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書娟
【摘要】英語作為現(xiàn)代社會的基本技能,其應用還是十分廣泛的。而作為高中學生來講,基礎的欠缺以及學習能力的薄弱使得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幾乎沒有興趣。而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到學習態(tài)度,進而影響到教學質(zhì)量。因此,如何培養(yǎng)、激發(fā)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是我們每個英語教師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本文就如何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享受英語學習來談一下感受。
【關鍵詞】英語學習 興趣 動力 活動
一、背景
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大多數(shù)英語教師都沿用傳統(tǒng)的重語言知識講授、重譯寫和語法教學、輕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另外部分高中學生本身的英語基礎就薄弱加之學習能力的欠缺,就越覺得英語學習枯燥無味。而這種結果的根源在于教學的枯燥性和興趣的缺失。所以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二、構建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
課堂是教學活動的主要陣地,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序、有效的課堂教學對于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尤為重要。所以,良好地教學環(huán)境是第一。比如:首先,上課盡量不講廢話,但用英語說例外。其次,上課不許睡覺,否則視情況以即席發(fā)表英語演說、說英語笑話、背誦英文句子或文章等作為懲罰。然后,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積極參與并認真準備各項英語教學活動,演好相關角色或做好相關工作等。
三、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
英語是一門學說話的課,所以,如何讓學生開口成了英語老師討論的話題之一。部分高中生英語基礎較差,初中英語就學得不好,有的學生甚至連26個字母都沒有背全,于是很多英語教師上課時干脆講中文。這樣其實有害無益。教師不能因為學生英語基礎差,就少用甚至放棄用英語授課。其實,這樣更要多講英語,要耐心細致地帶學生漸漸聽懂英語,慢慢開口講英語。
四、激發(fā)學習的信心和潛能
在英語教學中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使學生有獲得成功的機會。比如在教學中我采取了以下教學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信心和潛能:
1.英語口語大賽。我們把這個活動分成三個部分:個人風采展示,單詞語段和情景表演。在這三個環(huán)節(jié)中,既考查了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有給了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在準備過程中,更是激發(fā)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希望在別人面前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所以,這樣的比賽,他們更是重視無比。而比賽的結果也說明,我們的學生確實是具備這樣的能力。不是學不會英語,原來的成績差主要是缺乏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和毅力。一旦這股積極性和熱情被激發(fā)出來,英語的學習將是非常輕松的事情。
2.“角色扮演”的活動。對每一個單元都找出一個話題進行相關設置和改造,然后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所學知識,分角色來扮演所給情景。既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也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更是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可謂一舉多得。通過舉辦這些活動,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有了重新的認識。知道不再是單純枯燥的背背背,我們也可以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以前沒有過的樂趣。
3.任務型教學。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設置不同的任務,鼓勵各個不同水平的學生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可以順利并成功的完成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斷地享受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然后繼續(xù)刺激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從而將英語學習帶入到良性的循環(huán)中。
五、融入現(xiàn)實生活
只有當學生能用英語談論日常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是,他們才會真正感到英語有用。所以出去課堂中的學習外,最重要的就是讓他們可以體會到英語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幫助到他們。所以,作為老師,盡量讓英語走進他們的生活。英語新教材內(nèi)容豐富多彩,貼近學生生活,教師要潛心挖掘教材的內(nèi)容,從課文中取材,為學生的語言實踐營造一個真實的氛圍,使其在一種真實的情景中感受到真正的講義,真實的預感,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在實際生活、學習中進行逼真的感情、思想、語言交流,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多教他們生活中頻率使用高的東西,這樣他們愿意去用,也感受到了學習的價值所在。從看東西,問路,打電話,到看病,應聘表達感謝及回應等等,不斷地創(chuàng)設各種情景,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在實際生活中運用,不僅活化了教材內(nèi)容,而且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不同程度的學生來說,再根據(jù)能力的不同,適當加入最新詞匯,既能增加學生的知識量,有更能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達到一舉多得。
六、營造良好師生關系
“情之感人往往超過理之化人”,教師要對學生懷著深厚的感情,并善于把這種感情有效地傳達給學生,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以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教學互動,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喜愛和興趣。筆者在平時的教學和輔導中就從不指責、呵斥學生,對待學生不急燥、不冷漠,多給予熱情的鼓勵和引導,從而實現(xiàn)了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更加熱愛筆者的英語課,更喜歡上英語課。同時,積極傳授給學生好的學習方法,“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教人以漁,終身受用”,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努力使學生學會學習,從而達到增強信心、自我促進、全面進步的良好效果。
七、結束語
英語的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只靠課堂的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生在課下多下功夫。作為英語老師,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只是第一步。只有學生在產(chǎn)生興趣后,才能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興趣能帶給人們持久的動力,只有興趣在,學生才能對英語的學習做到“樂此而不疲”。作為一名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不應單純把知識的傳授作為唯一的任務,而更應該平等對待、關心和愛護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
參考文獻:
[1]馬俊明.英語教師的藝術[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