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華
摘要:在新課程的實施進程中,理解和分析被越來越多的老師重視,但是對語言的訓練卻在減少。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扎扎實實地學詞寫字,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不會說、不敢說、不知說什么??陬^語言表達能力極差,作文能力也非常弱。因此,加強語文教師對語文課程本位的本質認識,探索致力于“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培養(yǎng)”的語文課堂新模式,從而改變目前“學生口語表達難,寫作文難”的語文教學現(xiàn)狀,是落實新課程的重要途徑。所以,如何在語文教學中落實對學生的語言文字的訓練、積累、應用是值得探究的。
關鍵詞:語言文字 訓練 積累 應用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1-0160-01
一、找準切入點,有效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一)正確理解定義,明確訓練方向
新課程語文教學中,教者組織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時要明白如下四點:(1)訓練什么?即選擇什么內容開展教學活動。(2)怎樣訓練?有了方向怎么練,涉及方法、步驟、環(huán)節(jié)等。(3)用什么訓練?事關教學手段,資源運用的問題。(4)為什么訓練?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能回答“為什么”的老師不多,弄清楚了“為什么訓練”,語文課堂教學也就走出了困境。
(二)靈活運用字詞,打好語言文字訓練基礎
如今的語文創(chuàng)新教學理論強調學習語言要以語言文字運用為重點,把運用作為學習的目的,而且要能在合適的語境中去運用。在學習和教學中,一定不能在語境之外去生硬地背和記詞語和句子,不能一味地以分析和講解語法來教語言。具體到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就是字和詞結合,詞和句結合,句和段結合,段最后形成篇。小學的認字、寫字學習任務比較重,傳統(tǒng)的讓學生反反復復地讀、抄寫和默寫的教學方式,不僅起不到很大的作用,也容易讓學生厭惡學習語文。相反的,如果能在教學生生字時結合語境,并把生字組成詞語,擴展成句子并講述給他人聽,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讀多記,增加語言文字的積累
對一個語文素養(yǎng)很高的人的評價,往往會說這個人滿腹經綸,能言會道。作為理解和運用語言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條件,充足的語言素材的儲備十分重要。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薄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闭n程標準更對各年段的語言積累作了明確規(guī)定:1—2年級在閱讀中積累詞語,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名言警句。3—4年級積累課文中優(yōu)美的詞語、精彩語段。5—6年級在閱讀中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
學生的有效語言積累該怎樣提高呢?首先對積累的興趣的培養(yǎng)是關鍵因素,用積累的對象來吸引學生,讓他們產生讀、背的興趣,以此來打開學生的心扉,帶領他們進入知識的寶庫。其次是教會學生如何進行語言積累。只有把好的方法教給學生,才能使他們在語言積累的時候取得更好的效果。背誦是積累語言的原點。在所有的學習階段中小學是記憶力最旺盛的時候,通過多背誦,學生能不斷積累好的詞語和美妙的句子以及精美的篇章,通過不斷積累和背誦,學生能從作者的謀篇布局和遣詞造句中學習到更好的表達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學會善于指導學生科學地背誦,可以巧借音樂、舞蹈、游戲、圖表等讓學生或形象記憶,或理解記憶。
在讀書過程中,要讓學生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對于閱讀交流時出現(xiàn)的好詞語、好句子,好片斷,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摘抄,學會剪貼,學會分類,并寫出自己的感受,時常翻閱,從而豐富自己的“語言倉庫”。多重途徑,促進語言積累。語言來自生活,又服務于生活,語言積累只有與多樣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學生的語言才真正是活的語言,才是富有鮮活靈性的語言,這樣的語言才會更有生命力。
三、隨文練筆,靈活運用語言文字
葉圣陶先生提出:“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在教材中,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到語言的魅力,能夠學到該怎么去運用語言。在語文課堂中,教師要深入地了解教材上的表達特點,并教學生仿照教材表達方式去寫,從中領悟作者的語言運用方法。用這種方法,教師就從單純的照本宣科變成了以教材為出發(fā)點的新的教學方法。如:《花鐘》這篇課文,文中第一自然段寫道:“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睡蓮從夢中醒來;萬壽菊欣然怒放……”讓學生感受同樣是“花開了”作者卻用了不同的表達方式,將大自然的物種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我們從這些優(yōu)美的句子中感受到了葉圣陶先生對各種植物的解讀以及它們的不同姿態(tài)、不同性情,可見用詞的準確、精妙,這些經典的句子都是我們學生在寫作中的短板,對周圍事物的變化觀察得不夠細致,不能生動地描繪出事物的特點,缺乏恰當的語言表達方式,最終造成語言組織不精練,詞語運用方面不能恰到好處。在學完這篇文章以后,我組織同學們觀看各種花朵開放的全過程,通過視頻的播放讓學生們聯(lián)想詞匯,再結合花朵開放的全過程,學生任意發(fā)揮,寫出了許多生動的句子。
四、結語
在新課程實施的背景下,教師除了立足和尊重文本之外,還要深入挖掘每篇文本的語言文字運用方式,并準確地把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提升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為學生能夠活學多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孫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