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
【摘 要】在現(xiàn)代法制社會,語言教學是對學生滲透法制教育的主力軍,語文教師如何在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F(xiàn)在我們的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的法制教育非常少。
【關鍵詞】教師 教學 滲透 法制教育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7.179
在當前,社會法制的重要性日益顯著,我認為:語文老師應在教堂環(huán)節(jié)中,憑借學科特點,通過多種途徑進行法制教育,潛移默化,讓學生從小就有法制觀念,知道用法律保護自己。
一、在日常生活中滲透法制教育
語文老師要有法的觀念,要盡可能地熟悉有關法律知識,當和學生談話時,用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知識教育學生,用自己的思想認識去感染學生,用自己的行動誘導學生。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著言傳身教的作用。
試想:一個語文教師對學生講話時,沒有法律意識,亂說胡說,當遇到現(xiàn)實生活中的熱點問題時,不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是意氣用事,不是辯證地觀察、了解、分析問題,而是膚淺認識事物表面現(xiàn)象;不是從國家、社會大局分析,而是以個人愛好,小團體,局部利益為出發(fā)點看問題;不是從法制的角度去認識問題,而是以所謂的習慣觀念去看問題——那會是怎么樣呢?
因此,語言老師要有法律意識,正面教育學生,用自己的言傳身教感染學生,讓學生有法制的觀念,在法律制度的框架下學習、生活。
二、在課文教學中傳播法制教育
課文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主陣地。利用課文向學生灌輸法律知識自然是最直接、快捷而有效的途徑。語言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時,必須將語言教學內容與法律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既不能把語文課上成法制課,也不能漠視語文教材中蘊含的法制教育因素,而要講究火候,恰當?shù)匕盐辗执?,適時滲透,既生動有趣,又水到渠成,從而達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
只要深挖主體、刻意引領,我們便可以隨時抓住課文中的點滴細節(jié)。
例如《變色龍》一課,我引導學生質疑:“奧楚蔑洛夫的做法符合法律程序嗎?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是怎樣的法制社會呢?”
學習《孔乙己》一文時,我又啟發(fā)學生思考:“丁舉人對待孔乙己的方式合法嗎?如果把他的行為放到當今社會,他犯了什么罪?將受到怎樣的懲處?”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如果能使我們的學生在閱讀課文時都能帶著一顆文學之心,同時還能揣有一顆法制之心,那該多好?。?/p>
三、在口語交際中聯(lián)系法制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學校即生活,生活即學?!?。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影響,對世界觀的形成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進行“口語”教學時,也應適時滲透法制教育。
我經常引用生活中的、報刊上的、電視上的那些違法犯罪的事件,組織學生進行口語交際。例如直面慘不忍睹的交通肇事案件,特別是:“小悅悅”事件,孩子們小小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動,他們會發(fā)自內心的感慨,勸告同學們一定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面對有些社會上打架事件,我因勢利導。
這樣自然而然地就把他們的思維轉向了對法制的認知上來,通過討論交流,深化他們遵紀守法的意識,強化對法律法規(guī)的認知。
四、在班級活動中開展法制教育
生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育素材。主動拓展教學空間,開展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語言活動,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特色。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可以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以及與生活的聯(lián)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推進和協(xié)調發(fā)展?!币虼?,開展綜合性學習自然也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法制氛圍的絕佳途徑。語文教師可以在班級的教學中組織一些活動,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譬如:舉辦法律講座,舉行法律辯論會,法律征文競賽,讓學生參加法律宣傳日等活動。老師、學生一齊動手,精心組織,精心尋求案例,精心設置活動,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五、在作文教學中運用法制教育
作文訓練中,有很多內容要求學生關注生活,從現(xiàn)實生活中取材。這就要求教師在指導學生習作時引導學生進行綜合實踐調查,搜集相關資料,在習作教學中引入法制事件,規(guī)范學生的法制行為。如在閱讀震驚全國的“三鹿奶粉”事件材料時,同學們不敢相信黑心的商家為牟取暴利,在奶粉中加入了有毒物質三聚氰氨,致使“大頭娃娃”的出現(xiàn)。
他們懷著悲憤的心情寫下了投機者的滔天罪行,懷著激動的心情寫下了對弱小生命的同情,呼吁全社會都來關愛祖國的花朵。我們是消費者,就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護,商家對于售出的商品應該保證質量。通過以這些特殊的案例為切入點,引發(fā)學生的深入思考,整理自己的思想,對事件表達自己的看法,在習作中深化認識,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
六、結束語
總之,語言教學與法制教育,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然而經過老師稍加點撥,便能緊密結合。這也是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學科整合。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當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開動腦筋,積極想辦法,使法制教育潛移默化,為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語文教師要在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使學生有法制觀念,自覺地學法、知法、守法,自覺地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個人或他人的合法權益,為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