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鳴鐘鄉(xiāng)中華小學 何弼時
教材分析:
本篇課文以優(yōu)美、簡練的語言,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桂林的喜愛之情。課文從“桂林山水甲天下”講起,用對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特點。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聯(lián)系起來,展現(xiàn)在讀著面前。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一是使學生借助課文感受祖國山河的美,感受祖國語言的美;二是引導學生領悟作者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第一課時:
內(nèi)容:
1.學習生字詞,流暢朗讀課文。
2.桂林風光欣賞。
3.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脈絡。
教案:略
第二課時:
學習內(nèi)容:
品讀賞析課文。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
過程和方法: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2.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體會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享受審美的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教學難點:
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思。
教學過程:
1.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都知道了桂林山水是天下最美的,那么,課文又是怎樣細述這一美景的呢?我們先來看看課文。
(板書:桂林山水)
2.范讀課文。學習輕聲跟讀。
1.“桂林山水甲天下”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板書:甲天下)
“甲”是第一的意思?!凹滋煜隆笔恰疤煜碌谝弧边@句話的意思是桂林山水的美天下第一。
2.乘著木船,蕩漾在漓江上來欣賞桂林的山水,看到了什么樣的山水呢?我們又怎樣來賞美呢?怎么背課文呢?又怎樣有感情地朗讀?
(欣賞時要記住“什么美”“怎么美”,課文里邊敘述了桂林的山、桂林的水,那么,它到底什么美呢?是山美?是水美?它“怎么美?”山怎么美?水又怎么美?分了哪幾方面來細述的,同時還要加上自己的想象,把山比作了什么?把水又比作了什么?讀著、想著去體會美,到最后把山和水聯(lián)系起來觀賞,那景色是不是就更美了!我們讀出來的語氣也就更能表達美的感受了,當然背也就不難了。)
3.齊讀第二自然段,品賞
1)對比 大海是波瀾壯闊(動) 西湖是水平如鏡(靜)
漓江水 靜 清 綠
靜得什么樣?“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清得什么樣?“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
綠得什么樣?“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2)“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后移?!?/p>
有“動”也有“靜”
3)漓江水的特點
4)感情朗讀第二自然段
4.品賞第三自然段
1)小組合作學習
按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由品讀賞析第三自然段
比較 泰山——峰巒雄偉香山——紅葉似火
桂林山 奇 秀 險
2)匯報學習成果
一邊讀著這些詞語,一邊把自己的想象加進去,就明白它到底怎么美了。
5.學習第四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
①桂林的山和水有什么樣聯(lián)系?
(水的周圍都是山,山的影子都倒映在水中,即山水交融,水困山而增色,山因水而添秀)
②山水交融,已經(jīng)很美了,不僅如此,在這山水之間還有空中的云霧迷茫,山間的綠樹、紅花、江水的竹筏小舟的點綴,使這幅畫顯得更美了。在這美麗的景色中行船,會有什么感覺?為什么?
(因為桂林山水的景色太美了,就像一大幅美麗的畫卷,因此小船在碧綠的江面上行駛,人就仿佛置身于畫卷中游覽、觀賞。
(“畫卷”繪畫長卷,一般要卷起來收藏。“連綿不斷的畫卷”即很長很長的畫卷。從桂林到陽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綠水,美不勝收,說桂林山水是一幅連綿不斷的畫)
于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發(fā)自內(nèi)心的在表述自己的感受。
1.這篇課文是看圖學文,畫面與課文內(nèi)容基本一致。寫出了桂林山和漓江水的特點,作者贊美桂林山水的秀麗,強烈的熱愛祖國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貫穿全文,作者生動而細膩地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特點,使我們有身臨其境之感。
2.品讀《濃碧》。
3.欣賞歌曲《麗江情》。
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