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巖
【摘 要】移動智能時代,連小學生都擁有自己的手機、平板等智能設備。未來教室、多媒體教室、學生上課機房等,為學生提供了最現(xiàn)代立體的教學環(huán)境。正因如此,網絡正以迅猛的速度介入中小學生的生活,它無論對中小學生當前的學習及今后的發(fā)展都將產生積極的、極其重要的影響。然而與此同時,各種各樣的網絡道德問題也接踵而來。作為教師,課堂就是我們的主陣地,所以把好課堂關,為學生網絡沖浪保駕護航成為我們要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課堂;網絡;引導;安全上網
隨著信息技術教育快速普及與發(fā)展,電腦和網絡正在逐漸演繹成為信息時代的主角,并以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態(tài)勢向前拓展,為人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快捷。同時,網絡正以迅猛的速度介入學生的生活,無論對學生當前的學習及今后的發(fā)展都將產生積極的、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此網絡既給教育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和動力,同時又向傳統(tǒng)教育提出了嶄新的課題。
由于網絡的快速發(fā)展,學校、教室、書本、教師已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主要渠道。學生晨起有手機鬧鈴,上課有電子白板和平板,午休可以網上訂餐,回家作業(yè)可以用“小猿搜題”和“作業(yè)幫”(這是兩款手機APP名稱),就連周末休息游玩都可以自媒體曬到微博和朋友圈。古語云:“師之所存,道之所存?!笨稍诂F(xiàn)今的網絡世界中,這種傳統(tǒng)教育方式正慢慢地在變遷,學生已不再單單靠書本來獲取知識,網絡成為他們獲得知識的新源泉。在網絡上,學生能找到課堂上老師講不到、書本里看不到的知識。
一、手機APP,對信息技術教材帶來沖擊
手機APP,很多功能可以取代教材專業(yè)軟件能實現(xiàn)的作用,課堂教學內容受到沖擊,教師要有效調控課堂教學模式和內容。例如:原龍教版教材七年級PHOTOSHOP等內容,現(xiàn)在的手機APP美圖秀秀等智能化小軟件來取取代它們。PHOTOSHOP軟件非常專業(yè),教材系統(tǒng)的講解圖片處理方法。按教材內容進行,想要為圖片加個水印,做個濾鏡效果往往要研究一學期。而美圖秀秀等軟件,只需要導入圖片之后,簡單的一鍵合成。
面對諸如這樣的挑戰(zhàn),我們的信息技術教師,如何才能把學生注意力拉回到課堂教學呢?
首先教師要對手機APP所實現(xiàn)的高效便捷予以肯定,站在學生立場思考問題,不要全盤否認學生觀點。引導學生認識到:同樣一種功能,用專業(yè)軟件去實現(xiàn)它,固然要用很多心思,但是我們制作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了“知其所以然”。人類是需要不斷動腦的,智能的東西高效便捷但它也讓我們的頭腦逐步變得懶得思考。這樣下去,人和機器的差距越來越小,人是有靈性的。我們要從根本上去開發(fā)和使用機器,來提高生活質量,改善生存環(huán)境。但絕不能依賴智能設備,讓自己慢慢退化。探究得來的技術和方法,成為終生發(fā)展的技能,這是我們最終追求的目標。
二、網絡教學,學生容易迷航
“網紅”,“快手”,“刷圈”等新名詞,對于學生來講比成年人更加熟知其內涵。據(jù)調查顯示:早在2010,我們的信息化設備便在呈幾何倍數(shù)增長。網民中,有三分之二是學生,在全國大中城市中擁有電腦的30%的家庭中,有80%的上網者都是子女鼓動的結果。一機在手,萬事無憂。作為移動智能設備,它們在產生積極影響的同時,也會產生一些消極效應。特別是小學生,當他們面對這些五光十色的外部信息時,由于年齡較小,自制能力弱,獵奇心強,還尚未形成較為成熟的是非觀,很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響。
學生需要借助網絡自主學習,這樣才能讓翻轉課堂得以保障。學生作業(yè)困難要用“作業(yè)幫”,來輔助其完成。學生在信息技術課上,也要有許多網上搜索信息,下載資源的學習需要,這樣我們教師就要在課內網絡資源調控上下功夫了。
學生在校使用網絡,機房要安裝凈網先鋒,教師機要隨時注意觀察和調控學生使用網絡情況。此外,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訪問的網站,供學生去檢索信息。過去我們老師人制作教學資源包,那樣做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未必是學生想要的素材。一些有前瞻性的供應商,便敏銳的捕捉信息,開發(fā)與課程配套的資源推銷給學校。學校知道資源好用,但是高昂的費用也只能讓人興嘆。
怎么辦?教師在教學內容和任務設計上尋找解決辦法。
1.翻轉課堂,課上內容,課下在家長指導下完成,課上變成交流展示。
2.小組合作,設立網絡安全巡查員,自律與他律相結合。
信息技術小組的設立不同于其他學科,按照座位,相鄰同學組成小組更加合適。課堂建立小組評價機制,有專人負責巡查,發(fā)現(xiàn)有違反規(guī)定到處漫無目的的瀏覽或者訪問游戲網站等行為,立即報老師,老師用遙控功能,阻止其上網。
3.不能談網色變,一分為二看待學生上網的目的。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正像世上的萬事萬物都是相輔相成、不存在“只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物一樣。就因為它的信息量太大,使得它包含了許多不可控制的因素。網上充斥著許多無效信息,信息垃圾成堆,內容各方面都有。孩子們還處在一個缺少道德判斷力又極易模仿的階段,網絡信息給他們帶來的負面影響要遠遠大于電視等其它媒體帶來的負面影響?,F(xiàn)在的小學生接觸的東西太多,很多東西已經大大超出了他們的實際接受年齡。
三、電子設備,對學生視力等健康方面的影響。
目前,電子白板走進課堂,為教學開創(chuàng)了嶄新局面。高密度、高效率、大容量的教學效果,讓我們師生更加喜歡有白板的課堂。可是我們的學生視力呢?如果按照每天八節(jié)課計算,孩子中間做兩次眼操,那么她們每天的用眼時間是多久?這白板的明暗度、飽和度和分辯率的設置,是孩子的眼肌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嗎?教室內白板和主機全天工作著,釋放出多少輻射,這些問題就客觀擺在我們面前,不容忽視。
看看下面幾個家國關于兒童上網學習方面的報道,我們再回來探討視力保護問題。
我國的國情與國外相比有很多不同,教育觀也有很大差異。在巴西,互聯(lián)網普及程度較高,在過去幾年里,巴西政府和私人企業(yè)投資數(shù)十億美元,在公立中小學大力普及電腦和互聯(lián)網,越來越多的巴西兒童因此早早學會了上網。
幾年前的一項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巴西11歲以下的小網民人數(shù)占巴西全國網民人數(shù)的6.56%,這些小網民月均上網3小時15分鐘,高于許多歐洲國家兒童。許多巴西人認為,教育部門有義務引導兒童養(yǎng)成正確的上網習慣。
四、網癮難戒,老師和家長要做好陪伴
自媒體時代,學生們很很自拍和曬圈。有的熱衷于網絡直播,一心想當網紅??墒怯捎谒罅空加脤W生的時間、精力甚至金錢,加之游戲中的暴力和色情成分,成為名副其實的“精神鴉片”??墒?,一昧地反對學生接觸網絡游戲是沒有用的,反而容易引發(fā)學生的逆反情緒,為教育帶來更大困難。其實,從辯證的觀點來看,沒有什么事物是真正一無是處的。游戲也是依據(jù)現(xiàn)實構造的虛擬世界,游戲世界是虛擬的,但正義戰(zhàn)勝邪惡這個道理是同現(xiàn)實社會一樣的。在戰(zhàn)爭游戲中,參戰(zhàn)各方的損失都慘重,我們可以以此教育學生熱愛和平。只要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就會發(fā)現(xiàn)許多新的內容,而這些新的思想正是我們引導學生時所必需的。
總之,人類面臨的21世紀,智能時代發(fā)展迅速,網上世界浩瀚無際,對于分辨與自控能力較差且追求新奇、刺激的青少年來說,電腦及其網絡是天使也是魔鬼,關鍵是看我們如何抑弊揚利,趨利避害,這對家庭、學校、社會都是一個不容回避的現(xiàn)實問題。只有認真面對小學生對待網絡的態(tài)度,認真研究他們的網絡行為,減少網絡給他們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家長教師也要強化自身的人格魅力,用自己的行動和語言加強對孩子的情感交流。從多方面入手,幫助他們豎立正確的網絡觀念,規(guī)范他們的道德行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