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霞
摘 要:新課標指出,數學文化應從小學數學的教學中開始滲透,使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發(fā)現、發(fā)展、創(chuàng)新過程,并通過激勵、鼓動學生樹立“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內涵十分豐富,教師要借助數學的文化價值,挖掘蘊涵在數學課程中的思想方法、價值觀念、審美情趣,使學生在獲得數學知識技能的同時,也能促進他們個性和情感的和諧發(fā)展。
關鍵詞:文化;激發(fā);培養(yǎng);素養(yǎng);興趣
數學是人類文化的一部分,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探索精神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如何將這種文化在短短40分鐘的課堂中滲透,將這種文化與我們的課堂交融,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易于他們更好地認識、理解和學習數學呢?如何讓數學學習在文化的熏陶中發(fā)生呢?
一、“巧”用數學文化,感受數學美
數學中的文化是豐富多彩的,數學美感就是數學文化的一部分。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應該教會兒童從周圍世界的美和人的關系中看出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誠懇,并在此基礎上在兒童自己身上確立這種美?!庇袝r兒童正是因為體驗到數學的形式美、方法之妙,產生了一種理智的好奇心,進而激發(fā)了學生對于數學持久的學習動力。蘇教版三年級(上)“認識軸對稱圖形”,在設計教學過程中認識了什么叫軸對稱圖形后,帶領學生一同欣賞身邊熟悉的建筑物,感受對稱美。這樣不僅學習認識了軸對稱圖形,感受了對稱美,也感受了數學美,感受了生活之美。
二、“妙”用數學文化,培養(yǎng)數學素養(yǎng)
數學素養(yǎng)是指用數學觀點、數學思維方式和數學方法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其傾向性,包括數學意識、數學行為、數學思維習慣、興趣、可能性、品質等等。因此,在我們的數學課堂上如何“妙”用數學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素養(yǎng),顯得格外重要,它會使我們的課堂充滿生機。
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到處有數學。例如,在蘇教版教材中,三年級(上)安排了“認識千克和克”,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比較困難,沒有太多的生活經驗。在設計這節(jié)課教學中就需要課前布置學生收集關于“千克與克”的信息。課堂上再組織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動手稱一稱,切身感受“千克與克”。通過比較感受一千克的雞蛋和一千克的蘋果數量的多少,將這種體會落到“量”上,便于學生對重量有感知的認識。最后將這種活動延伸到課外,布置孩子陪爸媽逛一次超市、去一次菜市場,用自己的眼、耳、手去親身感受體會不同的重量以及這些重量與我們生活的密切聯系,以此加深對千克與克的理解。在組織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互相交流調查的信息,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能用數學思維去思考身邊變化的事物,感受時代發(fā)展的迅速,培養(yǎng)他們的時代精神。利用收集資料、合作討論等活動讓我們的課堂變得更豐富、更精彩,充分感受數學帶來的“文化”。
在蘇教版五上學習“列舉”這一節(jié)內容中有這樣一道題:“一位營業(yè)員在寫一件商品的標簽時,由于疏忽,把小數點給丟了,結果標出的價格比實際價格多了148.5元,這件商品的實際價格是多少元?”在做這道題時發(fā)現,有三分之二的同學算出了兩種結果,認為此件商品原來的價格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一位小數,另一種情況就是兩位小數。而有三分之一的同學認為原來價格就是兩位小數,理由是他們在商店看到的標簽上的價格都是兩位小數。將教材中的例題、習題聯系生活加以設計整理,給學生營造良好的人文氛圍,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生活、認識社會,將這種數學文化得以提升,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三、“活”用數學文化,培養(yǎng)學習興趣
數學文化的內涵不僅表現在知識的本身,還存在于它悠久的歷史。各個年級的教材中都設計了一些有趣的數學故事,關于古代數學家的故事,也有關于數學符號有趣的由來等等,那在教學中我們又該如何“活”用這些數學文化來激勵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呢?
在蘇教版二年級下冊教材中再一次將“算盤”安排于教材中,算盤在我們兒時的數學課堂上接觸過,時隔數年再一次將我國這一古老的“國粹”編入教材,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有力地充分運用,展示先輩們的聰明才智。在感受算盤帶來的神奇、速算的技能同時,也感受了數學的文化,讓學生知道我們的計算不僅僅可以有現代的計算器,還有我們先人發(fā)明的“算盤”。同樣在這些有趣的數學故事中我們帶領學生認識了我國的四大發(fā)明、認識南北朝數學家祖沖之以及他的圓周率等,將這些傳統文化融入課堂,不僅陶冶了學生的情操,也激發(fā)了學生的民族感,更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組織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讓孩子們在活動中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數學文化。借助這種數學文化的價值,把蘊涵在數學課堂中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以及思考方法得以提升和挖掘,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以及學習興趣,真正做到讓我們的數學學習在數學文化熏陶中發(fā)生。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