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丹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的經(jīng)濟水平也越來越高,對孩子們的教育也更加重視。俗話說的好,三歲看小,五歲看老,因此孩子們的學前教育顯得愈發(fā)重要。
關鍵詞:大班幼兒;游戲;同伴關系
一、引言
1、探索的原因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在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的同時對孩子們的學前教育也愈加重視。據(jù)記者調(diào)查的結果顯示不少孩子在幼兒園會發(fā)生起碼一次及以上的與其他的小朋友發(fā)生爭執(zhí)的情況出現(xiàn),所以關于幼兒的同伴關系的相關性研究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1]。幼兒園的教育方式多種多樣,教育學家們對于幼兒園老師通過做游戲的方式讓孩子們彼此熟悉對方的方式開始了探索與研究。
2、探索的意義
俗話說的好,孩子是祖國未來的花朵。而良好的同伴關系在孩子們長大的歷程中占據(jù)著重要位置,擁有良好的同伴關系能夠使孩子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擁有自信,是兒童具備對環(huán)境的安全感以及對國家的歸屬感,最重要的是良好的同伴關系能很好的觸發(fā)孩子們對未知領域的探索以及研究精神,因此對幼兒在游戲中同伴關系的探索對國家具有重要作用,孩子們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能使他們探索未知領域,而這是一個優(yōu)秀的科學家必備的精神,一個優(yōu)秀的科學家能夠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2]。近年來心理學家們表示大部分犯罪分子正是由于小時候心理教育不夠到位致使長大后心理缺陷,因此幼兒在游戲中的同伴關系不僅有利于提高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還能夠降低國家違法犯罪的幾率。
二、游戲在同伴關系中起到的作用
1、游戲是幼兒建立良好同伴關系的重要途徑
建立同伴關系的途徑具有很多,但游戲則是幫助有幼兒們建立同伴關系的重要途徑。游戲的進行有利于幫助孩子們消除對陌生環(huán)境的恐慌,幫助孩子們互相認識彼此,消除距離感。其次游戲可以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將孩子們從陌生環(huán)境中的恐懼中吸引出來,讓孩子們先沉浸在游戲的開心中[3]。游戲注重于孩子們對智力的考驗,需要孩子們集思廣益,也需要孩子們敢于表自己的意見,這也是孩子們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的途徑。
2、游戲在幼兒同伴關系中的作用
首先,我們應當知道的是游戲分為很多種類,最為簡單的一種就是幼兒們一起進行的游戲,例如老鷹捉小雞,這類游戲最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打破孩子們之間的尷尬氣氛,讓孩子們能夠主動與其他孩子進行溝通,更重要的是這類游戲極其容易調(diào)動氣氛,讓孩子們處于歡樂的氣氛中,在無形之中促使孩子們的互相認識[4]。智力型游戲在無形中加強了孩子們的自信,培養(yǎng)孩子們與別人交際的好習慣,同時也會鼓勵孩子們自己獨立思考解決問題,不依賴別人的好習慣。著名的心理學家詹姆斯在自己的著作中特別表明了社會關系對孩子的成長的重要性,他認為,被同類贊賞、關注的孩子在將來工作時或與人交際時會充滿自信。他相信,在游戲的幫助下,兒童們將逐漸認識到自身的優(yōu)點以及自己在其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學會參加別人的活動,而不同游戲的開展也有利于孩子們社會知覺的養(yǎng)成,同伴交往會使孩子們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5]。
三、大班幼兒游戲中的同伴關系
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孩子由于家長們的溺愛現(xiàn)在的幼兒都比較任性,他們都希望自己當老大,希望別人可以聽他的,但在同時卻又不想與其他小孩子分享他的玩具,所以在游戲過程中總會出現(xiàn)幼兒與老師告狀的情形,總有這樣的話[6],在調(diào)查過程中,有一部分幼兒性格膽小,內(nèi)向,不愿與其他小孩交往的情況出現(xiàn),這部分小孩在園內(nèi)通常不主動和別人講話,也不主動參加老師組織的游戲,總是自己一個人默默地呆在自己的世界里,甚至有時候面對同伴找她的時候,這部分同學也是抱著回避的態(tài)度,即使是老師主動與她交談,這部分孩子也絕不主動講話,基本上是老師講一句,他回答一句,而造成這部分同學不愿開口講話,與人交際的原因大概有兩個,一是因為家庭的因素,由于幼兒們在家長的保護中長大,這就導致了他們不愿意與外界接觸,事事都依賴父母的壞習慣[7]。最重要的是幼兒如果不愿意與外界或者他們的伙伴進行交流,不僅很難與其他孩子建立伙伴關系,這對將來他們的人際交往方面的發(fā)展將會產(chǎn)生阻礙。
五、討論與建議
1、討論
觀察發(fā)現(xiàn),一部分幼兒總是喜歡自己一個人獨處,拒絕參加集體活動,他們在平時的表現(xiàn)中會給人們一種弱弱的感覺,在游戲中面對困難也會表現(xiàn)出退縮,他們被大多數(shù)同伴忽略。相反的則是出現(xiàn)了相反的情況,他們樂于幫助別人或參加集體活動,但這種孩子也有比較嚴重的缺點,就是較強的占有欲,當他們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就會與其他孩子產(chǎn)生爭執(zhí),具體原因首先是幼兒對自己缺乏自信,認為自己無法與其他孩子相比,也因此不敢與其他孩子們進行交流或主動與他們進行交流溝通。在家都是寶貝疙瘩,養(yǎng)成了他們蠻橫性子,導致同伴不愿意和他們一起玩耍,甚至因此與自己的小伙伴們產(chǎn)生爭執(zhí)。最重要的是幼兒們并不具備完善的交際技能,他們總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此他們并不知道如何妥善的處理與孩子們之間所發(fā)生的矛盾。
2、建議
首先老師以及家長們應當鼓勵孩子們參加各項活動,要給每個孩子體現(xiàn)自己表現(xiàn)長處的機會,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對于那些只躲在自己的世界里的孩子們,老師也應當適當在小朋友們表揚他們要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老師們要鼓勵那些孩子,給他們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讓他們有勇氣與其他孩子交往或玩耍。著名教育家哈特普曾經(jīng)指出沒有與同伴們平等交往的機會,孩子們將不能有效地學習,也不能獲得控制自己攻擊行為的能力[8]。文章結尾,我想表示良好的同伴關系對孩子們一生的發(fā)展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老師以及家長們都應該重視起來,讓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參考文獻:
[1]華潔瓊. 大班角色游戲中幼兒同伴互動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
[2]劉美娟. 合作游戲對大班幼兒同伴關系的影響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
[4]李楠. 角色游戲對大班幼兒同伴交往策略影響的實驗研究[D].河南大學,2011.
[5]鞠路寧. 幼兒游戲中同伴沖突解決策略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6]李欽. 游戲材料的不同投放方式對幼兒角色游戲行為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13.
[8]姚素慧. 幼兒園大班社會退縮幼兒的同伴關系狀況研究[D].河南大學,2007.
[9]王秀秀. 混齡自發(fā)性游戲中幼兒的同伴互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5.
[12]王小溪. 游戲活動中大班幼兒同伴言語交往研究[J]. 早期教育(教師版),2011,04: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