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娟
摘要:作文是我們與人溝通和解決問題的工具。寫好作文,不僅促進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使說之成理,言之有物,條理清晰,還能鍛煉思維、培養(yǎng)品格、提升境界,增加愛國愛家的民族情懷。讓孩子從小打好過硬的寫作基本功,在將來的生活中,他們將處處受益。從專業(yè)角度來講,有過硬的文筆,可以成就自己的事業(yè)。有良好的文筆功底,無論在任何單位,從事任何職業(yè),都會受到重視。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小學生的寫作指導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小學作文;語文教學;培養(yǎng)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6-0114-01
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是小學語文教師感到十分棘手頭痛的課題。也是小學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課。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往往是從小學中年級開始進入作文教學。其實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就開始重視作文教學了。從學說完整通順的一句話到書寫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門的開端。然而小學生的語文功底差。觀察能力低。更沒有組織和駕馭語言能力,作文時經(jīng)常是下筆無話可寫。那么,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
1.強調(diào)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激發(fā)寫作熱情
作文是極具個性特征的精神產(chǎn)品。小學生的語文寫作是一個極具個性的實踐活動。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針對學生的天性,努力不讓學生過度地依賴自己。教師在課文講解的過程中,應注意始終要以引導啟發(fā)為主,讓學生在學會生字和詞語的同時,學會去揣摩作者寫作的動機和意愿。此外,教師還要能夠在課堂中啟發(fā)小學生積極進行思考,并且鼓勵他們勇于發(fā)表自己的想法與觀點,要多問學生換位思考等類型的問題,比如,"如果是你,你會怎樣表達當時的心情?"其次,語文教師要開動腦筋,多搞"花樣"。如果語文教師只是形式化地布置學生每周寫篇周記或短文,小學生就會接收到周記的任務信息,從某種角度來說,周記完全是為了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作業(yè),而并不是自己主動積極去完成的。因此,教師應該多觀察學生的心理需求,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想成名"的心態(tài),多創(chuàng)辦一些競爭類的寫作活動,并為這些活動冠以形象化的名稱。
2.貼近生活,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和想象力
小學階段,學生對生活沒有太多的積淀,這也導致學生不可能有太多的素材。由于知識和閱歷都不豐富,學生很難把握寫作的素材。因此,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的觀察能力就非常重要,這是幫助學生逐漸找到寫作的素材,解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問題。除了幫助學生找到素材外,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將素材進一步挖掘,尋找寫作的靈感。再次提出以下幾點建議:首先,提出明確的觀察任務,而不是簡單地"仔細認真觀察",這種籠統(tǒng)的要求使得學生很迷茫,如果學生知道觀察什么,怎么觀察,那么就不需要進行這樣的訓練。其次,想象力與寫作的結(jié)合,讓學生在觀察后想要寫的沖動得以落實。通過觀察學生會得到導致的一個表象認識,加上學生的想象力,可以使素材更加豐富,更加豐滿,這時就可以開始寫作了,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真實感受寫出來。所謂假象作文,是指假設某種情況,讓學生根據(jù)這種情況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想象、聯(lián)想和補充。此類作文的訓練在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的同時,可以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
3.讀寫結(jié)合,寫作指導
自古讀寫不分家,閱讀對于寫作的幫助是顯而易見的,自古是天下文章一大抄,某種程度上閱讀也是在幫助學生積累寫作技巧和素材。在作文訓練時,可以充分閱讀課堂學習到的知識,例如老師在閱讀課上經(jīng)常會告訴學生,這一段作者用了什么寫法,有什么效果,用了什么寫作技巧,也有老師經(jīng)常要求學生發(fā)現(xiàn)一篇文章中的亮點句,要學生記錄下來,慢慢體會。這種長期的積累是非常有效果,經(jīng)常在學生的作文中看到一些詩句,以及模仿名句的痕跡,雖然在情感上學生表達的還不是很熟練清晰,但至少學生已經(jīng)逐漸的掌握了寫作技巧,這種積累不僅僅是素材和寫作能力的積累,更是信心和興趣的積累。在寫作指導上,要更注重例文和模板的使用,雖說這確實有點八股文的苗頭,但是鑒于起步階段的種種困難,這種模仿還是很有效果??梢蕴峁┖芏嗟睦?,例如這篇文章是開篇點題,這篇是首尾呼應,這種是總起式等等,這樣簡單明了更有助于學生掌握。
4.作文教學要注重評價,進而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作文評價是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該引起相當?shù)闹匾暋T谶M行作文評價時,教師一定要善于找出學生作文中的發(fā)光點來進行肯定和表揚,比如某個成語用得準確、恰當,又或者某一系列動詞用得很形象生動,或是某段開篇寫得很好等等。然后再適當指出他們文中的錯別字、病句和常識性錯誤等等。教師這樣"先揚后批"或"主褒次貶"的做法可以樹立學生寫作的自信心,讓他們在相對和諧的氛圍中修正自己的錯誤。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把寫得較好的作文念給同學們聽或者將優(yōu)秀的作文篇目制作成班刊供學生們傳閱,讓學生在強烈榮譽感中激勵自己寫好作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它需要教師和學生長期的努力和積累。教師只要用對了方法和手段,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進行閱讀的積累和技巧的強化,相信學生們的寫作水平能得到很大提升。
總之,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平時就要引導學生用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去觀察現(xiàn)象、體驗生活,培養(yǎng)學生隨時觀察的習慣,在生活的體驗中去發(fā)現(xiàn)生活的真、善、美。引導學生通過實踐體驗把自己最深刻的感悟用文字表達出來,要多用激勵性的評語,使他們嘗到寫作的甜頭,這樣不但充分調(diào)動學生寫好作文的積極性,也能提高學生的認識,從而達到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