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
【摘 要】本文從目前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課堂導入存在的問題入手,剖析了目前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課堂導入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分析了課堂導入所應具備的具體條件和導入的方法。更新小學數(shù)學教師的導入理念,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從而提高小學數(shù)學的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課堂導入;方法研究
一、課堂導入的意義
課堂教學導入就是教師在開始一堂課之前,為了引起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習動機、明確學習目的和建立知識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的一個教學活動方式。
二、導入的重要性
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材料有內在興趣?!蔽覈糯逃铱鬃右舱J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學生學習動機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因素,是學生獲得知識、擴大視野、豐富心理生活的最重要動力。從少年兒童的心理發(fā)展水平來看,由于他們年幼,生活經驗貧乏,對學習的社會意義理解不夠深刻,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是和直接興趣的強弱成正比的。導入可以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產生學習新知識的愿望、沖動。
三、目前課堂導入所存在的問題
現(xiàn)狀一:教師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適當?shù)膶?。教師在開始課堂之后沒有照顧到學生上課開始之前的狀態(tài),在沒有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情況下,只管講授自己的課堂知識。有的教師沒有引用適用的課堂導入,自己的功夫事倍功半。有的教師干脆不用吸引學生的故事或者小游戲,直接開始整體,導致學生聽課效率低,上課乏味。
現(xiàn)狀二:學生生活經驗不斷提高,老的導入方法不適合現(xiàn)在的學生。隨著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很多學生的見識已經遠遠超出以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如果還是拿著以前的課程導入的方法已經提不起學生的興趣,反而會顯得枯燥,乏味。因此老師的導入要隨著當前情況,對課堂導入進行一些改變,更加符合當下學生的興趣。
四、良好的導入應具備的條件
1.簡單明了
課前的導入是引子,導入時不能夸夸奇談占用大量時間,重點是導入后的教學,所以上課時教師力求要做到簡單,通過簡單的情境、故事、游戲、問題導入新課。也就是說教師應在短時間內使學生迅速地集中注意力,激發(fā)求知欲望和思維活動,引起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做到心動、腦思、口說、手寫;同時也能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和教學要求,并有意地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從心理和知識上進入聽課的良好準備狀態(tài),進而為教學的順利進行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2.有吸引力
注意力是學習的先導,它對學習的影響是最直接的。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好動,無意注意占很大成份,所以在上課伊始,有經驗的教師都很注意利用導入新課這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極短的時間內,巧妙地把學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過來,通過談話或一些具體、形象、直觀的事物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思維跟著教師講課走。
3.有針對性
新課的導入應有針對性,新課導入必須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征,針對不同年級、不同教材、不同條件、不同環(huán)境、不同時間,選擇不同的方法。導入要有明確的目標導向,根據(jù)既定的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語言。切記不能只圖表面的熱鬧,追求形式花樣,甚至故弄玄虛。
五、課堂導入的方法
1.開門見山式導入法
教師在上課的一開始,就點明本節(jié)課所講的課題以及問題的重點,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完整清晰的展現(xiàn)給學生,使學生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導向,這樣能使學生以有意注意和有意識記來對待他們所學的功課。這種方式較適合中高年級的學生。
2.以舊引新式導入法
以舊知識作為橋梁,使學生知識不斷遞進,增加知識坡度,減輕學生的學習難度。學生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過程實質上是新知識與已有認知結構中的舊知識建立聯(lián)系的過程。學生對新知識聯(lián)系最緊密的舊知識的理解掌握運用的程度,必然影響到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師要掌握好新舊知識間的連接點,使學生感到新知識又不新,難又不十分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設懸念式導入法
課堂上經常以懸念作為挑逗學生好奇心的觸發(fā)點,不但會僅僅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而且也會使學生產生探索問題“奧妙”所在的神秘感,從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學習的濃厚興趣,這樣導入新課,避免了平鋪直敘之弊,又可收到寓教于趣之效。
六、課堂導入的注意事項
導入成功與否,直接影響新知識的教學。一段精心設計的導入能對學生的學習起導向作用,使學生順利完成新知識的掌握和智能的發(fā)展。
1.時間掌握
導入是新課中的一個過渡環(huán)節(jié),時間要短,一般控制在5分鐘以內,避免長時間的導入占據(jù)了最佳學習時間,使學生產生注意力的轉移,而不能達到預期目標。
2.知識水平掌握
導入要根據(jù)新知的難易程度和學生原有知識水平,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引到“半生不熟”,產生“跳一跳摘果子”的效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主動探索的空間和情境。
參考文獻:
[1]張少斌.課堂因細節(jié)而精彩[M].吉林大學出版社2008(9).
[2]周軍.教學策略[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