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修山
【摘要】 目的 分析螺旋CT診斷脊柱骨折的可行性與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8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分別進行X線攝片檢查及螺旋CT掃描, 以術后病理檢查結果作為參考, 比較兩種檢查結果的符合率, 分析螺旋CT檢查的特征。結果 螺旋CT掃描的檢查符合率為100.00%, 高于X線攝片檢查的67.5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使用螺旋CT對患者進行影像學檢查時, 壓縮性骨折主要表現(xiàn)為脊柱楔形改變, 其壓縮高度一般<1/3, 部分患者的骨折線還存在小梁互相嵌頓的狀況, 骨紋相對密集化。而爆裂性骨折則能夠看到其椎體一致性壓縮, 其壓縮高度在1/3~1/2, 且患者椎體后緣向椎管內(nèi)部突出, 其被壓縮椎體還能夠明顯的看出其骨折線, 多骨折塊呈現(xiàn)放射性分離的狀態(tài)。結論 螺旋CT應用于脊柱骨折的診斷符合率相對較高, 其能夠為后續(xù)治療提供可靠的依據(jù), 臨床值得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 螺旋CT;脊柱骨折;診斷;可行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1.056
隨著社會發(fā)展的加快, 人們?nèi)粘9ぷ髋c生活的節(jié)奏相對加速。而當前社會環(huán)境相對復雜, 這就使得個體發(fā)生風險的可能性提高[1]。目前, 骨折已經(jīng)成為常見的臨床損傷。尤其是脊柱骨折。其多是因為患者在生活或者工作中, 受到直接或間接的外力沖擊所導致。當患者受到直接或者間接的外力損傷而導致爆裂性骨折時, 其會同時導致三柱同時損傷。而脊柱骨折不同于其他部位骨折, 輕者會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 重者可能會導致患者癱瘓, 如果不及時治療, 還可能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另外, 其對治療的要求也相對較高。如果治療不當或者治療措施存在缺失, 那么其也可能導致慢性腰痛的遺留, 這將會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造成嚴重的損害。故而, 臨床對于此類損害的診斷要求相對較高, 以期望通過診斷資料來為其治療提供可靠的依據(jù)。本院在臨床脊柱骨折診斷中應用螺旋CT, 其檢查符合率較高?,F(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業(yè)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經(jīng)過術后病理檢查, 確診為脊柱骨折。其中, 男51例, 女29例, 年齡21~72歲, 平均年齡(38.45±11.18)歲。致傷原因:交通意外41例、高處墜落22例、重物砸擊11例、其他打擊或沖擊6例。損傷部位:胸椎損傷18例、腰椎損傷34例、胸腰段損傷28例。
1. 2 方法
1. 2. 1 X線攝片檢查 采用西門子DR機作為診斷設備。將其參數(shù)設置為:管電壓120 kV, 管電流500 mA;取患者仰臥位, 對其不同角度進行攝片。同時, 對患者脊柱骨折損傷狀況加以觀察, 在必要時, 需要多角度對其進行拍片以保證觀察的全面性。選擇兩名有經(jīng)驗的醫(yī)師, 對其檢查結果加以確定。如果對結果存在爭議, 可適當對其進行復查。
1. 2. 2 螺旋CT掃描 采用GE-64CT作為掃描儀器。對患者實施常規(guī)橫軸位平掃。參數(shù)設定:管電壓120 kV, 管電流200 mAs, 層厚與層間距均保持在3 mm, 螺距為1.120, 矩陣512×512, 掃描時間為0.5 s。掃描結束后, 其系統(tǒng)會根據(jù)所得資料進行三維重建。其層厚與重建層間距分別為1.5 mm, 螺距0.8 mm。對CT影像表現(xiàn)進行觀察, 從而確定患者骨折狀況。選取兩名有經(jīng)驗的醫(yī)師, 對患者的檢查資料加以分析。從而確定其骨折的實際位置、嚴重情況等, 以為其后續(xù)治療提供對應的參考。如果在診斷結果上, 存在一定的爭議, 可對其進行重復掃描來進行確認。
1. 3 觀察指標 以術后病理檢查結果作為參照, 對兩種檢查的符合率加以比較。同時, 對螺旋CT檢查中, 脊柱骨折表現(xiàn)出來的影像學特點加以分析。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檢查符合率 經(jīng)過術后病理診斷, 在80例脊柱骨折患者中, 壓縮性骨折與爆裂性骨折分別有23例和57例。在整體檢查中, 螺旋CT掃描的檢查符合率為100.00%, X線攝片檢查的檢查符合率為67.50%, 螺旋CT掃描的檢查符合率高于X線攝片檢查,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螺旋CT表現(xiàn)特征 在使用螺旋CT對患者進行影像學檢查時, 壓縮性骨折主要表現(xiàn)為脊柱楔形改變, 其壓縮高度一般<1/3, 部分患者的骨折線還存在小梁互相嵌頓的狀況, 骨紋相對密集化。而爆裂性骨折則能夠看到其椎體一致性壓縮, 其壓縮高度在1/3~1/2, 且患者椎體后緣向椎管內(nèi)部突出, 其被壓縮椎體還能夠明顯的看出其骨折線, 多骨折塊呈現(xiàn)放射性分離的狀態(tài)。
3 討論
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不斷發(fā)展, 人們在工作與生活中面臨的風險也相對較高。尤其是人們受到外力撞擊的幾率相對提高。在這種狀況下, 其骨折的發(fā)生幾率也相對較高。常見的風險因素有:車禍、工作因素、打架等。脊柱作為人體最為重要的骨組織, 其是由多個形態(tài)各異的關節(jié)聯(lián)合組成的復雜結構的總稱[3-6]。在人們?nèi)粘5暮芏嘈袨橹校?都有可能會對其造成損傷。而一旦患者的脊柱受傷, 其腰部功能也隨之下降。輕度的脊柱骨折, 對其及時進行治療, 患者只會有單純的腰痛感;而如果脊柱骨折程度較重, 患者也缺乏及時的治療, 那么其很可能因為治療的不及時, 而導致癱瘓。故而, 臨床認為, 對脊柱骨折的診斷十分重要。
常規(guī)的骨折以X線檢查為主。其能夠有效地反應出患者骨折處的狀況, 為診斷與治療提供參考。然而, 由于脊柱部位的特殊性, X線對其進行檢查時, 無法對椎管內(nèi)受壓縮狀況進行準確的了解, 從而使得患者中柱受傷狀況不明, 很可能導致誤診。輕者耽誤患者最佳治療時機。重者還會使得患者因治療方式的錯誤而產(chǎn)生不良后果。因此, 臨床認為必須要提高對脊柱骨折的診斷準確率。螺旋CT是隨著近代醫(yī)學發(fā)展所發(fā)現(xiàn)的一種新型檢查技術。其能夠?qū)颊呒怪慕Y構進行準確的顯示, 骨折的位置、骨折線走向等基本信息都會被充分的暴露出來[7-10]。在這種狀況下, 對患者椎小關節(jié)脫位或者半脫位的狀況進行辨別, 就可以有效地判斷患者上椎體移位的狀況。這不僅能夠有效地判定其具體骨折的部位, 還能為后續(xù)的治療提供有效地參考。因此, 臨床認為螺旋CT對于脊柱骨折的診斷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endprint
在本次研究中, 作者對80例患者分別進行傳統(tǒng)X線攝片檢查與螺旋CT檢查, 以術后病理檢查結果作為參照, 就兩種檢查在壓縮性骨折與爆裂性骨折檢查的符合率上加以比較。能夠很明顯的看出, 螺旋CT掃描壓縮性骨折與爆裂性骨折檢查的符合率均高于X線攝片檢查。且螺旋CT在脊柱骨折掃描中, 其不同的骨折部位表現(xiàn)出來的特征也存在差異, 這就使得其辨別性提高。醫(yī)師在治療過程中, 可以參考其檢查資料, 對治療方案進行有效地調(diào)整。不同的損傷部位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案。其治療效果會相對提高, 患者受到的影響也能夠降到最低。這是X線無法達到的一個優(yōu)勢。
綜上所述, 螺旋CT對脊柱骨折的檢查符合率較高, 能夠為臨床診斷與治療提供有效地參考, 且其檢查費用相對較低, 具有無創(chuàng)傷性, 能夠最大程度的保證患者利益,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娜. 螺旋CT診斷脊柱骨折的可行性及CT特征分析.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6, 14(35):110.
[2] 唐芬. X光機攝片及螺旋CT檢查對脊柱骨折的診斷價值分析. 影像技術, 2017, 29(2):11-12.
[3] 張豫. 螺旋CT三維重建在脊柱骨折診斷中的價值分析.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14, 35(9):1309-1310.
[4] 王文惠, 沈樹云, 王建波. 螺旋CT診斷脊柱骨折的價值. 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08, 16(2):153-156.
[5] 盧昕. 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外傷性脊椎骨折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 2013(23):81-82.
[6] 李在明, 游繼平, 於唯鳴. 螺旋CT三維表面重建和多平面重建技術在脊柱骨折診斷中的應用. 華西醫(yī)學, 2006, 21(4): 786-787.
[7] 陳小峰. 螺旋CT和X線平片診斷基層醫(yī)院收治脊椎骨折效果對比研究. 當代醫(yī)學, 2015, 21(24):25-26.
[8] 顏廣林, 何銀. 螺旋CT多層面重建技術在脊柱骨折診斷中的應用. 井岡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 31(3):98-101.
[9] 莫廷, 宋高業(yè), 謝軍. 螺旋CT三維重建在脊柱骨折診斷中的價值分析. 醫(yī)學信息, 2014(14):120.
[10] 李東紅, 蘇青梅. 螺旋CT三維重建在脊柱骨折診斷中的應用. 實用醫(yī)技雜志, 2013, 20(4):381-382.
[收稿日期:2017-05-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