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巧珠
【摘要】 目的 探究剖宮產術中出血的原因以及臨床表現(xiàn)。方法 選取50例分娩方式為剖宮產且在術中出血的產婦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詳細分析了造成患者剖宮產術中出血的形成原因, 同時分析解決出血問題的方法, 并以此為本次臨床研究依據, 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結果 50例術中出血產婦中, 有21例產婦是宮縮乏力造成的, 占總產婦的42.0%, 19例產婦是胎盤因素造成的, 2例產婦是凝血障礙造成的, 8例是切口撕裂造成的, 所有剖宮產產婦通過術中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生命體征均正常, 無死亡情況。結論 不同產婦個體差異性不同, 造成產婦術中出血的原因也存在著差異, 根據研究發(fā)現(xiàn)宮縮乏力、切口撕裂、胎盤因素等是造成剖宮產產婦術中出血的主要原因, 在預防時, 醫(yī)院應該結合產婦身體實際情況, 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方案。
【關鍵詞】 剖宮產;術中出血;臨床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7.046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醫(yī)療水平的提高, 在產婦分娩方式上出現(xiàn)了剖宮產, 由于剖宮產能夠縮短生產時間, 減小產婦在生產過程中的疼痛, 也能夠解決在生產過程中出現(xiàn)的難產問題, 因此越來越多的產婦選擇了剖宮產這一分娩方式, 但是剖宮產在手術過程中還存在著較大的風險, 特別出現(xiàn)了術中出血這一常見并發(fā)癥, 如果不對術中出血產婦進行及時處理, 會嚴重威脅到產婦生命安全, 基于此, 本文詳細分析了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剖宮產術中出血產婦的臨床資料, 并有針對性的提出預防對策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在本次臨床研究中, 選取了本院2015年12月~
2016年12月的50例剖宮產術中出血的產婦。產婦年齡21~40歲, 平均年齡(32.1±2.5)歲, 在50例產婦中, 初產婦38例, 占總產婦的76%, 經產婦12例, 占總產婦例數(shù)的24%。產婦孕周38~40周, 平均孕周(39.2±0.8)周, 50例產婦在剖宮產術中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出血情況, 24 h內的出血量≥1000 ml。納入標準:產婦分娩方式為剖宮產, 且在手術過程中出現(xiàn)了出血現(xiàn)象(在剖宮產手術中出血量≥500 ml, 將產婦作為術中出血產婦對待;按照剖宮產手術中洗凈產婦羊水后使用負壓瓶計算的量為產婦出血量)。
1. 2 方法 通過回顧50例產婦的詳細資料, 以50例產婦在剖宮產階段中出現(xiàn)的實際情況為本次臨床研究的主要依據, 判斷手術過程中采取的藥物治療、結扎子宮動脈上行支、子宮切除、縫扎止血等治療措施的有效性, 詳細分析造成50例產婦剖宮產術中出血的主要影響因素, 從而有針對性的找出適應、有效的預防對策。
2 結果
50例術中出血產婦中, 有21例產婦是宮縮乏力造成的, 占總產婦的42.0%, 19例產婦是胎盤因素造成的, 2例產婦是凝血障礙造成的, 8例是切口撕裂造成的, 所有剖宮產產婦通過術中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生命體征均正常, 無死亡情況。見表1。
3 討論
在社會不斷發(fā)展的同時, 人們生活質量有所提高, 對醫(yī)療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剖宮產這一分娩方式, 由于大部分產婦在分娩過程中承受著較大的壓力, 且害怕在自然分娩過程中遭受的疼痛, 因此很多產婦選擇了剖宮產分娩方式, 根據有關數(shù)據統(tǒng)計, 隨著醫(y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 選擇剖宮產這一分娩方式的產婦越來越多, 雖然當產婦在自然分娩出現(xiàn)難產時可以選擇剖宮產分娩進行解決, 但是采用剖宮產分娩方式也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1]。當前在剖宮產術中出現(xiàn)幾率最大、次數(shù)最多的問題就是剖宮產產婦術中出血問題, 如果不對產婦進行及時的處理, 不僅會影響新生兒的生命健康, 還會威脅到產婦生命安全。本次深入分析了造成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剖宮產產婦術中出血的原因。
通過本次臨床分析發(fā)現(xiàn), 在50例剖宮產術中出血產婦中, 有21例產婦的出血是由宮縮乏力造成的, 占據本次臨床研究總產婦的42.0%;有19例產婦的出血是由胎盤因素造成的, 占據本次臨床研究總產婦的38.0%;有2例產婦的出血是由產婦凝血障礙導致的, 占據本次臨床研究總產婦的4.0%;還有8例產婦的出血是由切口撕裂造成的, 占據本次臨床研究總產婦的16.0%[2]。由此可見, 雖然造成不同剖宮產產婦術中出血的原因是不同的, 但是總體上有宮縮乏力、胎盤因素、凝血障礙以及切口撕裂四種因素, 基于此, 為了降低剖宮產產婦在術中出血的幾率, 相關醫(yī)生及護理人員在產婦手術前就應該做好有針對性的預防工作。
宮縮乏力這一影響因素主要出現(xiàn)在產程時間延長、甚至滯產的產婦, 同時雙胎、胎兒過大、產婦羊水過多也是造成產婦會出現(xiàn)宮縮乏力的主要原因, 在該因素的預防上應該做好工作如下:①當胎兒胎頭娩出后, 立刻向產婦子宮壁處注入催產素, 通常在催產素注射后的3~5 min內會產生效果, 催產素作用時間為30 min;②對產婦子宮切口外部使用熱鹽水進行濕敷處理, 并對其進行相應的按摩, 通常情況下濕敷與按摩需進行5~15 min, 方能夠解決產婦小量出血問題;③結扎產婦雙側子宮上行支, 是解決在術中產婦由于宮縮乏力而造成出血的最有效手段, 在結扎后, 產婦自動會呈現(xiàn)出淡紅的顏色, 子宮收縮會變硬, 從而起到止血的效果。
在本次50例剖宮產術中出血產婦中, 有19例產婦正是胎盤因素造成的, 由此可見胎盤因素的影響力。胎盤因素主要包含前置胎盤、胎盤粘連、胎盤早剝、胎盤植入等幾方面, 因此在處理胎盤因素造成的產婦術中出血情況時, 醫(yī)生還應該詳細分析產婦的胎盤具體因素, 當發(fā)現(xiàn)產婦為胎盤粘連時, 應該及時為產婦注射宮縮劑;當產婦出現(xiàn)胎盤剝落時, 應該及時結扎產婦雙側子宮動脈上行支;當徒手剝離胎盤具有一定的難度時, 應該考慮胎盤植入因素, 并停止當前操作, 采用切除子宮的方法及時為產婦止血, 保證產婦健康。
雖然在本次臨床中由于凝血障礙而造成的術中出血產婦只有2例, 但是該因素仍然不容忽視。常見的凝血功能障礙產婦會出現(xiàn)HELLP綜合癥、重度胎盤早剝、羊水栓曬以及重度妊高癥等現(xiàn)象, 凝血功能障礙直接的臨床表現(xiàn)為產婦血塊凝固性差或術中出血不易凝固, 對于產婦的這一問題, 醫(yī)療人員應該在止血的基礎上, 為產婦輸入新鮮的血漿, 及時補充產婦體內凝血因子、血小板以及纖維蛋白, 以使其能夠提高產婦自身的凝血能力;醫(yī)療人員還應該根據產婦實際情況, 采用恰當?shù)难芙Y扎、按摩子宮、使用宮縮劑等方法, 當以上措施均無法控制產婦術中出血量時, 應該及時切除產婦子宮, 切不可耽誤搶救時機, 從而保證產婦術中出血問題能夠及時得到解決。
在本次臨床分析的50例產婦中, 就有8例產婦是由于切口撕裂因素造成的術中出血, 根據對切口撕裂的深入分析, 發(fā)現(xiàn)造成其產生的原因如下:①產婦子宮下段橫切口較小, 且相對過低;②胎兒抬頭位置異常, 難以取出;③產婦滯產:體內局部受到壓迫造成組織出現(xiàn)水腫而出現(xiàn)裂傷[3]?;诖?, 在進行剖宮產時, 盡量將切口部位選在產婦子宮下段與子宮體部交接部位下方3 cm處, 當遇到胎兒抬頭位置異常時, 應該使用短柄產鉗協(xié)助抬頭娩出, 避免由于暴力而造成產婦出現(xiàn)切口撕裂的問題, 同時當產婦由于切口撕裂而造成術中出血時, 醫(yī)生應該及時將撕裂出進行縫合, 保證產婦生命安全[4]。
總之, 造成產婦在剖宮產術中出血的原因是多發(fā)的, 具體來說有宮縮乏力、胎盤因素、凝血障礙以及切口撕裂四種因素, 要想保證剖宮產產婦生命安全, 醫(yī)生及護理人員在產婦生產過程中還應該及時根據產婦實際情況, 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 為產婦及新生兒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希望本次臨床分析能夠為更多的醫(yī)生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張凱霞. 剖腹產術中出血的臨床分析與預防措施. 人人健康, 2016, 11(16):113.
[2] 程長秀, 李麗明, 傅羽龍. 二次剖宮產與首次剖宮產術中出血的對比和預防. 中國處方藥, 2014, 12(2):124-126.
[3] 朱麗萍, 張金娥, 楊紅. 米索前列醇防治高危產婦剖宮產術中出血的研究.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4, 23(5):508-510.
[4] 蔡力紅. 瘢痕子宮剖宮產術中出血原因分析及止血操作. 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 2014, 24(11):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