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律對學生成長成才至關重要。而當前高職學生自律現(xiàn)狀不容樂觀,普遍存在著學生自律意識淡薄、自律能力不強的情況,加強高職學生自律教育迫在眉睫。本文從學生、家庭、學校、社會四個方面進行了原因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加強自律教育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高職學生 自律教育 原因 對策
古人云:君子責己,小人責人。從古至今,嚴于律己都是一項優(yōu)秀質量。所謂自律,就是嚴于律己。縱觀當前各高職院校,不難發(fā)現(xiàn)高職學生整體的自律意識和自律能力還不強,部分學生厭學現(xiàn)象較嚴重,違規(guī)違紀現(xiàn)象也時有發(fā)生,具體表現(xiàn)在沉迷于網絡游戲、經常遲到曠課、考試作弊,更有甚者打架斗毆,這種種現(xiàn)象的根源就在于學生自律意識差、自律能力弱。
一、高職學生自律現(xiàn)狀原因分析
(一)高職學生自身特質的影響
高職學生除了具有普通大學生的共同特點外,還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高職學生是經歷中考失敗的學生,這就導致了如下結果:一是文化基礎薄弱,導致對道德認知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嚴重不足[1];二是自卑心理,由于中考失敗,導致部分學生存在自暴自棄的現(xiàn)象;三是就業(yè)壓力大,對前途的迷茫和困惑,導致的各種不適應性。此外,由于近幾年高職院校招生形勢的嚴峻性,為了增加生源而大幅度擴招,導致學生整體素質不高,學生自律現(xiàn)狀堪憂。
(二)家庭的影響
一個人從出生下來,對他最先產生影響的就是父母和家庭,包括家庭環(huán)境、家庭氛圍、生活習慣、情感溝通方式、教育方式等等,都會對他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而當前的家庭教育則普遍存在這樣情況,父母一味重視成績,對孩子的教育認為只要“錢給得足夠多”、對孩子有求必應就是對孩子好,而忽視對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殊不知,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對自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學校德育缺失的影響
我國的學校教育普遍過于重視灌輸知識而忽視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即便開設了德育課,也主要是以書面形式進行考核,這顯然不利于學生道德意識和修養(yǎng)的提高,只能反映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在德育教學過程中,還存在這樣一種“教管”分離的情況,德育課老師只管按照自己的授課計劃來完成教學任務,對學生的不良行為基本視若無睹,出現(xiàn)問題,首先就找班主任[2]。由此,造成對學生的教育管理不及時,學生自律意識淡薄、自律能力不強也就不難理解。
(四)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
當前我國社會正處于轉型期,各種社會思潮涌現(xiàn),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也隨之而來,社會上出現(xiàn)了很多道德失范現(xiàn)象,比如扶老人反被訛詐、官員干部貪污腐敗、企業(yè)制假售假等等,種種不良現(xiàn)象嚴重影響著心智和思想還不夠成熟的高職學生,從而不利于他們自律意識和自律能力的培養(yǎng)。此外,高職學生原本就是伴隨互聯(lián)網成長起來的一代,受網絡影響很大,即使知道沉迷網絡不好,但由于自律能力不強,仍然被網絡“牽著鼻子走”。再加上互聯(lián)網高速發(fā)展帶來的良莠不齊的信息,沖擊著學生的思想,影響著學生的行為,而高職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好奇心強且信息鑒別能力差,因而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不利于其自律意識和自律能力的提高。
二、加強高職學生自律教育的對策思考
(一)以人為本,重視自律教育[3]
教育應以人為本。廣大教育工作者應自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要走近學生、傾聽學生、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只有學生真切地體會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愛護和尊重,才能激起他們內心想要變好的愿望,進而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識。同時對學校的德育課也應提出一定的要求,除了傳授理論知識,還要注重加強對學生的自律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遠大志向,找準努力方向,規(guī)劃校園生活,并且正確看待網絡、使用網絡。唯有如此,才能使學生將自律意識內化于心[4]。
(二)知行合一,重視道德實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來源。只有在實踐中,人們才會深化對道德的認識,正確進行道德選擇,養(yǎng)成良好道德習慣,并且堅定自身的理想信念。道德實踐諸如志愿者活動、社會公益活動等等,學校和家庭應鼓勵高職學生踴躍參加此類活動,幫助學生了解社會,讓其在實踐中觀察、了解、思考,如此得到的收獲將是巨大的,不僅能幫助學生客觀分析和看待社會問題,對自己進行客觀評價,還能涵養(yǎng)自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并且提升自律意識和自律能力。
(三)授人以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自我教育能力
社會總是處在不斷變化和發(fā)展中,僅靠課堂教育顯然不夠,而且學校在進行道德教育時,也不可能對所有學生都因材施教且面面俱到,必然會有不完善和不周到的地方,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就顯得極其重要。自我教育方式諸如學生社團、優(yōu)秀學生典范、學生輪流值班制等等,學生社團可以定期舉辦各種活動,比如開展“衛(wèi)生宿舍”、“文明班集體”、“優(yōu)秀志愿者”評比活動,并且廣泛宣傳遵紀守法、誠實守信、文明禮貌、樂于助人等社會公德,而優(yōu)秀學生典范則是在學生中尋找優(yōu)秀典范,激勵其他學生積極向上、見賢思齊,學生輪流值班制則是使所有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班級管理和班級服務中。通過以上各種教育方式,涵養(yǎng)高職學生的道德意識和自律意識,并且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自我教育的能力。
(四)與時俱進,助推他律向自律轉化
內因是根本,外因是條件。自律固然是最重要的,但是他律也不可或缺[5]。作為教育者,我們決不能把道德建設完全寄希望于高職學生的自律,這是不實際的,也是不負責任的。對于那些自律能力差的學生,還應實施既有原則又有人情味、既嚴格又有溫度的他律教育。對此,學校應完善各種校紀校規(guī),要對學生的道德標準、文明行為提出明確、具體、細致的要求。只有這樣,對學生的管理才有據可依,也才能規(guī)范學生行為。同時,還要完善監(jiān)督機制和懲罰機制,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監(jiān)督中來,一經發(fā)現(xiàn)不文明或者不道德的行為就加以及時糾正或制止,并對相關違規(guī)違紀學生予以相應的懲罰,從而為廣大高職學生營造一種健康向上的校園氛圍,在此過程中,自覺培養(yǎng)自律意識、養(yǎng)成自律習慣,并且對校紀校規(guī)也始終心存敬畏,做到嚴格遵守各項校紀校規(guī)。
總而言之,自律教育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它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yè)。高職院校作為培養(yǎng)未來“大國工匠”的陣地,應充分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自律意識和自律能力的重要性,并積極采取各項措施加強學生自律教育,從而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文勇,王秀萍.高職學生自律意識的現(xiàn)狀及其對策研究[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6):211.
[2]蔣麗娟.加強高職學生的自律教育[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8):36.
[3]田建國.以人為本與道德教育[M].濟南:山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艾素平.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高職學生自律精神培育芻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學工視窗),2016(8):72.
[5]伊.斯.馬里延科(牟正秋等譯).德育過程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作者簡介:歐陽帆(1991-),女,漢族,江蘇常州人,企業(yè)管理專業(yè)研究生學歷,江蘇旅游職業(yè)學院經濟貿易系助理講師,研究方向:企業(yè)財務與投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