。分層教學的方法是一種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但是同時又會面向學生群體。本文將從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方面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初中數學;分層教學
當前新的課程標準背景下,數學的教學一直是初中教育階段的重點問題,在對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模式和學習興趣都是有一定差異,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模式,很多初中的教師在教學中一直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對于思維比較靈活的學生,限制了學生的思考,對于思維比較遲緩的學生,不能跟上教師的教學速度。因此新的教學方式分層教學將會應用到初中的教學中,分層教學屬于一種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可以根據學生數學學習的不同水平采取教學手段,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一、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在很早以前就倡導“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人的思維水平和知識接受能力都是具有一定差異的,需要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知識的掌握能力來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實現教學目標。很多的學校都是通過分班進行教學,將學生的學習成績按照不同層次進行分班教學,這樣的一種教學方式沒有考慮到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智力水平以及興趣愛好等的一些因素,導致整體的學習效果不佳,也降低了教學質量[1]。同時由于義務教育階段,中考所帶來的壓力,一些學校過于重視升學率,比較重視一些可能進入重點高中的學生,忽視了對其他學生的引導和教育,也影響到其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新的課程標準體系下,要樹立一種全新的教育教學觀念,要充分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可以取得很好的學習效果。
二、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策略
在當前的學科教學中,其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對知識的接受程度都是具有一定差異的,因此,采用的教學方法需要考慮到學生的自身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分層教學也是一種新的教育方式,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的一種教學方法。
(一)針對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進行分層
在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采用分層教學方法要根據學生對數學情況以及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要在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下,基于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水平采取的一種教學方法,將學生分為優(yōu)等生、中等生和學困生,按照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2]。初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層之后,在布置作業(yè)時,題型的難易程度都需要涉及到,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做題,這樣學生可以衡量自己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要時刻關注不同層級的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鼓勵學生不斷進步,讓學生之間互相幫助。例如,教師可以將學生之間分成一些小組,每一個小組中都有不同層級的學生,這樣學生之間可以形成互補,互相幫助,教師也可以出一些競賽題目,讓小組之間進行比賽,提高小組之間的合作效率,促進學生的進步,幫助學生達到學習目的。
(二)根據教學目標進行分層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初中數學教師應該根據當前的教學目標進行分層教學,初中數學教師應該深入研究教材內容,根據教材的重難點部分實行不同的教學方法,在進行教學之前,要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精心設計課堂上的提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不斷開動大腦,有利于提升教學效果[3]。對于一些在某些章節(jié)不能很快掌握知識的學困生可以設置難度比較小的問題,讓學生打好基礎,再慢慢提升,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也能夠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教師布置的一些題目,難度應該稍微小一點,慢慢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時,初中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將其放在一些簡單的應用題目中,幫助學生了解方程根的推導過程,學生從最基本的應用中不斷提升,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對于優(yōu)等生,教師應該要求其推導出方程根之間的關系,熟練地將其應用到一些數學題目中,能夠解決一些難度比較大的題目,教師在設置題目的過程中,需要對題目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其難易程度,明確教學目標,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相類似的教學題目,幫助不同層級的學生掌握不同的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邏輯和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水平。
(三)根據教學內容進行分層教學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數學的教學內容也是有一定難易程度的,有的學生對于某些章節(jié)的知識掌握是很容易的,但是某一些章節(jié)確是難度相對比較大,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分層教學[4]。比如對幾何空間知識的學習,有些同學的空間想象力比較差,不能充分掌握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在學習過程中也是困難重重。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情況布置相關的作業(yè),數學課程教學中,課后練習作業(yè)可以充分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鞏固,初中教師在布置作業(yè)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要不斷鞏固數學的基礎知識,打好基礎才能更快的進行提升。例如,對于學困生,教師布置的題目應該是基礎性的題目,可以鞏固基礎知識,難度相對比較小的題目,對于優(yōu)等生,教師布置的題目應該是靈活多變的,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教師對于不同層級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讓學生能夠從基礎做起,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四)課堂教學中采取的分層教學
在初中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考慮到學生的個人特點,在課堂教學中采取提問的教學方式,要讓學生時刻跟上教師的思維模式,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對于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要進行優(yōu)化設計,考慮到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不能一味地提問優(yōu)等生或者是提問學困生,要綜合考慮學生的情況,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提問,不能忽視了任何一個層次的學生,提問的問題要根據難易程度進行分類,對于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提問的問題應該是難度相對比較大的,對于學困生應該是難度比較小的問題,要給予學生一定的肯定,不能讓學生有挫敗感,還要注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調節(jié)。例如,在學習一元二次方程時,教師首先要設定一個目標是所有學生都應該掌握的,之后根據學生的個人學習情況,設定不同難度的學習內容,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進行學習。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的數學學習中,學生的思維模式和知識接受水平都是有一定差距的,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應用分層教學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教學需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知識接受水平,幫助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任務,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提升整體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黃軍.淺談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數學分層教學[J].新課程(中),2015,05
[2]章雪英.淺析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數學分層教學[J].考試周刊,2017,11
[3]朱旋鋒.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數學分層教學[J].新課程導學,2017,15
[4]舒時祥.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探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