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彬 陳 升
福建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新課改背景下視覺傳達技術在武術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朱 彬 陳 升
福建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文章運用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對新課改背景下視覺傳達技術在武術教學中的運用進行研究。通過介紹視覺傳達的概念、適用的范圍和發(fā)展現(xiàn)狀,新課改的概念以及不斷完善的內容,使其更加符合現(xiàn)在的教育需求,指出傳統(tǒng)武術教學方法的不足,文章主要研究視覺傳達技術在武術教學中的運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新課改視覺傳達 武術教學
1.1 新課改的概念
新課改的全稱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上世紀末,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基礎教育課程目標的新課程改革是符合在第二十一世紀建立素質教育體系的要求。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新課程的教學理念的科學性、先進性以及學習理念、學習方式,價值觀、人生觀的不斷變化,教師必須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實踐新課程理念,探索適合學生的人生價值觀,改變教學方法,讓課堂教學綻放出新光芒。著眼于素質教育,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和技能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中心任務。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智力結構和教師業(yè)務能力結構,用最完善的組合方法,把學科知識傳給學生,并引導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學習活動中真正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該理論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即“一切為了每個學生的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
1.2 武術教學的概念
武術教學是教師向學生傳授武術知識、道德、技能和技術,促進其身心全面發(fā)展的教育過程,繼承武術傳統(tǒng)文化和技術。武術教學的內在意義在于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在武術學習過程中,學生在掌握武術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還可以鍛煉身體、磨練意志、考驗心理,使其品質朝向更優(yōu)化的方向發(fā)展。
武術教學是體育教學中的一種,旨在培養(yǎng)具有良好身心健康的人才。培養(yǎng)健康的身體,獲得健康的體育素質和能力是武術教學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本目標。根據(jù)武術教學的綜合目標,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導下,在促進學生武術技術技能發(fā)展的同時,還必須養(yǎng)成會運用武術進行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培養(yǎng)學生敢于展示自我,自信自強,積極進取的精神,讓學生獲得內心和情感上的滿足,對學生進行傳統(tǒng)文化的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愛國主義精神,實現(xiàn)促進學生心理、身體和社會適應能力全面的健康成長,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健康發(fā)展。
1.3 視覺傳達的概念
視覺傳達也稱為非語言傳達。視覺傳達包括視覺符號和傳達。視覺符號是指人的視覺器官-眼睛能看到事物、能表現(xiàn)出一定的符號屬性,如攝影、電視、電影、藝術和文字都是眼睛所能看到的,它們都屬于視覺符號?!皞鬟_”在《辭海》中的解釋:把一方的意思轉告給另一方,含有轉述、傳遞之意,在拉丁語中是“給予”和“溝通”的意思。在現(xiàn)代社會中,除了傳達指示,人們更重視“溝通”和“互動”的內容,傳達也被認為是互動的最終目的。
視覺傳達是人與人之間以“看”的形式進行交流的,它是通過視覺語言表達方式來傳達的。不同年齡、性別、地域、膚色、說不同語言的人,通過視覺與媒介溝通,情感交流、文化的交流,視覺觀察和經(jīng)驗可以跨越彼此語言不通的障礙,憑借視覺與“圖”達成共識和互動。
傳統(tǒng)的武術教學教師一般采用口傳身授,老師帶學生學,在那個時代也培養(yǎng)了不少的武術人才。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進步,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無法跟上時代的變化就會出現(xiàn)以下一些問題。
表1 傳統(tǒng)的武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視覺傳達是視覺傳達設計的一部分。視覺傳達的概念來源于視覺傳達設計的意譯。視覺傳達設計本身是一門跨學科、跨專業(yè)的交叉學科。它與人眼部分的生理學,光學部分的物理學和營銷部分的市場等等不同領域密切相關。
有圖可知視覺傳達在不同領域里有著它自己的運用價值,那么視覺傳達在教育中的研究也有相關的研究成果。例如在運動生物力學的課堂教學中,直觀性和視覺性的“PPT”文件可以縮小課堂與賽場之間的距離。教師和學生能夠充分了解運動生物力學理論和運動事件的關系,從而使學生能夠完全理解運動生物力學和運動實踐之間的關系,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教育模式給學生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使運動生物力學課富有信息性和趣味性。多媒體課件中的視覺信息傳達過程,既是一個傳達視覺信息的過程,也是一個創(chuàng)造性的理解和把握學習者所呈現(xiàn)的視覺信息的過程。多媒體體育課件中視覺信息的傳達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產(chǎn)生更好的學習效果。
表2 視覺傳達在不同領域里的相關關系
隨著技術媒介:網(wǎng)絡電視、網(wǎng)絡視頻(如優(yōu)酷、土豆網(wǎng)、letv等)的快速發(fā)展、在線公共課(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國內網(wǎng)易、新浪、超級巨星等)、微型課程在線視頻和各種社交網(wǎng)站、工具(照片墻、微信、QQ等),視覺信息無處不在。各種視覺信息載體的快速發(fā)展改變了獲取信息的方式,也改變了理解和處理信息的認知機制。獲取信息的途徑和方法為武術教學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使武術教學更加直觀易懂,更符合當前新課改學習的需求,在此前提下,將這些新媒體結合到傳統(tǒng)武術的教學中,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形成現(xiàn)代教學方法。
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專家布魯納認為,現(xiàn)代教學方法是教師與學生合作的方法,是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也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的被動學習成為主動學習,從我學習到要學習,教與學是相互依存和互補的。因此,為了提高武術教學質量,武術教學方法應科學化、多樣化。其次,本研究將分析新課改背景下視覺傳達技術在武術教學中的運用,從四個方面進行闡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趣味性、直觀性和思維組合來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創(chuàng)造一個充滿激情的課堂教學氛圍。
4.1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興趣
在新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相關的武術套路,學生可以通過他們的眼睛來觀察套路的演練過程,以此調動學生的觀察能力,讓他們產(chǎn)生敬拜心理,然后教師也可以擴展一些與該套路有關的歷史文化,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武術知識,還可以帶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生就愿意去琢磨和學習套路。最終實現(xiàn)讓學生在教學中由被動變?yōu)橹鲃?,由無趣轉為興趣,由消極變成積極的目標。
4.2 視覺與思維相結合提高學生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
通過網(wǎng)絡搜索一些與教學相關的靜態(tài)圖片或動態(tài)圖片,靜態(tài)圖片可以制成海報形式,動態(tài)可以放置在筆記本電腦中,操作方便。在課堂上,教師使用圖片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首先,每組學生用眼睛觀察動作,首先在大腦中留下初步的動作概念,通過整合大腦的思維和安排。然后進行分工合作,誰負責觀察整個運動的軌跡(教師角色),誰負責擺動作(學生角色), 誰負責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通過視覺觀察,學生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他們所理解的動作路線。在組里的角色不是固定的,大家都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見。所以,通過這種直觀的教學,調動學生的思維,可以提高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教師巡回指導學生,在動作學習遇到困難時,給他們一些提示。
4.3 創(chuàng)造充滿激情的課堂教學氛圍
創(chuàng)造充滿激情的課堂教學氛圍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打破舊的教學模式,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充分結合起來。教與學的角色互變,讓學生教學、組織練習、糾正錯誤等,而后同學互評、老師點評。學生通過角色互變,一起合作將動作的基本路線弄清楚后,教師可以組織他們進行動作匯報,每組集體演練動作,然后各組互評,再由教師講解動作的規(guī)范路線,及其該攻防含義。接著讓他們組之間交換學習,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學會學習。教學中給學生留出自學和思考的時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自己把動作做出來,并把動作方法、要領總結出來,而后教師再講解、示范、評議,讓學生對照、比較。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該動作的理解,又提高了自學的能力,養(yǎng)成動腦的好習慣,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也創(chuàng)造充滿激情的教學氛圍。
4.4 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興趣是學習的重要動力,興趣也是創(chuàng)新的重要動力,創(chuàng)新的過程需要興趣來維持。滿足學生的競爭的心理是非常必要的,學生具有很強的競爭心理,如果在學習中屢次失敗,會對學習失去信心。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考試模式,把所學的套路作為平時訓練和動作積累,期末考核改為學生自己創(chuàng)編的套路,動作難度不限,時間限制在50秒左右,可以在網(wǎng)絡上找一些好看的動作,將其學會,動作要領不清楚,可以帶到課堂上大家一起探討,并納入到自己創(chuàng)編的套路當中,每個學生的套路不可以完全相同,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們自己動手動腦的能力,這樣他們所學的動作就不會太單一和枯燥,而是更好地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精神。
[1]宋長玉. 談武術教學方法[J]. 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04):62-65.
[2]馬文海. 《運動生物力學》多媒體教學中的視覺傳達[J]. 科技資訊,2014(05):91-93.
[3]朱小杰. 論視覺傳達中的視覺修辭[D].濟南:山東大學,2007.
[4]張 濤. 淺析高校體育專業(yè)武術教學方法及其運用[J]. 搏擊·武術科學,2010(10):59-60.
[5]張學忠. 視覺傳達設計中的理性價值和意義[D].北京:清華大學,2004.
On the Application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Wushu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Zhu Bin Chen Sheng
(School of Sports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China)
Since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State Sports General Administration decided to carry out Wushu exercis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the country, ma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different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respond positively, introduce Wushu exercise in school education.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broadcast exercises, Wushu exercises can not only enhance the physical quality of students, but also become an effective mean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to maintain their mental health. Therefore, they are very popular with students.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survey, field survey, interview, data statistics, the paper does a full survey of Wushu exercises development in five schools of Bijie Qixingguan area,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ushu exercise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students' acceptance of Wushu exercises and competitions, the level of Wushu teachers, Wushu development prospect. The study finds that Wushu exercises in Qixingguan area have began to be concerned, bu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is not good. Therefore, Wushu exercises need more attentions from school leadership, teachers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ould increase Wushu exercise training time, the school administrators should take Wushu exercises as students class-break activities, increase the practice time,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Wushu.
New Curriculum visual communication Wushu teaching
G85
A
2096—1839(2017)8—0077—03
福建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重點課題,編號:ZGD16008063。
1朱 彬(1992~ ),女,在讀碩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