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秀平
【摘 要】開展語文大閱讀是促進學生終身發(fā)展的有效途徑之一,是語文教師責無旁貸的義務。大膽開展初中語文大閱讀活動,圍繞教材以課文為中心拓展相關文章,圍繞教材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需要拓展相關著作,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讓學生在大量的閱讀中掌握快速閱讀和品味精讀的方法,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綜合運用這些措施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大閱讀;必要性;實現(xiàn)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7)13-0126-03
一、大閱讀的含義
大閱讀活動是一類閱讀活動的統(tǒng)稱。它起源于英國,盛行于美國,后來影響逐步擴大,形成了一個世界范圍廣泛而持續(xù)不斷的閱讀熱潮。它主要是通過閱讀提升社群的氛圍,形成社群的凝聚力,從而建設書香社會。
所謂大閱讀課題中的“大”字,一是指閱讀范圍之大:各學科、各門類全覆蓋;二是指閱讀方式之大:相對于傳統(tǒng)的紙質閱讀而言。在今天,閱讀不僅僅是“開卷”,它還有更為廣泛的含義。它可以是互聯(lián)網上的在線閱讀,也可以是各種電子書的閱讀,甚至還可以是聽講座。全方位的方式,爆炸型的信息,多樣化的載體,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正被信息社會的多樣化學習方式所改變,學習型社會為大閱讀提供生動的背景;三是指閱讀群體之大:師生家長全體參與;四是指閱讀目標之大:它不是以學生的語文考試成績?yōu)槟繕?,而是以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閱讀品質的養(yǎng)成為目標。
二、開展大閱讀的必要性
1. 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需要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說過,閱讀是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人在閱讀中可以學會認知,學會思考,學會做人。21世紀是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每個人不僅要注重自己知識的存量,更要重視知識的流量、變量和增量,學生必須學會主動、積極學習。閱讀正可以增加知識貯備,開闊視野思維,正是自我學習、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徑。因此,開展大閱讀研究是促進學生終身發(fā)展的有效途徑之一。
2. 初中語文教學的需要
“觀千劍而后識器,操千曲而后曉音”,閱讀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對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著重要的意義?!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初中生進行廣泛閱讀,課外閱讀量要“不少于260萬字”。學生只有多讀,才能善思、善寫。在全校范圍乃至家長群中開展廣泛的閱讀活動,讓全體師生家長在豐富多彩的書海中拓寬知識源,親近母語,提高素養(yǎng)。在校園中營造出“書聲瑯瑯,書香滿園”的良好氛圍,使閱讀真正成為學生自覺習慣和生活需要。這是語文教學應該承擔的任務。
3. 教師實施教改的需要
在全校內開展語文大閱讀活動,能夠帶動語文教師大膽開展語文教改,為有意開展課外閱讀的校內教師提供參考范本,讓躊躇不前,但有意推廣大閱讀的語文教師大膽進行校本教材的開發(fā),不被教科書所羈絆,大膽對學生的閱讀材料進行增刪,從而引領學生快樂閱讀,享受閱讀,開啟悅讀人生。
三、大閱讀的實現(xiàn)途徑
1. 拓展學生閱讀范圍
初中學生的閱讀內容應該從“童話世界”轉向“現(xiàn)實人生”,應該從“圖片為主,文字為輔”的閱讀轉向“純文字”的閱讀。因此,筆者從兩方面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從而實現(xiàn)“閱讀內容之大”:
一是圍繞教材以課文為中心拓展相關文章。拓展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同題拓展。這是初中階段最主要的一種閱讀拓展方法。“同題”包含兩種意思:一是指題目完全相同,一是指作品的主題基本相同。以七年級上冊為例,如學習莫懷戚的《散步》,我們會拓展閱讀龍應臺的同題散文《散步》;學習朱自清的《背影》,我們會引導學生拓展閱讀三毛的同題散文《背影》;學習魏巍的《我的老師》,我們會拓展閱讀梁實秋的《我的一位國文老師》;學習何其芳的《秋天》,我們會拓展閱讀林語堂的《秋天的況味》。
(2)同作者拓展。學習老舍的《濟南的冬天》,我們會拓展老舍的《濟南的秋天》;學習冰心的《荷葉 母親》,我們會拓展閱讀冰心的《紙船》;學習柳宗元的《黔之驢》,我們會拓展閱讀柳宗元的另外兩篇同屬于《三戒》的文章——《臨江之麋》和《永某氏之鼠》;學習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則拓展閱讀柳宗元的《小石城山記》或《始得西山宴游記》;學習蒲松齡的《狼》,則引導學生拓展閱讀蒲松齡《狼三則》中的另外兩則。
(3)比較拓展。主要是以課文為立足點,選取一些主題相反或寫法截然不同的文章進行拓展閱讀。如學習王安石的文言文《傷仲永》時,可以拓展閱讀《三朝名臣言行錄》中講述司馬光好學的章節(jié)和《歐陽公事跡》中講述歐陽修苦讀的章節(jié)。通過比較閱讀,學生自然就進一步深刻地認識到后天學習對于成才的重要性。
(4)背景拓展。主要是在學習課文時,引入相關的背景材料,介紹作者的生平或者是介紹當時的寫作背景。如學習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的時候,不僅可以引導學生拓展閱讀白居易當時在筵席上寫給劉禹錫的詩《醉贈劉二十八使君》,還可以閱讀劉禹錫的另外兩首詩《游玄都觀》和《再游玄都觀》,結合學過的《陋室銘》,全面了解劉禹錫的為人和品性。學習蘇東坡的《浣溪沙》《水調歌頭》《記承天寺夜游》等詩文作品時,可以適時引入表達蘇東坡的亡妻深情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讓學生閱讀,然后讓學生閱讀《國民老公蘇東坡》和《下輩子要嫁給蘇軾》兩篇網上比較流行的文章,讓學生全面了解蘇軾。這樣的拓展,學生直呼過癮。
二是圍繞教材根據(jù)學生身心需要拓展相關著作。
(1)榜樣引領:傳記文學。傳記文學記錄傳主不平凡的一生,展現(xiàn)的是傳主的精神世界、品質性格和心路歷程,于讀者而言,具有重要的經驗借鑒意義。它具有真切的歷史感和豐富的人文內涵,給人以巨大的震撼,能為個體的發(fā)展提供強大的動力,對中學生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結合初中階段的課文,可以引導學生拓展閱讀一些人物傳記。如由《塑造生命的人》拓展閱讀海倫·凱勒的自傳作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由丘吉爾的《我的早年生活》拓展閱讀馬丁·吉爾伯特的《丘吉爾傳》,由《音樂巨人貝多芬》拓展閱讀羅曼·羅蘭的《名人傳》。由蘇軾的生平拓展閱讀林語堂的《蘇東坡傳》,由魯迅的生平拓展閱讀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此外,還要結合初中學生的興趣熱點,再拓展一些,如男孩子拓展閱讀《永遠的喬丹》《喬布斯傳》《林肯傳》等,女孩子推薦閱讀《宋氏三姐妹》《鄧肯傳》《居里夫人傳》等。
(2)經典浸潤:古今名著?!伴喿x改變人生,書香浸潤靈魂?!苯浀涿?,擁有典雅而規(guī)范的語言,博大而深邃的思想,嚴謹而精美的結構。經典名著的閱讀,不僅能讓學生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更能發(fā)展學生個性,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叭私贪妗闭Z文教材后面都附有推薦給初中生閱讀的經典名著。這些都是極好的作品,要引導學生讀好、用好。此外,還可以結合教材拓展更多的古今經典名著,讓學生閱讀。如中國古代的:李申的《論語譯注》,劉義慶的《世說新語》,紀曉嵐的《閱微堂筆記》,沈復的《浮生六記》等;中國現(xiàn)當代的:蕭紅《呼蘭河傳》,沈從文《邊城》,巴金《家》《春》《秋》,老舍《四世同堂》,林語堂《京華煙云》等。國外的:海明威的《老人與?!罚木G蒂·勃朗特《簡·愛》,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以及歐亨利、馬克·吐溫的小說集等。
(3)世界探秘:科普作品。美國物理學家理查德·費因曼說過,學過科學以后,你周圍的世界仿佛就變了樣子。此話頗能說明青少年閱讀科普作品的意義。初中語文教材里,科普作品雖然占了一定的比例,但遠遠不能滿足青少年成長的需要。科普文章以知識喻人,并且常常使用文學的筆法和手段,往往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因此,我們在每個年級都推薦一些科普讀物讓學生閱讀:如初一閱讀:喬治·伽莫夫《從一到無窮大》,馬丁·加德納的《啊哈!靈機一動》,珍妮·古爾多《黑猩猩在召喚》;初二閱讀:沈致遠的《科學是美麗的》,羅伯特·K·G坦普爾《中國: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的國度》,愛德華·歐·威爾遜的《生命的多樣性》;初三閱讀:比爾·布萊森的《萬物簡史》,劉易斯·托馬斯的《細胞生命的禮贊》,尼葛洛龐帝《數(shù)字化生存》等。
(4)青春萬歲:通俗文學?!吧倌晷氖庐斈迷啤薄吧倥閼讯际窃姟背踔猩登啻耗晟?,他們有著青春的躁動,也有著青春的不安和困惑。此時,描寫青春生活、展現(xiàn)青春情懷的作品很容易引起他們的共鳴。教師可以趁機引導他們閱讀一些青春的通俗文學,如秦文君的《男生賈里全傳》,郁秀的《花季·雨季》,韓寒的《三重門》,郭敬明的《夢里花落知多少》,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瓊瑤的《窗外》,塞林格《麥田里的守望者》,還有金庸的《射雕英雄傳》和《神雕俠侶》等。青春本來就是豐富多彩的,青春的閱讀也應該是豐富多彩的。
(5)雅氣修煉:詩詞作品。詩詞作品的語言精練、優(yōu)美。詩詞的閱讀,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鑒賞能力,更能影響他們的修身和處世,影響他們的人生態(tài)度和氣質。目前,初中教材要求學生背誦的課內外古詩詞比例不斷增加,在學生學有余力的情況下,我們進一步拓展了學生詩詞閱讀的范圍?!短圃娙偈住贰端卧~選》《元曲三百首譯析》等成為學生瀏覽閱讀的經典。葉嘉瑩先生的一些詩詞賞析著作,如《與古詩交朋友》等,也推薦給學生閱讀。除了古詩以外,我們引導學生閱讀一些現(xiàn)當代優(yōu)美的詩歌。如卞之琳、戴望舒、余光中、流沙河、舒婷、海子等詩人的作品。
2. 實現(xiàn)學生閱讀提升
(1)快速閱讀指導:想要在課外進行大量的拓展閱讀,首先必須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效率。我們借助北京新京華學校的實驗成果,對學生進行快速閱讀指導。通過坐姿訓練,通過凝視圓點,通過舒爾特表,調控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通過訓練視力的橫向快速移動、縱向快速移動,以及眼睛掃視訓練和快速瀏覽訓練,提高學生閱讀的速度。同時通過閱讀文章、完成相關題目的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通過訓練,大多數(shù)學生的閱讀速度可以達到每分鐘1500字左右。這讓學生的海量閱讀變?yōu)榭赡堋?/p>
(2)品味精讀指導:文章不厭百遍讀。在讓學生掌握快速閱讀方法的基礎上,教會學生仔細品味、精讀文本的技巧更不可少。精讀品味的方法很多,可以讓學生朗讀涵詠,在反復朗讀中體會品味;可以讓學生默讀揣摩,在仔細默讀中勾畫圈點;可以讓學生質疑思辨,在思考中記錄批注;可以讓學生在品讀中放飛思緒,自行拓展比較。
(3)讀寫結合指導:讀寫結合的方式有幾種。一種是純粹摘抄。每個學生都有一本閱讀積累本,隨時摘抄閱讀中讀到的好句美段;一種是摘抄加心得,心得可以是摘抄該片段的理由,可以讀所抄片段的感想,作為每周作業(yè);一種是好書薦詞,每個月每個學生向全班同學推薦自己讀過的、認為最值得推薦的好書。推薦詞形式不拘,達到吸引其他同學爭相閱讀的效果即可;一種是生活札記。結合所讀到的文章和書,結合自己的生活感想仿寫一些文章,作為生活札記,以此記錄自己讀書和生活的痕跡。
3. 保障學生閱讀開展
(1)個人確保每天讀書時間。開學之初,便對初一新生進行引導,讓他們利用午休前后、晚上前后、上學途中、睡覺之前等零碎的時間閱讀。經過一段時間后,閱讀就會成為他們的習慣,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課時固定每周一節(jié)閱讀課。由學校教導處統(tǒng)一安排,確保初一、初二年級每班每周都有一節(jié)閱讀課。兩個實驗班的閱讀課安排在圖書館進行,其他班級閱讀課在課室進行,可選擇班級圖書角的圖書或學生自帶圖書。閱讀書目不限,有時為了某方面研討的需要,也可以安排同一本書或同一專題的閱讀。學生閱讀時,教師不作任何指導或評論。
(3)班級每節(jié)語文課安排閱讀分享時間。結合課前3分鐘演講,讓學生輪流和大家分享閱讀所得。每個學期可以有不同的主題,循序漸進。如“我”喜歡的一篇文章,“我”喜歡的一首詩歌,“我”喜歡的一部小說,我喜歡的一位作家等。要求學生對作品、作家進行介紹,說明喜歡的理由。 有時也可以結合專題閱讀,召開專題閱讀分享會。
(4)年級每學期舉辦一次讀書手抄報活動。手抄報圖文并茂,內容廣泛,形式靈活,富于創(chuàng)意和挑戰(zhàn),很受學生歡迎。學生制作時,既可以是摘抄積累,又可以是撰寫原創(chuàng),頗能體現(xiàn)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5)學校每年舉辦一次書香節(jié)活動。根據(jù)學校工作的需要,書香節(jié)基本安排在4月23日“世界閱讀日”前后舉行。每年書香節(jié)的主題雖然不同,但活動均圍繞讀書進行。2014、2015年的書香節(jié),我們就舉辦了圖書漂流、名著閱讀競賽、經典誦讀大賽、讀書征文比賽、漢字書寫大賽、美文書寫大賽、著名作家讀書講座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學生反應十分熱烈。
(6)寒暑每個假期開展親子閱讀活動。為優(yōu)化學校和家庭的閱讀環(huán)境,構建良好的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保障師生和家長共享“悅讀人生”,每逢寒假和暑假都會舉辦親子閱讀活動,讓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或者是孩子讀給父母聽,或者是父母讀給孩子聽,或者是家長和孩子閱讀后,分別撰寫讀書心得感受。這樣可以充分發(fā)揮家長的作用,使其成為學校讀書活動的支持者、宣傳者和參與者、建設者。
4. 分享學生閱讀成果
(1)展示。展示是最好的評價!教師想方設法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機會讓學生去展示!課前到講壇上推薦好書、分享讀書心得是展示,在朗誦會上朗誦優(yōu)美的篇章是展示,摘抄的句段的確優(yōu)美、被老師拿出來分享是展示,讀書心得、好書薦詞寫得好被張貼在優(yōu)秀作業(yè)欄上是展示,積極參加書香節(jié)、在書香節(jié)上擔當各種角色也是很好的展示。2015年暑假,我們還把學生推薦好書的做法放到學校微信平臺上推廣,擴大了學生的展示平臺。學生在展示中得到鼓勵、得到認同、得到成功的體驗,因而展示就是對學生最好的評價。
(2)互動?;影ń處熍c學生之間的互動,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學生完成的每一項與讀書相關的活動中,教師都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讓學生感受閱讀帶來的收獲。教師還要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得到互動交流。如在圖書漂流活動中,學生在同一本書上寫上讀書感受,也有學生針對上一位同學的感受再寫自己的感受,英雄所見,各不相同,學生在這種互動中獲益良多。
(3)評優(yōu)。適當?shù)脑u優(yōu)是必需的。如優(yōu)秀的手抄報、優(yōu)秀書評、名著閱讀優(yōu)勝者等。獲得“優(yōu)秀”等級或“優(yōu)勝者”稱號的頒發(fā)證書,以資鼓勵。
(4)造星。對于書讀得特別多、特別好的學生,由各班推選,由學校授予“閱讀之星”的稱號。并通過宣傳欄、微信平臺、學校網站等宣傳他們的事跡。特別突出的學生,學校推薦他們參加區(qū)、市一級的“閱讀達人”的評選。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 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第五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 姚竹青.大語文教育法[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4] 王艾英.淺談在初中語文大閱讀教學中的幾點做法[J].新課程,2013,(8).
[5] 李文英.論在“大語文觀”中加強初中“大閱讀”教學[J].新課程,2014,(10).
[6] 趙軍.大閱讀——新語文發(fā)展的必然[J].中學語文,2010,(30).
[7] 時茂荃,王琳.關于語文大閱讀“生本對話”的三大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2013,(2).
(編輯:易繼斌)
新課程研究·上旬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