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玉玲
【摘要】教師的人格與素質教育密切相關,對學生人格的形成與發(fā)展更是有直接影響。因此,每位教師都應當重視自身人格的提升,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人格“真、善、美”的統(tǒng)一,幫助學生塑造健康的人格。本文就教師人格對學生人格的影響展開討論,并且對教師如何提升自身人格修養(yǎng)提出了相關建議,以促進學生更好的發(fā)展。
【關鍵詞】教師人格;學生人格;作用;塑造
【中圖分類號】G71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126-01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用這局話來形容教師的職業(yè)特征再合適不過了,對于現(xiàn)代教師來說,這也是其人格塑造的基本要求。當前,無論是教書育人,還是服務于人,都必須要具備健全的人格修養(yǎng)。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責任,而學生是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因此,塑造教師人格形象,引導學生良好發(fā)展,是當前教育中極為重要的一環(huán)。
一、教師人格對學生成長的作用
教師人格指的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在個人的綜合素質的基礎上形成的品質。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良好的教師人格是學生成長的一大助力,教師品格對于學生產生的作用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的人格對學生具有示范作用
由于學生普遍都有一種“向師”心理,因此,教師的行為就是學生的行動標桿。師生在朝夕相處的過程中,學生會去模仿和學習老師的一舉一動,良好的教師人格對于學生的成長大有助益。教師的一言一行,將滲透到學生學習生涯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促使學生規(guī)范自我,不斷完善?!墩撜Z·子路》中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因此,教師加強自身的人格修養(yǎng),不管是對于學生還是于己身都有深遠影響。
2.教師的品格對學生具有激勵作用
教師的人格,具體體現(xiàn)在其自身的學識上,知識是水,能夠滋潤人的心靈,而人格特征是舟,承載著人的一言一行。人格特征因為知識的承載顯現(xiàn)出迷人的魅力。像博學大師季羨林,之所以贏得了那么多人的敬仰,就是因為他廣博的學識與智慧。甚至描述一件簡單的事情,都能夠包羅萬象,顯現(xiàn)出平常小事中所蘊含的大智慧,這就是知識與思想的魅力所在。有心理學研究表明,心靈對知識的渴求是人類活力的體現(xiàn),學習動機靠外在的力量是難以長久維持下去的,這就需要教師的力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好學進取、不畏艱難,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3.教師的人格對學生情感有重要的優(yōu)化作用
教師的人格還體現(xiàn)在良好的情緒調控能力上,同時還有幫助學生優(yōu)化情感的作用。當遇到消極情緒時,要通過合理的方法進行排解,用健康的心態(tài)去引導學生,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此外,教師要遵循“以人為本”的發(fā)展原則,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盡可能的避免與學生對立,用情感去感染、教育學生,走近學生的心靈,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這種情感的交織對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具有積極作用。感情是人類行為的調節(jié)劑,一名合格的教師,除了要具備廣博的學識、高尚的人格,還需要有豐富而真摯的情感,在教育過程中,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用自身態(tài)度去影響學生,引導學生的共鳴。學生對師長產生了一種強大的向心力,并將這種情感轉移到學習上來,形成熱愛學習、探求真理的心理。教師還可以將這種情感立場加深,升華到為人處世的行為準則,在與學生的相處中做到尊重他人、關愛他人。
二、教師怎樣進行自己的人格修煉
1.教師要修其身,鍛造高尚人格
教師的人格是學生健康發(fā)展的保證,因此教師要著力于塑造自身高尚的人格。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首先,應當確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在工作中磨練意志,進而不斷提高個人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熱愛教育并致力于民族和國家的發(fā)展。第二,教師要嚴于律己,具有修身意識,做到言行一致,正人者必先正己。教師為人師表,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真、善、美”作為自身的行為準則。同時要有開闊的胸襟與樂觀的處世態(tài)度,用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質去感染學生,促進學生更好的發(fā)展。
2.教師要與時俱進,終生學習,不斷提高業(yè)務素質
學校是傳播知識的重要場所,也是為社會培養(yǎng)人才的基地。當代推行素質教育,為國家提供創(chuàng)新性人才,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教師也應當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素質水平。社會人才需求日益增長,教師面臨著更大的挑戰(zhàn),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不僅是學生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時代的要求。教師只有加強自身的創(chuàng)新意識,才能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學生。以往教師都是按部就班的傳授知識,這樣非但學生容易感到乏味從而喪失學習的興趣,對于教師來說也是嚴峻的考驗。教師應當摒棄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適當?shù)母淖兘虒W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增設一些有意思的教學活動,并將自己的想法與教學方式結合起來,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教授,與學生之間加強溝通,通過交流互動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3.教師要在心理上要看重自己所做的事業(yè),把自己從教書匠轉變?yōu)榻逃?。在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不能局限于上完課、改完作業(yè)和完成學校布置的任務,應當擴充教書的范圍,使其上升到“教育”的層面,要在心理上看重自己的職業(yè),并盡力做到更好。在工作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身,由“教學者”向“研究者”轉變。研究型的教師是當前教育中所需要的,在提升自身水平的同時,促進素質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每一名教師都應充分認識自身人格修養(yǎng)的重要意義,在實際工作中重視提升自身能力水平,努力實現(xiàn)教師人格真、善、美的統(tǒng)一,進而升華人格境界,由“經師”走向“能師”,從“能師”走向“人師”,用自身健全的人格去影響、感染學生,促使其養(yǎng)成健康的人格。
參考文獻
[1]周文梅.教師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影響及塑造[J].科技資訊,2011,(32):230-231.
[2]劉春雷,李叔蓮.教師心理素質對學生人格發(fā)展的影響[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5,(06):135-1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