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偉 孫霄凌
摘 要:SPOC是相對MOOC而出現(xiàn)的一種小規(guī)模的翻轉課堂教育模式。本文針對SPOC教學模式進行研究,以現(xiàn)代管理科學基礎課程為例,對比分析了SPOC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情況、階段測驗情況和最終線上期末成績情況。結果表明,SPOC模式能帶給學生全新的學習體驗,并且較好體現(xiàn)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SPOC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H31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SPOC教學模式(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規(guī)模限制性在線課程)是翻轉課堂的一種具體形式[1]。由于SPOC模式都是小班化教學,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課堂上的充分交流討論來掌握學生的線上學習情況并對此做出針對性改進。過去的國內大學課程主要都是傳統(tǒng)教學方式,對于課程進度安排、課程的學習效果的要求較高,因此對于SPOC這種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更容易被當下高校所接受,具有較大的應用價值。
南京郵電大學的《現(xiàn)代管理科學基礎》課程是針對非管理專業(yè)的本科生開設的一門講授企業(yè)管理各項活動的課程。它以管理學基本原理為基礎,從宏觀視角分析企業(yè)戰(zhàn)略選擇的影響因素、戰(zhàn)略類型及戰(zhàn)略的制定、實施與調控,基于從產供銷、人財物等企業(yè)經(jīng)營活動內容,從微觀層面分析企業(yè)生產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物資與設備管理等活動的管理原則、管理方法。本文將針對現(xiàn)代管理基礎課程,嘗試將SPOC模式運用于該課程中。
二.基于SPOC模式的課程教學實踐
南京郵電大學將《現(xiàn)代管理科學基礎》課程作為試點,進行了SPOC教學實踐,選定愛課程作為線上教學平臺。要求試點班學生參加線上教學平臺學習,以及16個學時的線下課。為了便于控制學生自主學習進度,16個學時的線下課設計為2周一次,每次2學時。
在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管理科學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很多知識點需要拓展,但是由于課時的原因往往難以展開,教師提供一些拓展材料的課后學習效果難以把控。SPOC模式的學習者參與得比較積極,非常認真地完成作業(yè)或者任務,因為只有完成作業(yè)后,才能繼續(xù)學習SPOC課程。SPOC的學習者有更深入、更完整的學習體驗,這樣有利于提高課程完成率。
《現(xiàn)代管理科學基礎》課程的SPOC教學模式的教學過程主要分為以下四個階段:(1)課前的知識準備階段;(2)知識傳授階段;(3)課中的知識內化階段;(4)課后的知識升華階段[2]。在知識傳授階段,讓學生通過課前在愛課程網(wǎng)站的學習,對現(xiàn)代管理科學基礎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課中知識內化階段,主要通過課堂上的案例討論,充分鍛煉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與創(chuàng)新意識,內化學生線上學習的知識[3]。在知識升華階段,主要是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決問題,使學生學以致用、用以促學。
三.基于SPOC 教學模式課程實踐效果分析
1.在線學習情況分析
傳統(tǒng)教學很難保證學生能課前完成自主學習,自主學習的效果怎么樣更不得而知,而SPOC方式可以分析整個課程的學習情況,如圖1所示。本課程在線學習視頻一共有37個,學生開始的線上學習參與度和積極性都較高,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習態(tài)度有一定的松懈,這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習情況把握線下課堂的內容和深度。
2.階段性成績
圖2列舉了階段測驗的平均成績情況。最初學生由于對平臺不熟悉等原因導致測驗成績偏低。在教師進行說明后,測驗成績有了好轉。測驗6涉及到本課程的教學難點,在隨后的線上課程學習中加強了對難點的講解,因此作業(yè)和考試最終取得較好的平均成績。
3.期末成績分布
圖3統(tǒng)計了線上最終期末成績的分布情況,平均分為45.23分(滿分50分),達到了較為滿意的教學效果。從成績分布情況看,呈現(xiàn)出一定的兩極分化狀態(tài)。這就要求在線下課堂針對較優(yōu)秀的學生,多提問和討論拓展性、創(chuàng)新性的問題,而對于相對學習落后的學生,則更要關注其對基本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總之,SPOC這種教學模式在《現(xiàn)代管理科學基礎》課程教學上的應用,能帶給學生全新的學習體驗、取得一定的學習效果,并且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為了在實踐中更好地應用這種教學模式,教育研究者還需要不斷地探索與總結,并在持續(xù)的教學實踐中完善SPOC教學模式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例如通過分析學生觀看視頻的時間,去改良視頻的質量。從而為更多的實踐者提供指導、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習者的學習,將來可以進一步拓展知識點的數(shù)量,將小班化的專業(yè)課做得更立體,更有深度,給學生帶來更大的學習空間。
參考文獻
[1]康葉欽.在線教育的“后MOOC 時代”——SPOC 解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4,(1):85-93.
[2]盧強.翻轉課堂的冷思考:實證與反思[J].電化教育研究,2013,(8):91-97.
[3]韓彥嶺,張云,周汝雁,等.基于PBL 的“團隊式”操作系統(tǒng)課程教學模式[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11):179-182.
作者簡介
葛偉,男,博士研究生,南京郵電大學管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電子商務物流管理。項目基金資助:南京郵電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JG01116JX86)——基于互動的學生參與式教學設計與實施效果研究。
(作者單位:南京郵電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