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柳紅
【摘要】在數(shù)字化“微”時代,微課作為一種新型學習資源、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對促進開放教育資源建設、學生個性化學習、教師團隊建設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結合中職校建筑類專業(yè)《建筑CAD初級》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論述了在該課程教學中引入微課教學模式,從選擇微課內容、設定教學目標、具體設計過程以及微課應用效果等方面做了探討。
【關鍵詞】微課 機械制圖教學 教學效果 教學效率
一、機械制圖課程特點
(一)微課的基本教學流程
機械制圖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看圖能力和畫圖能力,其微課的設計和應用應以行動導向教學為主線,通過學生課內外的學習與問題的探究、教師教學素材的安排、微課的設計制作和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與指導等系列活動,發(fā)展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提升教師的教學綜合能力。
(二)機械制圖微課的教學實施
根據(jù)微課的基本教學流程,機械制圖微課的教學實施步驟可分為獲取資訊、計劃決策、教學實施和檢查評價四個階段。
首先是獲取資訊。教師首先根據(jù)教學內容將“零件圖的視圖選擇”“剖視圖”等微課傳輸?shù)綄W生電腦上;然后對學生進行分組并布置學習任務,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最后介紹測繪步驟,使學生了解齒輪測繪的方法和步驟,提升學生信息獲取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其次是計劃決策。教師首先在多媒體上簡要介紹微課內容;然后學生根據(jù)組內成員特點進行任務分配,并制定任務方案;最后由教師審核學生的方案,幫助各組確定最終解決方案,以發(fā)展學生對學習任務的整體把握和判斷能力。
再次是教學實施。學生根據(jù)教師的學習任務觀看微課、查找資料進行零件圖的繪制,協(xié)作解決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測繪問題;同時,教師應隨時對學生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指導與督促,鍛煉學生的組織協(xié)調和協(xié)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后是檢查評價。學生再次觀看微課,對本組的測繪結果進行自檢并進行小組問交流,教師根據(jù)各組的任務完成情況,點評齒輪測繪方法和測繪時的注意事項,并對學生的任務解決方案提出改進建議,訓練學生自我評價和反思總結的能力。
二、機械制圖與機械CAD實現(xiàn)教學整合的意義
中職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是技術型的應用人才,這就要求學生需要在有限學時中盡可能地獲得更多的實用技術。因此,教師在開展機械制圖與機械CAD教學中,更需要彰顯中職院校的教學特色,不能只是一味地以學科為中心,不可片面地將學科所謂的嚴密性、完整性看成是首要教學標準,而更需要重視強調和生產(chǎn)實踐相聯(lián)系、強調實際應用,破除既往教學中的陳舊思路。教師應當結合中職院校的就業(yè)特點與掌握這兩門課程的內在聯(lián)系,在實施整合教學中,著重將培養(yǎng)學生識圖能力與空間想象能力為主,以學生熟練掌握CAD繪圖視作為這兩門課程共同的教學目標。
三、機械制圖與機械CAD教學內容的整合策略
(一)基本體的三視圖
這個單元是學生入門的重要時期,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從過去平面思維的審視習慣轉移到空間思維中來,而這一思維轉換實際效果,將對學生學習效果與學習態(tài)度產(chǎn)生根本性影響。這也是入門時期教學特殊性的體現(xiàn)。因此,教師應當采用豐富的模型,特別是借助多媒體手段來完成輔助教學,引導學生去自主地觀察從不同方向所看到物體的不同形狀。利用機械CAD軟件構建三維模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并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手段去模擬特定立方體,在空間中表現(xiàn)出的不同形狀,階梯性地去引導學生應當從哪個方向進行觀察與描述。然后,基于這個立方體來引入點、線、面的投影特性,進而讓學生更加輕松地掌握基本題三視圖的畫法、特性。這一時期,教師除了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外,還可以通過CAD來繪制機械制圖中的標準圖形,進一步深化學生對CAD的理解。
(二)零件圖與組合體組合體
1.識讀是機械制圖的入門知識,著重在于對學生空間想象力的培養(yǎng),同時,組合體識圖教學一直以來都是中職機械制圖教學的重難點。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CAD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三維模型,以此來通過三視圖和三維模型進行參照講解,如此一來,學生就能夠對所講物體有了直觀的形象印象,學習效果明顯。零件圖識讀是對前者的一種延伸,該教學可從零件圖所涵括的內容實施分類:標題欄、視、尺寸、技術要求。
2.教師通過講解零件圖課件,讓教學內容在課件和CAD軟件適時切換,實現(xiàn)機械制圖知識機械CAD繪圖知識的密切配合,如在講解標題欄中嵌入CAD樣板文件概念及其設置、調用等。然后,開始向學生說明CAD尺寸標注樣式設置、尺寸標注命令、表面粗糙度的設置、文字輸入等命令應用。同時,深化學生對教學知識所對應的機械制圖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兩門課程的穿插結合,極大地提升了教學的直觀性與趣味性,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明顯加強,教學質量得以充分體現(xiàn)。
(三)關注教學中的側重點
在開展CAD教學階段,教師需要以幫助學生具備基本繪圖與基本編輯能力為重點,讓學生將CAD當成一種日常工具來使用,以此培養(yǎng)學生知曉并掌握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繪圖的相關知識和技能,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并為其未來的工作夯實基礎。在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可加上軸測圖畫法與部分簡單的三維造型實施教案設計。教師應當將CAD當成輔助教學形式予以體現(xiàn),把培養(yǎng)學生看圖、識圖能力作為重點來開展教學。
四、結束語
長期以來,我國中職機械制圖與機械CAD是相互獨立的教學課程,采取分學期進行授課。受課程分離模式的影響,導致教師在教學時出現(xiàn)大面積的內容重復,課時明顯延長,學生知識鏈混亂,無法收獲理想的教學效果。隨著我國對中職教育改革的持續(xù)深化,依據(jù)職業(yè)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對機械制圖與機械CAD課程實施整體優(yōu)化與全面整合能極大地完善了機械制圖教學路徑,是中職制圖教學的一次革新。實踐表明,機械制圖與機械CAD的整合教學具可操作性,實施步驟簡單。整合之后的教學模式不僅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更達到了理論與實踐的真正結合,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明顯提高。這也實現(xiàn)了中職教育中從知識與技能轉向實際應用的遷移,使中職教學可以更快與社會職業(yè)需求接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