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桃文
【摘 要】多數(shù)情況下,保育老師的職責被廣泛地認定為兒童身體保育工作。通過帶領幼兒舉行升旗儀式等活動,筆者對自身的工作又有了新的定位,認為保育老師應更加適時積極地參與到平日教學活動中來。
【關鍵詞】紅旗;愛意;保育工作
中圖分類號:G6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7)13-0130-01
“當你老了,走不動了。爐火旁取暖,回憶青春……”。隨著這抒情歌舞表演的開始,我們中二班組織的這場升旗儀式也達到了整個活動的高潮。每每回想起這一幕,筆者的耳旁仿佛仍有朗朗歌聲,而眼前浮現(xiàn)的那一張張稚嫩的臉龐,不禁讓人又濕了眼眶,心中更是感慨萬千。
那天活動現(xiàn)場,就有不少人跟筆者一樣流下了感動的淚水。這場升旗儀式,我們中二班選擇了“孝”這一個主題?!皣乔f家”,在五星紅旗象征的國家下,我們班的孩子與家長們飽含深情地詮釋出“老中幼”三代之間的孝義之悌,此間流露出的拳拳愛意,合家之美,早已溢于言表?;趷蹏鴲奂业牧⒁猓覀冋麍鰞x式,給予小朋友升旗、護旗的身份,讓他們親身體會愛國的莊嚴時刻,同時還號召小朋友的家長們,配以詩歌朗誦,配以舞蹈表演,全家出動,讓小朋友們在活動中感受親情溫暖。作為保育老師的筆者,在那一刻,明明白白地體會到了“師者父母心”的含義。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我們傾情奉獻,寓教于樂,而筆者更是全權負責孩子們的衣食等保育工作,對待孩子們的感情全然同于父母。一場活動下來,看到孩子們通過學會感恩孝順得來的進步,家長對我們開展的工作的贊嘆,都成為我們老師最好的回報。
活動自然是精彩紛呈,但我們教師組織這場活動絕不是讓孝順的傳承僅僅流于形式。其實,孩子們的孝順早已在日常生活中就表現(xiàn)出來。還記得在籌備活動時發(fā)生的這樣一件小事。事情的主人公就是我們班里那個可愛伶俐的姑娘——琪琪。在當初老師宣布要舉行這個活動時,筆者就看到她高高舉起的小手,印象中的她一向是樂于參加集體活動的。果不其然,在開始的排練過程中她展現(xiàn)出強烈的學習積極性,總能一絲不茍地完成老師教習的表演動作。可在臨近表演的一次彩排中,讓筆者又多了一些關于她的新認識。說起來,琪琪的奶奶也是熱心腸,在老師號召家長們積極參與節(jié)目的時候,琪琪奶奶就踴躍報名,積極參與到歌舞表演的情景劇中來。在彩排中,由于節(jié)目形式多樣,家長孩子人數(shù)眾多,現(xiàn)場彩排進行了多次都沒達到預期效果。漸漸地筆者注意到隊伍中的琪琪有些沉不住氣了,在等待大人彩排時,她要么左顧右盼,要么與他人嬉笑追鬧,全然忘記了隊列秩序,舞蹈動作自然也不那么標準了。筆者知道,她的倦怠心理出來了。于是上前輕聲問她:“琪琪,你是不是有些不耐煩了呀?”她看了看我,然后有些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于是,筆者一邊帶著她看看奶奶一邊問她說:“那你看奶奶的表現(xiàn)好嗎?”她點了點頭。筆者又對她說:“你看奶奶年紀這么大了,還在寒風中陪著你排練,你要是不能認真排練,就會拖累著奶奶一直練下去,你愿意這樣嗎?”話一說完,她立馬答道:“不愿意,我要和奶奶早點回去,奶奶可辛苦了。”筆者笑道:“琪琪真孝順奶奶,那就得繼續(xù)好好表現(xiàn),也給其他小朋友們做榜樣呀。”經(jīng)過此番談話,認真機靈的琪琪又回來了。筆者心中想到:“誰說小孩子小不懂事,這滿滿的愛與孝不就從他們身上體現(xiàn)出來了嗎?”由此看出,我們教師所追求的孝道培養(yǎng)就不僅是在我們所展現(xiàn)的舞臺上了,更在平日里發(fā)生的點滴之間。
通過孩子們興奮的臉龐和家長們感動的淚花,充分體現(xiàn)出本次活動影響深遠。而我們老師又何嘗不是受益匪淺呢?作為保育老師的筆者以此也有了更多的思考。多數(shù)情況下,保育老師的職責被廣泛地認定在兒童身體保育工作。而通過這次活動,筆者對自己的工作又有了新的定位,認為保育老師更加應適時、積極地參與到平日里的教學活動中來。早在《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修訂稿)》中提到,幼兒園應堅持保教結合的原則,同時,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保育員也是教育工作者,其行為同樣對幼兒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保育員應當結合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實行教育,與教師密切配合,引導幼兒健康發(fā)展。在筆者與琪琪交流的這件事中,筆者驚喜地看到了她的變化,也驚異于自己的舉動給她帶來的改變。因此深信“保教結合”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在“保教結合”過程中,我們保育員要積極配合教師組織教育活動,這樣有利于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工作中的不足,給予適當補充,保證教學質量。同時要作為助手,抓住教育契機針對幼兒實施個別教育,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我們工作的開展不能僅局限在“?!?,更應該使“育”在當代學前教育中發(fā)揮作用。比如,在活動開展前,我們事先了解本次活動的目的,然后積極進行知識經(jīng)驗、物質材料以及活動環(huán)境的準備;在活動開展時,能做到穩(wěn)定情緒、維持秩序,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動態(tài)及時協(xié)助,并且能了解到幼兒的個別需要,能做到個別指導,最好還能課后及時反饋等等。
然而筆者的認識雖多,卻深知要達到這個要求還有一些距離。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筆者會更加堅定地帶著工作熱情,全心全意投入到幼教事業(yè)中來。一方面加強自身保育知識的積累,另一方面也進一步鼓勵自己積極加入到教學實踐活動中來,為班級里孩子的成長貢獻出更多的力量。
行文至此,紅旗下的愛意留給筆者的感動仍在胸口激蕩,筆者會懷揣這份沉甸甸的愛與責任,踏實前行。但此刻筆者仍禁不住想,當我們老了,眼前可愛的他們又會記得多少我們與他們之間的故事呢?會不會記得我們和他們一起經(jīng)歷的這場特殊的升旗儀式呢?答案自然要等時間揭曉,而筆者也就在時光中靜靜地用愛意默默澆灌,期許著他們的答案。
(編輯: 張 婕)
新課程研究·上旬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