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成穎
摘要:本文對積極心理學這一種全新的心理學理念及其內涵進行了闡釋,并對當前高校大學生在心里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進而探討了積極心理學對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以期與大家共同交流。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啟示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fā)展,高校對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逐漸引起重視。復旦大學投毒案及朱令事件等心理健康引發(fā)的惡性事件,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敲響了警鐘。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關注的是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預防及矯正方面,屬于消極的心理學教育模式,已經(jīng)顯露出一定的弊端,無法滿足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需要。因此,探索積極心理學模式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是當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必然選擇。
一、積極心理學概述及內涵
積極心理學,屬于一種新興的研究領域,其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積極的情緒體驗、積極的人格和積極的社會組織系統(tǒng)。它主張要以人的美德和積極力量為研究對象,提倡以積極的心態(tài)來解讀人的心理現(xiàn)象,并借此激發(fā)出人類個人所固有的某些潛在或實際的積極力量和品質,最大程度的挖掘出自己的潛力,進而獲得更加美好的生活。積極心理學的內涵為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開拓了一種全新的視野,也為彌補高校傳統(tǒng)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不足,以及幫助大學生真正解決各種心理問題和障礙提供了可能。
二、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各大高校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一般都作為公共基礎課開設。學校對于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不一,學生重專業(yè)課學習,對于公共人文素質課程的重視程度普遍偏低,導致教學效果出現(xiàn)參差不齊等問題。還有一些高校,雖然也開設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但是在教學目標上卻沒有對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和心理體驗做到足夠的培養(yǎng)和重視,而是更加側重對于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矯正。在教學內容上主要也是關注新生的適應、人際交往、學習、情感情緒等常見心理問題。這種傳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屬于消極被動的,無法達到教學課堂的實效,更無法滿足時代發(fā)展對大學生積極心理素質培養(yǎng)的需要。
三、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
(一)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目標上的啟示
積極心理學理念,為新時期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即要樹立同時培養(yǎng)學生積極心理素質及矯正學生心理問題兩方面的教學目標。當前大學生心理的主要狀態(tài)為:快樂及幸福體感較少、學習沒動力、生活沒目標。積極心理學倡導的是注重對學生積極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通過教學及實踐,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心理健康教學課堂,是一段幸福的旅程或一次愉快的體驗,進而習慣用積極的思維方式來面對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問題,始終保持一種良好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減少負面消極心理作用引起心理問題發(fā)生的概率。例如,教師一方面要學會傾聽學生關于日常困境的訴說,幫助其思考解決問題的對策;另一方面要通過各種方式引導學生的積極思維,使學生逐漸形成自我肯定及積極解決問題的心態(tài)。
(二)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內容上的啟示
針對當前大學生中存在的諸如人格缺陷或消極情緒普遍的問題,積極心理學模式倡導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要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對學生積極心理潛能的開發(fā)及培養(yǎng)上。例如在教學內容方面,要多選取積極規(guī)劃、積極情緒、人格培養(yǎng)、健康心理等貼近學生現(xiàn)實情緒體驗、心理品質認知等相關的專題。也就是說,要多多開展關于積極心理培養(yǎng)方面的引導教育,像如何有效的提升自我規(guī)劃及管理的能力、怎樣形成良好的自我認知能力和自控能力、如何強化情緒的調節(jié)及控制能力、如何提升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以適應環(huán)境、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怎樣有效的提升自信心和諸如“真誠、勇敢、奉獻”等積極的人格品質??傊?,就是在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時,不要局限于單純的消極矯正,更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和心理潛能。
(三)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方法上的啟示
積極心理學影響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更像是一種心理體驗的過程。它要求教學課堂要注重學生的積極體驗,盡可能的去營造愉快、輕松的課堂氛圍。例如,教師要對課堂的教學互動引起足夠的重視,掌握互動環(huán)節(jié)的節(jié)奏,引導學生在認知層面逐漸形成主動接受知識、主動參與心理體驗、主動關心自己的心理健康發(fā)展,進而提高教學質量,達成教學目標。利用積極的心理測量技術,如關于人格力量的測量、生活滿意度的測量、主觀幸福感測量等等,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及熱情,增強其積極的心理體驗,使學生能夠產(chǎn)生一定的情感共鳴,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同時,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師,也要時刻注重對自身的積極心理的培養(yǎng)與完善。在教學實踐中,要用積極的心態(tài)去理解發(fā)展中的大學生。關心他們個體成長的經(jīng)驗,以身作則,以己為表,充分利用自身的積極心理狀態(tài)去幫助大學生培養(yǎng)積極的心理品質。通過師生課堂共同參與體驗,切實實現(xiàn)教學的良好互動及目標。
四、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盡快彌補傳統(tǒng)消極心理學模式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不足,現(xiàn)階段,應借鑒積極心理學模式,在對大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充分發(fā)揮人文關懷精神,注意提高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鼓勵大學生運用積極的心態(tài)去感受快樂、幸福、希望和成功,去適應并改變環(huán)境。
(作者單位:宣城職業(yè)技術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