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梅?陳超?李華軍?徐子瑩
[摘要] 目的 探討心理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住院依從性的影響。 方法 選擇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5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在治療的基礎上進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在治療的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住院依從性。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NOSIE和ITAQ評分水平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住院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論 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住院依從性,效果顯著。
[關鍵詞] 心理護理;常規(guī)護理 ;精神分裂癥;住院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 R473.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7)09-110-03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hospitalization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HU Xuemei CHEN Chao LI Huajun XU Ziying
Second Area of Males,Guangzhou Municipal Civil Affairs Bureau Mental Hospital,Guangzhou 51043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hospitalization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Methods 85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at basis of treatment whil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psychological nursing at basis of treatment.Hospitalization compliance before and after hospitalization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Nurses 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 (NOSIE) and insight treatment attitude questionnaire (ITAQ) scores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hospitalization complianc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hospitalization compliance of patients and it has significant effect.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nursing;Routine nursing;Schizophrenia;Hospitalization compliance
精神分裂癥是精神疾病中最為嚴重的一種,患者的精神活動與現實世界嚴重不符,給患者及家人帶來極大的傷害[1],需要長期住院進行抗精神病治療,但是精神分裂患者自身疾病意識很差,常常處于精神紊亂狀態(tài),住院依從性很差[2]。因此提高患者的住院依從性是對精神分裂患者進行有效治療的基礎。臨床實踐表明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有助于提升患者的住院依從性。本研究以我院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心理護理對患者住院依從性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5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根據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中的診斷標準確診為精神分裂癥。采用隨機數法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43例,男20例,女23例,年齡16~63歲,平均(27.6±6.2)歲;病程0.6~6.1年,平均(3.18±0.27)年。對照組42例,男19例,女23例,年齡15~64歲,平均(27.0±6.2)歲;病程0.7~6.3年,平均(3.24±0.41)年。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加入研究;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都采用常規(guī)藥物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治療前護理人員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治療流程及注意事項,然后帶領患者進行常規(guī)檢查,確定無異常狀況后為患者安排安靜整潔的病房,進行治療。治療過程中醫(yī)院采取輪班制安排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統(tǒng)一護理并監(jiān)督患者按時服藥、按時吃飯。護理人員定時對病房進行打掃、消毒,保證病房溫度和濕度處于標準值范圍內;定期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檢查,查看治療效果[3]。此外護理人員針對患者提出的疑問予以解答。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1)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熱情接待患者及家屬,與患者及家屬真誠溝通,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并通過溝通和觀察了解患者的病情。然后對患者的病情狀況及基本資料、治療史等進行了解,以此為根據制定治療及護理方案[4]。(2)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精神分裂癥的發(fā)生原因、治療方法,注意事項,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并舉出治療成功的例子,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和治療恐懼感,增強其治療信心。(3)由主管醫(yī)師對每一位患者進行心理分析,制定恰當的心理護理方案,并安排專門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護理,護理期間要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提升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5]。(4)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心理疏導,護理人員應鼓勵患者說出自己的心聲,了解患者的內心世界,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觀看法。針對患者的反映情況對護理護理及治療方案進行調整,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另外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內心敏感,情緒多變,護理人員要以溫和的語氣與患者進行交流,避免過于強硬激怒患者[6]。(5)組織患者開展娛樂活動,增進患者之間的交流,豐富患者的娛樂生活。另外護理人員可以根據患者的不同特點培養(yǎng)其健康的興趣愛好,從而提升患者的自控能力,提升住院依從性。(6)對于情緒失控的患者護理人員要以安撫為主,始終陪伴在患者身旁,運用眼神和肢體動作(撫摸等)安撫患者,使患者有安全感,情緒逐漸穩(wěn)定下來。與此同時護理人員必須保持病房環(huán)境的清潔,溫度、濕度在舒適范圍內[7]。
1.3 評定標準[8]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自知力、治療態(tài)度、住院依從性。
采用住院患者護士觀察量表(NOSIE)和自知力與治療態(tài)度問卷(ITAQ)在護理前后對患者的自知力與治療態(tài)度進行評價。NOSIE表共有30項內容,每項分數為0 ~ 4分,分數越高患者的自知力水平越低;共11項內容,每項內容評分0 ~ 2分,分數越高患者對疾病認識水平越高,治療態(tài)度越好。
依從性評價標準:完全依從:患者能主動完全地遵從醫(yī)囑;部分依從:患者被動性地遵從醫(yī)囑,出現假服藥或不服藥;不依從:患者完全不聽從醫(yī)囑。依從率=(完全依從例數+部分依從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對于兩組患者的結果的相關數據使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NOSIE評分和ITAQ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NOSIE評分和ITAQ評分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是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NOSIE評分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而ITAQ評分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住院依從性比較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住院依從率均較低,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過護理兩組患者的依從率均有所提升,其中觀察組患者的住院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幾年來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不斷改革,人們對護理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心理護理逐漸運用到護理當中[9]。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自知力、自控力都較低,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很差,住院依從性差,不能良好的配和護理人員及治療醫(yī)師進行治療。嚴重者甚至
出現輕生和自虐傾向,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此外大多數精神分裂癥患者往往認為自己沒病,覺得醫(yī)院嚴重限制了其自由,因此往往會產生逃離醫(yī)院,逆反治療的反應,這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10]。而有效地心理護理能夠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升患者的住院依從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心理護理的觀察組患者的NOSIE評分和ITAQ評分水平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另外經過護理,觀察組患者的住院依從性相比于對照組也有明顯提升,差異顯著。
心理護理[6]是指在一定的診斷和醫(yī)囑的指導下,對患者實施一定的心理干預措施,增進患者對疾病的認識程度,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減少患者的逆反心理,正確對待疾病,使患者在最佳心理狀態(tài)下進行治療和康復,從而提升治療依從性,促進康復,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精神分裂癥患者是一個較為特殊的患病群體,患者生活在自己臆想的世界當中,其想法與現實嚴重背離[11]。他們不能對自己的行為及想法做出有效控制。如果治療過程中對患者采取強硬的態(tài)度只會讓患者想法及做法更為極端,既不利于治療,甚至可能使患者的病情發(fā)生惡化。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提高對患者的關注度,注意患者的內心變化,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有助于治療的順利進行[12]。心理護理措施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精神分裂癥患者之所以住院依從性很差究其根本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患者缺乏對疾病的正確認識,另外一方面是他們生活在自己的世界當中,得不到周圍人群的認同,缺乏安全感[13]。
心理護理由專業(yè)治療醫(yī)師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心理護理方案,并且安排專門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和健康教育,在盡量滿足患者需求的同時增強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識程度,而且護理人員的真誠溝通讓患者感受到溫暖和安全感,對醫(yī)院治療的認同度提升,因此患者的住院依從性自然得以提升[14]。另外心理護理注重從本質上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注重對患者自身興趣的培養(yǎng)及患者的正常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在住院期間通過組織集體活動加強患者之間的聯系和溝通,避免患者孤立存在,有效避免或減少了自閉對患者的危害,這樣也有助于提升患者回歸社會的能力,達到良好的治療目的。
本研究中采用心理護理的觀察組患者的NOSIE評分和ITAQ評分水平及住院依從性均與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這一研究結果與相關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具有科學性。另外,黃美蓮等[15]在《認知行為干預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疾病康復及服藥依從性的影響》一文中也指出度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改善患者的認知水平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住院依從性,也與本文觀點一致。
綜上所述,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住院依從性,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杜美青,王福華,李愛華.心理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住院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6,28(6):113-114.
[2] 王敏超,蔡進偉.心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的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5,53(27):142-145.
[3] 何曉艷,許可,楊梅.心理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康復期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22(3):353-355.
[4] 方春艷,曹冬霞,王燕燕,等.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行腦立體定向術后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E01):241-242.
[5] 王敏.引導性心理治療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6,20(7):973-974.
[6] 伊瑞芳,龐虎.連續(xù)性健康教育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疾病監(jiān)測與控制,2016,10(2):162.
[7] 張丹,劉莉,歐建君,等.認知矯正治療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和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5,37(16):1682-1684.
[8] 李紅.支持性的心里護理干預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醫(yī)學信息,2014(17):156.
[9] 周仙琴,王水英,彭雅芬.個性化心理護理干預對長期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2,19(6):947-948.
[10] 梁可美.心理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療效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32(12):153-154.
[11] 黃碧琴,林雪梅,蔡麗琴.心理護理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3,25(3):118-119.
[12] 向莉.心理護理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依從性的作用[J].心理醫(yī)生,2016,22(2):110.
[13] 王運富,黃藝.心理護理促進精神分裂癥病人藥物治療依從性[J].中國保健,2008(30);1542-1543.
[14] 張淑艷,高海英,張繼青,等.心理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醫(yī)學與哲學,2011,32(4):67-68.
[15] 黃美蓮,謝文嬌,肖勃.認知行為干預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疾病康復及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護理與康復,2015,14(1):65-67.
(收稿日期:2017-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