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戰(zhàn)國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模式不斷優(yōu)化,綜合實踐課漸漸被重視起來。總的來說,不論學習任何一門科目,旨在讓學生真正的掌握理解并且能夠利用起來。所謂知識來源于生活,也必將服務于生活,作為教師要善于利用綜合實踐課幫助學生構建起學習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那么綜合實踐課到底應該如何進行才能夠發(fā)揮出他的最大效用呢?下面,就中學階段如何提高實踐課的實效性,我談一談個人的看法。
關鍵詞:課程改革;學習與生活;綜合實踐課;最大效用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高學生積極性
中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叛逆的青春期,對于一些事情完全跟隨自己的心情,愿意做就做的好,不愿意做的話,就算是再簡單也不愿意付出努力。再加上農(nóng)村的學生平時娛樂生活比較少,可以說,興趣對于這個階段的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如果學生對于學習充滿了興趣,那么學習起來便會事半功倍,學習效率變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漸漸產(chǎn)生優(yōu)越感,而這種優(yōu)越感也會催促學生進一步學習,形成非常良好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所以,教師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同時,要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性教學,幫助學生營造歡樂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樂于去學習,想要去學習。
例如教師可以適當開展一些趣味性的活動,利用農(nóng)村的原生態(tài)環(huán)境,幫助學生去培養(yǎng)學習興趣。例如有獎競答活動,演講比賽,話劇表演,歌唱比賽等等形式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二、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動手及思考能力
對于動手能力這方面,其實農(nóng)村的學生要比城市的學生好得多,農(nóng)村的學生處于原生態(tài)的環(huán)境中,很多事情都需要自理,所以相對來說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另外,中學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到了需要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的年齡了,在這個階段的學生,需要嘗試著自己去動手操作一些事情,所以教師要適當利用綜合實踐課,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
對于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適當開展模擬辯論賽,例如教師可以提出當前社會下的某一時事熱點,然后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例如在當今中學生中普遍存在“追星”的現(xiàn)象,那么學生們認為到底應不應該“追星”呢?這一議題提出以后,因為跟學生們的生活很貼切,學生們必然會紛紛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歸結起大致有兩個方向:(1)中學生當然可以追星,跟隨自己的偶像學習優(yōu)秀的地方,彌補自身的不足,同時也是對繁忙的學習生活的一種調節(jié)。(2)中學生們不應該追星,中學階段作為學生們的重要基礎階段,一切的事情都應該拋之腦后,學習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追星”會浪費時間影響學習。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們產(chǎn)生的異議將學生分為正反方,正方為支持方,反方為反對方,鼓勵學生們自由辯論,自由組織語言,來支持自己的觀點。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也考驗了學生的隨機應變能力。這種自由辯論的形式不僅能夠最大程度地激發(fā)起學生的熱情,辯論的問題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也會有著很高的積極性,在這種自由辯論的形式下,學生們自發(fā)性的進行思考,然后對他人的觀點進行反駁,極大程度的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對于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說教師可以采取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在這里我著重說一下話劇表演這種方式,因為對于我個人來說,是比較偏愛這種方式的。就話劇表演來說,教師們在這整個的操作環(huán)節(jié)中都盡量不要參與,鼓勵學生自由完成,這就要求學生們需要自主結合,學生們必然會根據(jù)平時相互之間的了解選擇與自己互補的同學進行合作。組成一個團隊之后,由學生自由選出編劇,導演,根據(jù)各角色的特征進行適當?shù)姆峙?,可以說整個過程對學生的能力有一定的挑戰(zhàn)。在完成分工之后,學生們各司其職,編劇負責寫好劇本,導演著重抓一些細節(jié),為了做好小導演,學生們必然會私下對這方面進行一定的了解,各個演員也會根據(jù)劇本深入的對人物特征進行分析,然后恰當?shù)谋硌莩鱿鄳娜宋铩?梢哉f在這整個過程中,學生們親力親為,沒有教師的幫助,只有相互之間的配合合作,就像一個專業(yè)的團隊。這種方式,極大程度的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每位學生也都真正的參與其中,培養(yǎng)到了動手能力。
三、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綜合實踐課同其他課一樣,需要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教師需要調整好教學觀念,在課堂上做一個引路的人而不是鋪路的人,要引導學生親力親為,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親身參與,自主探究。教師可以適當拋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探究,而不要為了趕教學進度,匆匆的就結束學生的思考時間,要給學生充足的自由思考,自由討論,自由探究時間,引導學生培養(yǎng)學習的自主能動性。這樣,學生真正的體會到了學習的主體是自己,而不是教師,就能夠真正產(chǎn)生對學習的熱情,增加學習的積極性,從而自發(fā)性的進行學習,提高課堂實效。
綜合實踐課對于學生來說是培養(yǎng)各方面能力的機會,對于教師來說,則是幫助學生更好的培養(yǎng)學習能力,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的時機。作為中學教師,要合理利用綜合實踐課,真正發(fā)揮出綜合實踐課的實效。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李建平,《淺談中國教育下的綜合實踐課》,學術期刊《中國教育》2017年9月
【2】黃麗莉,《如何提高綜合實踐課的實效性》,學術期刊《中學教育》2017年6月
【3】孫俊,《中學教學中如何巧妙利用綜合實踐課》,學術期刊《中學教育》2017年8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