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云
【摘 要】 高速公路PPP項目,是一個投資規(guī)模大、建設周期長、投資收益低、專用性強的建設項目。在這一類項目建設期間,需做好項目融資風險管理工作。因為,高速公路PPP項目,具有前期準備階段、施工階段、運營階段等不同階段的融資風險問題,在面對這一問題時,只有啟動有針對性的風險響應機制,才能降低風險發(fā)生幾率。本文,首先分析了高速公路項目建設中融資風險的具體顯現(xiàn)。然后,詳細闡述了風險問題的具體應對措施。
【關鍵詞】 PPP模式 高速公路建設項目 融資風險管理
前 言
在“十三五”時期,我國高速公路建設領域取得了新的突破。即公私合作模式PPP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因為PPP項目的開展涉及到了多方利益。包括公眾、基金、保險、社會資本、政府等等。所以,這一類項目建設中的融資風險管理問題逐漸引起了人們關注。融資風險管理,決定著實際操作中多方利益的維護。為此,應積極識別PPP項目中的融資風險因素。
一、PPP模式下的融資風險分析
從現(xiàn)階段來看,PPP模式下的高速公路建設項目融資風險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準備階段融資風險。即在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準備階段,尚存在著政策風險和招投標風險問題。前者,主要是指稅收政策、價格政策、土地政策等宏觀政策的變化,容易引起融資風險問題,危及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的順利開展。后者,主要是指在招投標管理工作開展期間,一旦表現(xiàn)出業(yè)主單位內(nèi)部資源、經(jīng)營狀況與實際不符的問題,將給高速公路項目建設帶來虧損風險;
第二,施工階段融資風險。因為一些項目公司在高速公路項目建設中尚未引入信托類投資、資產(chǎn)證券化等金融工具,表現(xiàn)出融資方法相對單一的問題,這一問題的發(fā)生極易引起風險集聚現(xiàn)象,產(chǎn)生融資危機。此外,因為高速公路項目建設的融資資金有70%是銀行貸款,20%是外資投入,7%-10%是政府資金投入。即銀行貸款比重較高,因而,一旦發(fā)生內(nèi)部資金不足的問題,將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政府部門融資風險管理難度[1];
第三,運營資金融資風險。即在高速公路項目運營期間,也存在著收費管理風險、市場風險等融資風險問題。為此,需在建設項目融資活動進行時,合理規(guī)劃風險應對措施。
二、PPP模式下高速公路建設項目融資風險應對措施
(一)科學識別融資風險
在高速公路PPP項目建設中,為了實現(xiàn)對融資風險的高效性控制,應注重識別融資風險因素。即借助文獻分析法、德爾菲法、頭腦風暴法、因果分析法、SWOT法、ABC分類法、專家評審法等識別方法,對項目準備階段、施工階段、運營階段等不同階段的風險進行識別。其中,準備階段的風險識別,是遵從政府與社會“利益共享、風險分擔”的原則,識別主要的風險因素。如,預期收益風險、銀行融資風險、政策工作效率風險、資產(chǎn)評估風險、投標過程風險、項目定位風險。而在施工階段,則是把完工風險、工程質量風險、環(huán)境保護風險、安全事故風險等等,作為主要的風險識別內(nèi)容。除此之外,項目運營階段的風險識別,主要是評估運營維護超支、產(chǎn)品價格變化、項目移交等方面的風險問題,最終通過對各個階段融資風險的全方位識別,精準判斷融資風險發(fā)生幾率,并高效性總結項目建設中的融資風險具體類型,做好日后的融資風險控制工作。
(二)建立融資風險響應機制
在高速公路PPP項目具體建設期間,建立可行性的融資風險響應機制是非常必要的。而在融資風險響應機制具體構建過程中,應依據(jù)風險級別共分為:特別重大風險、重大風險、中等風險、一般風險、低風險等幾種類型,制定有針對性的一級響應機制、二級響應機制、三級響應機制、四級響應機制、五級響應機制。其中,在一級響應機制啟動時,應先上報公司,由公司負責資源的協(xié)調,更好的處理融資風險問題[2]。同時,在各個響應機制中,明確界定融資風險管理的權責主體,有效應對不同的風險問題。如,招投標風險、完工風險、工程質量風險、產(chǎn)品價格變化風險等等。
(三)啟動不同風險級別控制措施
在高速公路PPP項目融資風險管理中,需結合風險類型,啟動不同的風險響應機制。為此,應從以下幾個層面入手:
第一,在政府信用風險、政策風險、投資回報風險等融資風險處理時,應啟動一級響應機制。同時,在政策信用風險解決過程中,明確PPP合同中雙方的權利、義務,并規(guī)定由政府承擔違約責任,且通過實地調查,了解高速公路PPP項目建設地區(qū)的市場化程度、財政實力等等,經(jīng)過風險因素的權衡,達到融資風險控制目的[3];
第二,在銀行融資風險、合同契約風險等融資風險發(fā)生時,應啟動二級響應機制。如,在面對合同契約風險問題時,可通過法律合同的簽署,界定合同爭議時的補償措施,避免地方政府“隨意毀約”行為,威脅總承包投資方利益,達到高效性融資風險控制效果。
結論:綜上可知,從2015年起,我國PPP項目數(shù)量就開始逐漸增多。到了2016年,PPP項目開始進入到了集中簽約期。此時,為了更好的推動PPP模式在我國高速公路項目建設領域的運用,應注重做好PPP模式下的項目融資風險管理工作。即從風險識別、風險響應、風險控制三個方面入手,對高速公路項目建設融資風險進行管理。同時,總結融資風險管理要點,最終為“十三五”期間高速公路項目建設的進一步發(fā)展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 韋祖翔.PPP融資模式下高速公路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研究[J].價值工程,2016,40(32):91-93.
[2] 李凱風.城鎮(zhèn)基礎設施建設PPP融資模式風險管理研究[J].求索,2016,11(01):109-113.
[3] 馬連發(fā).PPP融資模式在我國高速公路項目中的應用分析[J].財經(jīng)界(學術版),2015,20(15):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