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宏力醫(yī)院(453400)董霞
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是一種由腎上腺皮質分泌過多醛固酮所引發(fā)的高血壓綜合征以及低血鉀征,多數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可治愈,若治療不及時可對患者健康帶來嚴重影響[1][2]。螺內酯是一種低效利尿劑,屬于醛固酮競爭性抑制劑,本研究分析了螺內酯治療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的臨床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4月~2017年2月160例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患者根據數字隨機表法分兩組各80例。研究組男44例,女36例;41~79歲,年齡(61.17±2.76)歲。常規(guī)組男46例,女34例;42~79歲,年齡(61.45±2.71)歲。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給予利尿劑、強心劑,進食低鹽低脂食物。常規(guī)組采用貝那普利治療,每次服用貝那普利(國藥準字H20000292,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5~10mg,每天1次。研究組在常規(guī)組基礎上給予螺內酯治療。每次服用100~400mg螺內酯(國藥準字H42020343,國藥集團武漢中聯四藥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每天分2~4次服用。兩組均治療半年后比較療效。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干預效果;血壓恢復正常時間、癥狀消失時間、心電監(jiān)測正常時間;干預前后患者左室不同狀態(tài)內徑、射血情況、6分鐘步行距離。顯效:癥狀消失,血壓恢復正常水平,6分鐘步行距離正常,心功能指標正?;蚪咏#挥行В喊Y狀減輕,血壓顯著降低,6分鐘步行距離有所增加,心功能指標有所改善;無效:癥狀、心功能、6分鐘步行距離均無改善。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干預效果為顯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附表1 干預前后左室不同狀態(tài)內徑、射血情況、6分鐘步行距離相比較(±s)
附表1 干預前后左室不同狀態(tài)內徑、射血情況、6分鐘步行距離相比較(±s)
注:組內比較,#P<0.05;干預后組間比較,*P<0.05。
組別 時期 LVEDD(mm) LVESD(mm) LVEF(%) 6分鐘步行試驗研究組 干預前 62.14±6.96 61.45±3.21 38.26±0.32 371.19±35.34出院時 41.30±1.21#* 39.32±2.31#* 55.18±0.26#* 505.14±78.12#*常規(guī)組 干預前 62.35±6.53 60.15±3.12 36.47±0.31 376.35±35.32出院時 49.24±1.53#* 46.81±2.12#* 50.34±0.37#* 455.71±40.37#*
附表2 兩組血壓恢復正常時間、癥狀消失時間、心電監(jiān)測正常時間相比較(±s,d)
附表2 兩組血壓恢復正常時間、癥狀消失時間、心電監(jiān)測正常時間相比較(±s,d)
組別 血壓恢復正常時間 癥狀消失時間 心電監(jiān)測正常時間常規(guī)組 15.19±3.57 23.61±2.59 22.31±2.13研究組 13.13±2.61 18.12±1.21 17.51±1.61 t 8.274 9.024 10.761 P 0.000 0.000 0.0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方法 數據通過SPSS16.0軟件統(tǒng)計,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進行t檢驗和χ2檢驗,結果以P <0.05代表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2.1 兩組干預效果比較 研究組顯效38例,有效36例,有效率92.5%;常規(guī)組顯效20例,有效40例,有效率75%,研究組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干預效果高于常規(guī)組,P<0.05。
2.2 干預前后左室不同狀態(tài)內徑、射血情況、6分鐘步行距離相比較 干預前兩組左室不同狀態(tài)內徑、射血情況、6分鐘步行距離相近,P>0.05;出院時研究組左室不同狀態(tài)內徑、射血情況、6分鐘步行距離優(yōu)于常規(guī)組,P<0.05。見附表1。
2.3 兩組血壓恢復正常時間、癥狀消失時間、心電監(jiān)測正常時間相比較 研究組血壓恢復正常時間、癥狀消失時間、心電監(jiān)測正常時間短于常規(guī)組,P<0.05,見附表2。
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是因腎上腺皮質腫瘤或增生導致醛固酮分泌過多所致,可出現鈉潴留,多因為高血壓或周期性癱瘓就診[3]。
在治療方面,貝那普利是常見降壓藥物,在肝臟中可水解為苯那普利拉,對ACE進行有效抑制,并對血管緊張素I向血管緊張素II的轉換進行競爭性抑制,有效促進血管阻力降低,并降低醛固酮分泌活性,促進血漿腎素活性的提高,減輕心臟負荷,延長運動時間和運動耐量[4][5]。但單純貝那普利治療效果欠佳。螺內酯屬于低效利尿劑,主要可作用于遠曲小管、集合管,有效阻斷鈉-鉀和鈉-氫交換,增加氯離子、鈉離子、水排泄,而鎂、氫、鉀離子排泄減少,可促使體內能量物質代謝恢復正常,在用藥安全性方面,螺內酯應用對腎臟無明顯副作用[6-10]。
本研究中,常規(guī)組采用貝那普利治療,研究組在常規(guī)組基礎上給予螺內酯治療。結果顯示,研究組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干預效果高于常規(guī)組,P<0.05;研究組血壓恢復正常時間、癥狀消失時間、心電監(jiān)測正常時間短于常規(guī)組,P<0.05;干預前兩組左室不同狀態(tài)內徑、射血情況、6分鐘步行距離相近,P>0.05;出院時研究組左室不同狀態(tài)內徑、射血情況、6分鐘步行距離優(yōu)于常規(guī)組,P<0.05。
綜上所述,螺內酯治療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的臨床應用效果確切,可有效加速癥狀消退,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壓,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