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榮
【摘要】 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促進抑郁癥患者康復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擇2014年12月-2016年12月確診為抑郁癥的患者120例,按照盲選的方式,將120例患者分為兩組,即對照組60例,試驗組60例;其中試驗組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手段,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手段,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結果:試驗組患者HAMD評分、生活質量與自殺傾向較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抑郁癥患者,綜合護理干預手段的運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與HAMD評分,同時還可對患者自殺傾向給予控制,可進行臨床推廣。
【關鍵詞】 綜合護理; 抑郁癥; 康復治療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7.0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17-0095-02
醫(yī)學常見精神疾病主要為抑郁癥,在患者發(fā)病期間,不僅對患者自身身心健康造成影響,還會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威脅。現(xiàn)階段,關于抑郁癥疾病治療通常以藥物治療為主,但因藥物治療具有周期長、療效低的特點,導致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較差[1]。通過臨床護理經驗,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對抑郁癥患者采用綜合護理手段,可縮減患者治療周期,降低疾病的復發(fā)率,同時在患者日常生活質量等方面也具有改善作用?;诖?,筆者以2014年12月-2016年12月120例抑郁癥患者為例,采用統(tǒng)計學分析的方式,對綜合護理干預手段的臨床價值進行闡述,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2月-2016年12月確診為抑郁癥患者120例,按照盲選的方式,將120例患者分為兩組,即對照組60例,試驗組60例。試驗組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齡19~73歲,平均(45.5±0.5)歲;患病時間0.8~15年,平均(7.9±0.3)年。對照組患者男30例,女30例;年齡18~72歲,平均(44.8±0.7)歲;患病時間1~14.8年,平均(7.8±0.6)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均衡性。所有患者依據《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診斷標準(第3版)》針對抑郁癥診斷標準,判斷所有患者均為抑郁癥疾?。换颊呔鶠樽栽竻⑴c;無任何器質性疾病。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手段,即包含封閉式管理;遵循醫(yī)囑;實時觀察患者病情;對患者實施營養(yǎng)和睡眠、活動與生活護理;鼓勵患者參與戶外活動;依據患者實際情況,對其采取針對性護理;采用精神疾病健康宣教的方式,促使患者及家屬對抑郁癥、藥物治療有著全新認知[2]。
1.2.2 試驗組 患者采用綜合護理手段,即包含心理護理、環(huán)境護理、認知護理、用藥護理、日常護理、家庭護理等。第一,心理護理。對于抑郁癥患者而言,常見沮喪和悲觀等消極心理,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需由護理人員與患者產生心理共鳴,通過對患者信心或態(tài)度的支持,幫助患者早日戰(zhàn)勝病魔。第二,環(huán)境護理。針對住院患者,通過溫馨、舒適病房環(huán)境的營造,即注重對病房色彩的運用,以患者個人喜愛色對病房環(huán)境進行調配,促使患者內心情感得以宣泄[3]。第三,認知護理。依據對患者臨床癥狀實際調查,通過制定科學護理方案的方式,促使患者對社會與人生有著全新認知,如利用患者自身喜好,使患者產生行為和語言認知習慣,從而提高患者認知能力。第四,用藥護理。對患者采用科學用藥原則,并要求患者對藥物注意事項有著系統(tǒng)化認知,由護理人員對患者用藥次數與劑量進行實時叮囑,避免患者出現(xiàn)間歇服藥或過早減藥的狀況,從而對臨床治療效果造成影響。第五,日常護理。利用豐富患者日常生活的手段,培養(yǎng)患者養(yǎng)成健康興趣愛好,通過自信心的建立,促使患者在最短時間內回歸社會生活[4]。第六,家庭護理。在抑郁癥患者臨床護理中,家屬護理有著一定的作用,如對患者給予情感關懷與心靈溫暖,通過支持鼓勵,促使患者獲得心理滿足,從而證實臨床治療工作。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臨床治療工作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給予HAMD(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生活質量(WHO-QOL-BREF)與自殺傾向(QSA)調查,其中HAMD評分共設置24項內容,通過整合的方式,將其分為認知障礙、焦慮化、睡眠障礙、日趨變化、體重、阻滯、絕望感7項,分數越高證明患者抑郁癥越為嚴重;生活質量包含心理、環(huán)境、生理、社會關系4項內容,分數越低證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差;自殺傾向總分在0~5分,分數越高,證明患者自殺傾向越為嚴重[5-6]。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選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HAMD評分對比
試驗組患者HAMD評分較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
臨床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生活質量較差于試驗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自殺傾向對比
試驗組患者自殺傾向較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人們經濟水平提升的同時,生活節(jié)奏也在逐漸加快,加之人際交往的頻繁化,影響人們精神制因相對較多,促使人們在壓力倍增的前提下,產生精神緊張的狀況,從而誘發(fā)抑郁癥疾病的發(fā)生[7]。綜合護理干預主要從患者心理、情感與認知的角度,對患者給予關懷,在為患者提供舒適居住環(huán)境的同時,結合患者興趣愛好,注重患者臨床治療依從性的提高。隨著醫(yī)學治療模式的優(yōu)化,臨床護理工作逐漸完善,由原有臨床療效逐漸演變?yōu)閷颊呱硇慕】档年P注,尤其針對抑郁癥患者,綜合護理干預手段的運用,具有顯著優(yōu)勢[8]。
在本次試驗調查中,兩組患者HAMD評分對比中,試驗組患者HAMD評分較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生活質量對比中,對照組患者生活質量較差于試驗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關于自殺傾向對比中,試驗組患者自殺傾向較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總結上文,相較于常規(guī)護理手段而言,綜合護理干預手段,可改善患者抑郁情況,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存在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夏春芝.綜合護理干預對促進抑郁癥患者康復的臨床研究[J].中外醫(yī)療,2013,32(9):155-156.
[2]吳桂紅,馬靈亞,何紅娟.連續(xù)護理干預對促進抑郁癥患者康復的臨床研究[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5,27(2):269-270.
[3]嚴天華.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促進抑郁癥患者有效康復的作用[EB/OL].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19):3877-3878.
[4]王艷紅,朱文勝,王恩艷,等.綜合護理干預對促進抑郁癥患者康復的評價[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28):248.
[5]李春華.綜合護理干預對具有自殺傾向抑郁癥住院患者的影響[J].中國臨床研究,2015,28(9):1257-1259.
[6]吳曉莉.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后抑郁癥患者神經與運動功能的影響[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3,11(7):62-63.
[7]梁詠梅,黃曉慧,周健蘭.綜合心理護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右江醫(yī)學,2014,42(5):605-607.
[8]賈靜,強曉玲.綜合護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抑郁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16):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