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厚學+劉昌亭
關鍵詞:水平三;分腿騰越;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7)09-0053-04
一、設計理念
小學體育的教學目的是要使學生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都獲得發(fā)展,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是以“健康第一”為導向,緊緊圍繞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理念,結合六年級學生身心發(fā)育特點和動作技能形成規(guī)律,使技能教學游戲化、游戲內容趣味化,由易到難、分層教學,關注個體差異,讓每位學生受益,注重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學與教的關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滲透德育教育,有效達成教學目標。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源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體育與健康》義務教育教師用書六年級下學期的支撐跳越山羊分腿騰越內容。山羊分腿騰越教學單元共5次課,本次課為第2次課。山羊分腿騰越技能教學雖然存在一定的危險性,但也是小學生特別喜歡的項目之一,對六年級學生具有挑戰(zhàn)性,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還可以培養(yǎng)安全責任意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加強體育運動的安全和防護教育,幫助學生克服對支撐跳越的膽怯心理。通過練習可以促進學生身體的全面發(fā)展,特別是增強上肢、肩帶和腰腹肌力量具有顯著價值,能提高身體靈敏性和協(xié)調性,保護與幫助的意識和能力,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的精神,對促進學生克服困難和戰(zhàn)勝自我等心理品質的形成具有很強的實效性。
三、學情分析
小學六年級的學生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的心理特征表現(xiàn)為模仿能力強和好奇心強。生理特征表現(xiàn)為上肢力量不足,腰、腹力量發(fā)育不均衡。男生靈敏性較好,膽量大,學習興趣容易激發(fā)但自我約束能力差;女生柔韌性較好,平衡感強,但膽量小,力量不足,不太靈活,優(yōu)柔寡斷,自信心不足。另外支撐跳越項目,學生在五年級第一學期已經學習了跳上成跪撐-起立-挺身跳下動作,可以說學生對“單起雙跳”及雙手支撐頂肩動作有了初步的掌握,因此在此基礎上可以較好地學習山羊分腿騰越的完整動作。
綜合考慮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和支撐跳越動作特征等因素,筆者充分利用小體操墊“一物多用,一物活用”的原則,讓學生不斷增加支撐高度和提臀分腿的力度,循序漸進練習,同時體操墊較軟的教具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克服學生的心理障礙。在教學中多關注練習有困難的學生,尤其是女生,做到因材施教,精講多練,少等多練,設置不同高度山羊,分層遞進,達到有效教學。
四、教學策略
1.專項關節(jié)操,提前滲透主教材。準備部分通過“反口令”隊列練習來集中學生練習的注意力;分小組繞墊子慢跑熱身活動為專項關節(jié)操做準備;專項關節(jié)操編排時做到簡單易模仿,有針對性地提前滲透主教材動作學習,如:墊上直臂支撐分腿坐動作、墊上模仿支撐分腿和過山羊下落屈膝緩沖動作等,這樣既能有目的充分活動支撐跳越的主要關節(jié),又能提前誘導主教材的技術動作學習。
2.有效強化重點,巧妙突破難點?;静糠滞ㄟ^平時玩過的“石頭、剪刀、布”的游戲延伸到用腳來完成,適時導入主教材蹬地收腹、屈體提臀分腿動作學習。為強化提臀高這一重點,采用了由俯撐到提臀分腿時,做到直腿、手、腳成在一條線的輔助練習及墊上直臂撐分腿坐輔助練習等;為突破分腿大這一難點特設置兩組山羊兩側觸碰橡皮筋上掛鈴鐺的輔助練習形式,進而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突破教學難點。
3.練習循序漸進,難度層層遞進。通過“一人一墊原地支撐提臀分腿→四人四墊為一組原地支撐提臀分腿→八人八墊為一組助跑支撐提臀分腿→動態(tài)分層的有踏板助跑支撐山羊提臀分腿→動態(tài)分層的嘗試過山羊”這一主線預設練習動作,不斷增加支撐高度,力求做到由易到難,難度層層遞進,循序漸進練習,遵循技能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同時利用小體操墊做支撐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消除了學生的心理障礙。
4.關注個體差異,注重保護幫助?!瓣P注個體差異的不同需求,確保每個學生受益”是新課標的要求,由于學生在身高、運動機能等體育基礎上存在差異,為此教學中特設置低、中、高三種不同高度的山羊進行分層次練習,做到區(qū)別對待,因材施教。對于膽怯、害羞型的學生,在教學中教師和體育小骨干要特別照顧學練、注重幫保,運用鼓勵性語言和贊許的目光激勵,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自信的學練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