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芳宇 梁婷嬋
【摘要】批評性語篇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屬于且由批評語言學發(fā)展而來,結合語言學、文體學和文學語篇上的各種技巧,可以認知到意識形態(tài)和語篇尤其是新聞語篇之間的相互影響。進而對如何把批評性語篇分析和英語教學相結合展開思考。
【關鍵詞】批評性語篇分析 系統(tǒng)功能語法 大學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1-0120-01
運用批評性語篇分析結合系統(tǒng)功能語法中的分支理論去分析某篇語段,可以讓讀者認識到對同一事件,不同立場的人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語言陳述方式。由此可以啟發(fā)大學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有效的批判性閱讀,做到思維縝密,并站在自己的獨立視角地去審視并學習作者的語言用法。
從新聞語篇中可以更加淺顯地看出上述論點,新聞語篇主要是指報刊、電視、網絡媒體基于最近發(fā)生的事實進行的客觀播報。當今信息化網絡時代,社會觀點更新步伐日益加快,人們每天接觸到的信息與日俱增,而這些信息對人們思維及價值判斷產生的影響面越來越廣也越來越深遠。因為新聞發(fā)布渠道的正規(guī)性和官方性,人們普遍把新聞播報的觀點視為客觀中立沒有偏見的。然而,如果以批評性語篇分析為理論依據,以韓禮德的系統(tǒng)性功能語法——即語言的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際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語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為框架,我們會發(fā)現,恰恰是人們公認的所謂公平客觀的報道,在左右著人們對社會及意識形態(tài)的認知。因為,報道本身便帶有立場和意識甚至是評論色彩,或多或少傳遞出帶有傾向性的信息和觀點。而這種現像在普通的除新聞報道之外的普通語段當中也很普遍。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時常引導學生從作者的角度出發(fā)來探討和分析段落的語言及用法,實際上在這里同樣可以運用到上述新聞語篇中的批評性語篇分析。引導學生更加獨立地對語篇展開有見地的獨立理解,將批評性語篇分析的研究成果和課堂教學相結合。而在這一方面,教師所運用的方式和方法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如今,大學生英語基礎并不十分扎實,主動性也有待提高,尤其是課堂上對于長難句的理解和把握不夠準確,久而久之,有些同學甚至會喪失繼續(xù)研究和學習的動力。產生的抵觸情緒便會導致他們避重就輕,愈發(fā)沒有探究的渴望,繼而越來越缺乏學習和分析的主動性。
一位批評性話語學家曾經說過:話語是與社會實踐緊密相關的語言形式。不難發(fā)現,學生對于不同社會背景及文化差異方面的內容興趣濃厚,而批評性語篇分析正是在引領他們從不同視角看待同一事件的文字描述,從中可能產生的不同語言措辭,也會令他們產生探尋作者心理的興趣。因此,基于課堂內容,運用批評性語篇分析的方法,去探究某篇課文當中作者的立場,可以從某種程度上增添課堂的多元性和趣味性。例如,從作者第三人稱敘事的角度,如何從語言層面分析出作者自身的態(tài)度及立場。從類似角度,教師可以設計出很多可供學生討論和學習的活動及話題。學生站在一個可以自己去挖掘的平臺上,可以互相討論,探尋作者的“潛臺詞”,他們也得到了更多的學習積極性,因此能夠更加仔細縝密地去分析語言的用法,而不僅僅是停留在文字表面的理解上。
更重要的是,批評性語篇分析對于學生理解文章及整個文章的社會背景起到了升華的作用。因為學生不僅可以從作者的措辭中了解到文章所處的時代和社會背景,還能夠通過批評性語篇分析了解到此篇文章或作者想要達到的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目的。因而,在老師的引導下,帶領學生對語篇進行分析,不僅可以幫助他們深入挖掘語言的寓意,也可以讓他們概括文章所蘊含的社會經驗,了解文章涉及的社會背景。
實際上,把批評性語篇分析和英語教學相結合就是通過課堂設計將語言分析和社會分析相結合,在了解語篇和意識形態(tài)之間的潛在關系的前提下,意識到語篇對社會構建所產生的重要作用。語言教學并不是把語言作為簡單的工具去傳遞,更要把其視作對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的意識形態(tài)產生深刻影響的手段。這樣才能讓學生更透徹地領悟語言的魅力,提高對語篇的反控意識,更加提高批判性閱讀的能力,這一方面對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培養(yǎng)他們成為優(yōu)秀的社會專業(yè)人才方面也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彭寧紅·高級英語教學中學生語篇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J]瓊州學院學報2007(4):37—38.
[2]辛斌·批評語言學與英語新聞語篇的批評性分析[J].外語教學.2000(4):44—47.
[3]陳奇敏,阮全友·在高級英語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語篇分析[D]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7):87—89.
[4]戴煒華,高軍.批評語篇分析:理論評述和實例分析[J].外國語,2002(6).
[5]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2ed).London:Edward Arnold,1994.
[6]江曉紅.批評語篇分析的有效工具:系統(tǒng)功能語法[J].學術交流,2003(7).
[7]唐麗萍.(2011).語料庫語言學在批評話語分析中的作為空間.《外國語》,34(4),43—49.
[8]王冬梅.批評性語篇分析的理論來源及主要方法[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8):174-1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