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玉
2016年參議院定期選舉后,日本政黨政治格局發(fā)生了重大變化。以自民黨為核心的修憲勢力,戰(zhàn)后70余年來首次同時控制國會眾參兩院提出修改憲法動議所必需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數議席。從國會勢力對比來看,不支持修改憲法的政治勢力已無力阻止修憲進程。若無意外,安倍提出的2020年實施新憲法是可能的。但是,安倍要執(zhí)政至2021年還要過兩關。以民進黨、日本共產黨為核心的在野黨“選舉共斗”給下屆眾議院選舉帶來很大壓力。
日本修憲動議最早或于2018年通常國會會議末期提出
2014年12月日本眾議院大選后,自民、公明兩執(zhí)政黨控制眾議院三分之二以上絕對多數議席。2016年7月日本第24屆參議院選舉后,以自、公兩黨為核心,包括“大阪維新會(現更名為日本維新會)”、“重視日本之心(現更名為日本之心)”等在野黨在內的“修憲勢力”控制了參議院三分之二以上多數議席。從國會勢力對比來看,以民進黨、日本共產黨為首的不支持修改憲法的政治勢力已無力阻止自民黨主導的國會修憲進程。修改憲法成為日本國家的現實政治課題。
戰(zhàn)后日本的修憲議題一直圍繞憲法第九條展開,“堅持”還是“修改”憲法第九條是護憲勢力與修憲勢力論爭的核心議題。至2016年參議院定期選舉前后,首相安倍晉三自身的修憲目標不斷調整、降低,即從修改憲法第九條,到修改憲法第96條,再到具體修改哪項條款要由自民黨來決定等,從這些變化來看,安倍的修憲路徑已經脫離了修憲的核心議題。對安倍來說,最重要的是能否實現“修改了憲法”這一“結果”,只要能改變“對憲法一根指頭都不能動”的現狀就是足以載入歷史史冊的豐功偉績。參議院選舉后進展緩慢的修憲進程,以日本憲法實施70周年紀念日的2017年5月3日為轉折點,突然進入以2020年實施新憲法為目標的修憲倒計時階段。
一、安倍突然發(fā)表修憲“基本方針”
2017年5月3日,《讀賣新聞》以“憲法修改以2020年實施為目標”為題發(fā)表了4月26日對安倍的采訪內容。安倍特意選擇在日本憲法實施70周年紀念日這一天,以自民黨總裁身份公開發(fā)表其“將自衛(wèi)隊明文寫進憲法、以2020年實施新憲法為目標”的修憲基本方針。其關于具體修憲條款、新憲法實施時期等觀點的發(fā)表直接影響了自民黨對修憲議題、修改條款的討論范圍及具體討論日程的安排,加快了自民黨憲法修改推進本部具體修改條款的討論,以及修改草案的集約整理。
安倍“修憲基本方針”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以2020年實施新憲法為目標。安倍在采訪中表示:“2020年是日本時隔半個多世紀再次舉辦奧運會的一年,我很早以前就表示這應該成為日本面向未來實現新生的契機。我希望2020年成為新憲法實施年。新憲法的實施以日本新生的2020年為目標是合適的?!?、安倍希望優(yōu)先修改的憲法條款主要有三條。第一,正面修改憲法第九條。關于第九條,今后將繼續(xù)堅持和平主義理念。在保留第九條第一、第二款的基礎上,將自衛(wèi)隊明文寫進憲法。第二,創(chuàng)設緊急事態(tài)條款。第三,歡迎日本維新會為教育免費化而修改憲法第26條的提案。安倍明確表示:“新憲法的核心是在憲法第九條明文確定自衛(wèi)隊的地位”,“自衛(wèi)隊合憲化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此次修憲最具象征意義的是在堅持憲法第九條第一、二款的基礎上,明文確定自衛(wèi)隊在日本憲法上的地位——或將實質上修改普遍認為不能觸動的憲法第九條。
二、自民黨最遲于2017年內提出具體修改方案
安倍發(fā)表“修憲方針”后,自民黨內專門負責修改憲法課題的憲法修改推進本部迅速行動起來。2017年5月12日該本部召開會議,本部長保岡輿治表示:“為提出具體的修改草案要加快、加深討論?!?月24日,憲法修改推進本部增加自民黨領導成員、擴充領導體制。意在以舉黨體制全力,快速推進具體修改條款的深入討論從而盡快提出自民黨的修改方案以提交國會眾參兩院憲法審查會審議討論。
2017年6月6日,保岡輿治在該本部召開的會議上明確了“最遲年內整理完成黨的修憲方案”的方針。保同在該會議上強調:“如果考慮到最終要通過國民投票,即使(在國會)進行抽象討論也難以有效推進修改憲法的討論。只有提出具體的修改方案才能加深國民的理解、進而要求國民做出正確的判斷。”
關于具體的修改條款,保岡主要列舉了四項。第一,關于憲法第九條,在不改動既有政府憲法九條解釋下確定自衛(wèi)隊在憲法上的地位。第二,包括高等教育在內的教育免費化。第三,創(chuàng)設緊急事態(tài)條款。第四,糾正“一票格差”、取消選舉區(qū)合并選區(qū)等選舉制度的修改。同時,保岡還表示要在重視安倍晉三總裁的意見,以及在自民黨以往討論的基礎上,展開積極討論來整理完成黨的修憲方案。如若自民黨2017年內提出該黨修憲方案,則2018年通常國會憲法審查會即可進入具體的審議討論程序。
三、修憲動議最早或于2018年通常國會會議末期提出
2017年6月21日,憲法修改推進本部在自民黨總部召開全體會議,第一次以自民黨所屬全體國會議員為對象討論安倍首相提出的在堅持憲法第九條第一、二款的基礎上將自衛(wèi)隊明文寫進憲法的修改方案。
關于何時在國會提出修改憲法動議,6月21日保同典治本部長表示:“2018年通常國會會期結束之前如果能提出修憲動議最好?!?月23日在接受《讀賣新聞》采訪時,保岡進一步明確表示:“自民黨修改憲法方案在2018年向通常國會提出,若審議討論進展得快,以2018年6月(2018年通常國會會議末期)提出修憲動議(修改憲法草案)為目標?!?/p>
6月24日,安倍首相在神戶市一個特別演講會上明確表示:“希望在即將來臨的秋季臨時國會結束之前向眾參兩院憲法審查會提出(自民)黨的具體修改方案?!痹诎脖妒紫嗟摹爸笓]”下,自民黨相關日程安排進一步往前推。按照慣例,秋季臨時國會一般在9月召開、12月上旬閉會。下村博文等自民黨執(zhí)行部領導表示,為在臨時國會會期內向國會憲法審查會提交具體修憲方案,要在11月上旬前整理提出自民黨的具體修憲方案,還需要同公明黨等進行協商。若按此最新日程安排看,2018年通常國會會期開始即可審議討論修憲具體方案,2018年通常國會會期內提出修憲動議是安倍首相和自民黨的努力目標。endprint
若2018年通常國會會期結束之前提出修改憲法草案,則2018年年底前需進行國民投票,屆時眾議院議員選舉和國民投票可同時舉行。在國民投票中,若獲過半數選民贊成,則安倍的“修憲大業(yè)”順利完成。這是完成修憲課題進展順利、進程最快的一個“路線藍圖”。該修憲“路線藍圖”可能面臨的最大風險是,國會憲法審查會審議討論進展過快或將引起選民在國民投票中的反彈,即修憲方案在國民投票中若不能獲得過半數選民支持,不僅修憲失敗,安倍首相也將不得不引咎辭職。該修憲計劃若在2018年通常國會審議討論進展不順利,2018年臨時國會末期或2019年通常國會初期提出修憲動議,2019年與參議院議員選舉同時舉行國民投票,則是國會審議討論等事項安排留有余地的另一個“備選路線”。該修憲“備選路線”風險低,但相關日程拖得過長,也有可能“夜長夢多”、突發(fā)意外??傊?,不管修憲最后走的是哪條“路線”,日本2020年實施新憲法是可能的。
自民黨修改總裁任期規(guī)定,安倍或可執(zhí)政至2021年
2014年12月安倍領導自民黨贏得第47屆眾議院大選以來,其總裁任期可能延長的猜測不時見諸報端。國會議員、學者、媒體記者在談及安倍總裁任期延長的問題時,“安倍首相之后還是安倍首相”幾成共識。安倍總裁任期延長已是“大勢所趨”,只是何時、以何種方式延長尚未明朗。安倍領導自民黨單獨控制參議院過半數議席后,延長總裁任期這一課題便被提上自民黨的議事日程。時任自民黨總務會長的二階俊博率先在2016年7月19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在黨內相應機構進行研究也是一個辦法。(總裁任期)大幅度延長是理所應當的。”二階總務會長就任于事長后,迅速在自民黨內組建討論延長總裁任期問題的機構并確定了相關日程。
一、自民黨總務會迅速達成改革總裁任期共識
從自民黨總裁任期延長的歷史經驗來看,創(chuàng)造長期執(zhí)政政績的首相延長總裁任期的“成功案例”并不少見。如今,安倍在高內閣支持率的背景下,以國政選舉“四連勝”為強大后盾,以超長期執(zhí)政為目標修改自民黨總裁任期規(guī)定并非難事。事實上,自民黨總裁任期改革很快就在自民黨最高決策機構——自民黨總務會達成共識。
2016年8月24日,自民黨臨時總務會決定,黨內協議修改黨章總裁任期規(guī)定的機構——“黨和政治制度改革實行本部”的本部長由重量級政治家高村副總裁兼任。政調會長茂木敏充出任本部長代理,該部16名干事從自民黨八個派閥和無派系中選出,基本維持黨內派系平衡。2016年9月2日二階干事長在東京廣播公司(TBS)電視臺錄制的節(jié)目中明確了修改黨章規(guī)定的日程安排——在2016年內拿出結論,在2017年初召開的自民黨大會上完成修改黨章的程序。從人事和日程安排來看,修改黨章總裁任期規(guī)定已盡在以二階干事長和高村副總裁為核心的自民黨執(zhí)行部的主導和掌控之中。
2016年9月20日,“黨和政治制度改革實行本部”召開第一次于事會議,本部長高村提出將總裁任期修改為“三屆九年”的個人提案,本部長代理茂木發(fā)表了“不需要任期限制”的意見,會上并未出現反對總裁任期延長的意見。2016年10月5日召開的第二次于事會議也未出現反對意見。在同年10月19日召開的第三次于事會議上,發(fā)表意見的12位于事的意見一分為二,六人主張“連任三屆九年”,六人主張“廢除多選限制”,高村副總裁決定繼續(xù)研究“連任三屆九年”的方案。10月26日該實行本部召開自民黨所屬國會議員全體會議,400多位自民黨國會議員中只有56人出席,對本部長高村提出的“連任三屆九年”延長方案無人反對,實行本部決定自民黨總裁任期由現行“連任兩屆六年”延長為“連任三屆九年”。11月1日召開的自民黨總務會上,全體與會者一致同意總裁任期延長為“連任三屆九年”。
2017年3月5日自民黨召開黨大會正式決定修改黨章有關總裁任期的規(guī)定,將現行“連任兩屆六年”的總裁任期延長為“連任三屆九年”,完成了延長總裁任期的最后一道程序。
二、安倍要執(zhí)政至2021年還要再過兩關
自民黨總裁任期規(guī)定修改以后,安倍在2018年9月可以三度競選自民黨總裁。從制度安排來看,安倍的首相任期可能延長至2021年。但是,使可能成為現實并非易事。與改革總裁任期完全取決于自民黨一黨之決定不同,安倍首相能否完成至2021年的任期最終取決于日本國民民意的“審判”。目前看,安倍至少還要通過兩道難關。
一是2018年12月任期屆滿的眾議院議員選舉。安倍若不能繼續(xù)領導自民黨維持國政選舉“四連勝”以來的“選舉強勢”,確保自民黨單獨控制眾議院過半數議席,即使在2018年9月自民黨總裁選舉中獲勝也未必能夠完成第三個總裁任期。
二是2019年7月的參議院定期選舉。在2019年7月參議院定期選舉中,自民黨改選議席是65個。安倍領導自民黨重現類似2013年7月參議院選舉的“歷史性勝利”的難度不小。屆時若安倍提出類似2016年參議院選舉中提出的以執(zhí)政黨控制改選議席的過半數(61席)為目標則不難實現。但是,若自民黨減少議席過多,安倍首相或難以保持其黨內凝聚力,必然影響其政權的穩(wěn)定運營。
民進黨成立與在野黨“選舉共斗”對自民黨構成挑戰(zhàn)
2015年推進的在野黨重組終于在2016年結出“碩果”——松野維新黨與民主黨合并成立新黨“民進黨”。早在2015年9月日本共產黨志位和夫委員長便提出在2016年參議院選舉和下屆眾議院選舉采取在野黨選舉合作的方針。在野黨“選舉共斗”雖不能根本改變自民黨的選舉強勢,卻給自民黨帶來很大壓力,這種壓力將持續(xù)到下屆眾議院選舉。
一、在野黨重組與民進黨的成立
2016年2月22日,民主黨代表岡田克也與維新黨代表松野賴久舉行會談,就民主黨吸收合并維新黨達成共識。2016年3月14日,新黨名稱定為“民進黨”。3月22日,“改革集結之會”所屬的4位議員決定加入新黨。3月27日,在民進黨建黨大會召開之前,維新黨舉行臨時黨代會決定自行解散。同日,民進黨成立大會召開。大會表決通過民進黨建黨宣言及綱領,前民主黨代表岡田為首任黨首。前維新黨代表江田憲司和干事長今井雅人分別就任代表代理和干事長代理。維新黨系議員形成的議員團體成為民進黨內最大的派系。3月28日,眾議院會派“民主維新無所屬俱樂部”變更為“民進黨無所屬俱樂部”,所屬眾議員97人,其中民主黨71人、維新黨21人、“改革集結之會”4人、無所屬1人(野間?。?。3月30日,參議院會派“民主黨新綠風會”變更為“民進黨新綠風會”,根據《國會法》規(guī)定改選前不能加入民進黨的前維新黨的5位參議員同日加入該會派,所屬參議員64人,其中民主黨59人、維新黨5人、無所屬1人。在地方組織層面,既有兩黨地方組織形成一體化的情況,也有兩黨地方組織同時并存的情況。民主黨與維新黨的合并重組減少了在野黨相互競爭的“內耗”,從而相對提高了對抗自民黨的實力。
二、“在野黨共斗”
對自民黨來說,下屆眾議院選舉最大的壓力來自以民進黨和日本共產黨為核心的在野黨的選舉聯合即“在野黨共斗”。
以民進黨為核心的在野黨采取的選舉合作戰(zhàn)術在2016年參議院選舉中取得了相當成效,使自民黨不能在一人區(qū)再度大勝。自民黨候選人在多個選區(qū)以微弱之差敗給在野黨統一候選人,如青森、新潟、大分選區(qū),票差在l萬票以內,在野黨選舉聯合贏得11個一人區(qū)議席。與2013年一人區(qū)(自民黨29勝2敗)選舉結果對比鮮明。
在野黨選舉聯合戰(zhàn)術直接影響選舉地盤不穩(wěn)固的自民黨年輕眾議員。自民黨總務會長細田博之在2016年9月初談及在野黨選舉聯合戰(zhàn)術給自民黨帶來的影響時坦言:“大城市(選區(qū))另當別論,(日共)在定數為一的縣(選區(qū))撤回候選人,與民進黨實施選舉合作,其結果導致自民黨被迫在11個縣苦戰(zhàn)并戰(zhàn)敗。下一次選舉也是苦戰(zhàn)。特別是年輕人、新人,選舉地盤還不穩(wěn)固。小選舉區(qū)必須以獲得五成以上得票率為目標。如果日共和民進黨聯合,擁立統一候選人將非常危險。”2016年10月24日,下村博文干事長代理在專門面向眾議院當選一屆和兩屆的自民黨眾議員實施的選舉對策學習會上指出,若在野黨在下屆眾議院大選小選舉區(qū)擁立統一候選人,自民黨所獲議席可能比2014年大選減少86席。若日共支持層的選票投給民進黨等在野黨統一候選人,在執(zhí)政黨候選人與在野黨候選人勢均力敵的選區(qū)可能出現勝負逆轉。在野黨選舉聯合給自民黨帶來的壓力非?,F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