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浪
摘 要:在每年的語文高考詩歌鑒賞中,有很多的考生答題都處在“霧里看花”狀態(tài),無從入手,因失分太多而影響了自己的高考成績,因而有的為此名落孫山,有的與理性的高校擦肩而過,不免使人扼腕嘆息。關鍵是平時考生沒有掌握好鑒賞古詩詞的策略和技能技巧,筆者現在就如何鑒賞古詩詞的方法,來小議自己對鑒賞古詩詞的看法和想法,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剖析古詩詞而提供好的借鑒。
關鍵詞:高中語文 賞析詩詞 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1-0056-01
古詩詞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化瑰寶,寓意深邃、膾炙人口,源遠流長。古詩詞以其富有特色的優(yōu)美旋律,畫龍點睛的字眼,抒情的手法,惟妙惟肖的表現手法,耐人尋味的典故,恰到好處的修辭無不是后人為中華五千年璀璨的文化底蘊而折服、自豪,認同感。學生通過賞析古詩詞了解唐朝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理性情懷,了解詩仙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人格氣節(jié),了解白居易的同是天下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世間的人情冷暖;通過賞析古詩詞也使懂得蘇軾的大江東去的豪邁,辛棄疾收復中原的壯志未酬,柳永的楊柳岸曉風殘月;這些有利于塑造高中生的審美觀、人生觀、價值觀。那么如何幫助學生去賞析古詩詞的意境,體驗古詩詞承載的情感,語文老師就要精心傳授古詩詞賞析的技巧,訓練答題的格式,下面具體來談談高中語文課堂賞析古詩詞的有效策略。
1 要了解古詩詞作者生活的時代背景
每一首古詩詞都是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的真實寫照,所以我們在賞析古詩詞時,使學生深刻體會詩歌意境,首先就要了解詩人的時代背景。我們在賞析李彌遜的《春日即事》“小雨絲絲網春,落花狼藉近黃昏。車塵不到張羅地,宿鳥聲中自掩門。”
詩中描寫景物有小雨絲絲、落花狼藉、車塵羅地、宿鳥自掩門詩境的風格有種低沉的意境,因此我們首先來解讀詩人李彌遜的生活的時代背景:李彌遜,背誦詩人,字似之,吳縣人氏,曾經就任朝中戶部侍郎、中書舍人,因為李彌遜竭力反對秦檜的投降政策而被解職,我們通過探究詩人郁郁不得志的時代遭遇,自然而然就讀懂了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怎樣心情了,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詩中的小雨絲絲,落花狼藉、車塵羅地、宿鳥自掩門的寓意了,從張羅地這個字眼意思指門可羅雀、十分寒冷的地方,又可知詩人作詩時的郁郁寡歡,睹詩思人,睹人思情是相互相成的。
2 要從多種表現手法分析古詩詞描述的內容
分析古詩詞的內容,既要注意詩詞的標題、詩眼、因為可以看出詩詞所描寫的主題,又要分析賞析的詩詞風格體裁,分清是抒情詩,敘事詩、還是哲理詩。如果賞析的是抒情詩,看作者運用什么樣的藝術手法展現情懷的,借物抒情是直舒胸臆呢還是間接抒情呢?要弄清這樣情景交融的好處所在。如果欣賞的是哲理詩,往往會通過“托物言志”手法襯托出詩詞中蘊含的哲理。例如,明朝詩人于謙的“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敘事詩的詩句具有形象性,凝練性特色,往往從描繪人物的形象著手,例如《早發(fā)白帝城》里“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清明》里的“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倍际潜倔w裁真實體現。鑒賞詩詞的內容還要注意詩詞描寫的手法:襯托(襯托有分為烘托、映襯、反托)例如王維的《鳥鳴澗》“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襯托出夜晚的萬籟、寧靜;我們在賞析古詩詞時,往往用對比勾畫生活的情境、情感,使讀者產生對社會和生活的思考。例如: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白居易的“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我們在鑒賞古詩詞的時候為了達到一定意境我們發(fā)現詩人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手法相結合。例如,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里詩句:“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正面描寫烘托天姥山偉岸高俊,“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這個又從側面描繪天姥山的挺拔高俊。這些手法更好地詮釋古詩詞內容的寓意。
3 分析古詩詞修辭手法使用的妙處
我們在鑒賞古詩詞時,會發(fā)現詩人恰到好處地使用各種修辭手法,為詩詞達到精妙增添光彩。古詩詞中常見的修辭手法一般有比喻、擬人、借代、雙關、夸張,還有巧妙引用典故、反復、設問等。使用比喻好處是生動形象,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容易使讀者產生聯想、想象,例如,蘇軾的《水調歌頭》里“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泵虾迫坏摹洞簳浴防镌娋洹耙箒盹L雨聲,花落知多少?!毙蕾p古詩詞,發(fā)現詩人最喜歡使用擬人、夸張手法,擬人的妙處就是景物人格化,借物喻人寄托情感,生動形象,而夸張的妙用使感染力增強,產生奇特的意境,巧妙展示浪漫主義的情懷,例如,李白的《行路難》里詩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贈汪倫》的詩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句妙處把李白的浪漫情懷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了,這種夸張的手法使學生有種暢快痛飲的感覺;擬人詩句有,如唐朝詩人孟郊的《游子吟》里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朝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的詩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都是擬人修辭手法絕佳妙用,幫助我們更好的解讀古詩詞的含義。
4 掌握訓練答題的古詩詞的格式
古詩詞的鑒賞也要領會其格式,大概有三種:先觀點后理由、先分后總式、先總后分式,這可以有利于學生從總體上把握詩歌的結構,理解詩詞的寫作特點,可幫助學生在考試中順利答題。為了幫助學生克服這個難點,老師可以從網絡上搜集資料,用典型的事例進行剖析,讓學生掌握這個詩詞要點。
總之,我國古詩詞博大精深,只有使學生置身于古詩詞的迷宮中,通過不斷探索、欣賞,才能找到鑒賞古詩詞的技能技巧,汲取古詩詞有價值的營養(yǎng),從而熱愛古詩詞,欣賞古詩詞,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蘊。
參考文獻:
[1] 張朝昌.活用蒙太奇 鑒賞詩詞美[J].文山學院學報,2010,23(1):132-135.
[2] 陳玉玲.引導學生鑒賞古詩詞初探[J].南方論刊,2004,(8):
50-5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