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長春
【摘 要】通過對小港同學的案例分析,班主任要認識到學生的心理是不斷地發(fā)展和變化的。心理的發(fā)展既具有連續(xù)性、程序性、階段性;抓住影響孩子心理的有利因素,例如家長的愛,師長的愛;促進學生的性格的完善,世界觀的形成。在適當?shù)臅r機,讓學生大徹大悟,正確認識自己,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由外界的督促轉(zhuǎn)變?yōu)閮?nèi)在的需求,由“要我學”轉(zhuǎn)變?yōu)椤拔乙獙W”,化被動轉(zhuǎn)為主動。這才是成功的教育。
【關鍵詞】班級管理 后進生轉(zhuǎn)化 自省 契機
一、背景
2013年夏天,我接手高二文科班,這是文理分科后剛組建的新班級。班里共有學生66人,比理科班學生多,女生比男生稍多。班級的學生的來源多是年級成績差的學生??傮w特點:成績差,問題多,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能力差,學習主動性意識薄弱,紀律散漫。這無疑加大了班級管理的難度。另外,班里尖子生不突出,尾巴卻是挺重的,這也加大了成績提高的難度。于是,在這么個大框架下,班里同學的問題也就相應的復雜一些。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我很明確的一點是,學生既是管理的對象,也是管理的主體。學生的轉(zhuǎn)化,是我的一個工作重點,老師就要盡力開啟學生的心靈之門,感受著學生的感受。有這樣一個學生思想態(tài)度的成功轉(zhuǎn)化讓我記憶猶新。
二、案例描述
我班里有位同學,名叫小港(化名)。是原高一16班的學生。這位同學在高一階段,和同班的石興豪、魏家祥、曹紅勇關系很好,經(jīng)常在一起曠課、打架。他們在整個高一學年,表現(xiàn)很差。經(jīng)常違反紀律,上課睡覺,下課打鬧。只有玩耍之心,而無學習之心。所以整個高一學年,學習成績在班級墊底。升高二考試在年級排名904。我開始接手這個班之前,其他老師對這個學生的評價很低。
在開學之后的第一學期,我按照成績排位,小港在最后一排。然而整整半個學期過去了,小剛同學沒有違反任何紀律,學習也很刻苦。他的這個轉(zhuǎn)變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知道我要抓住這個時機,如果不能在這個時候加以引導,促成他的轉(zhuǎn)變,并鞏固下來。那么錯失良機,將來在再努力轉(zhuǎn)化他都是很困難的。因為這個時段高中生生理發(fā)育已基本成熟,他們的意志行動,隨著他們的認識和情感的變化也表現(xiàn)出明顯的自覺性和堅持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定性”。這時候,他們能夠如果能獨立地下定決心,自覺地克服各種困難,并且能充滿自信,持之以恒,堅持到底;就會促成其意志品質(zhì)形成。因此,應當不斷地對他們加強教育,以增強他們的自制能力,使他們在各種情況下,都能夠動員自己的精力和毅力戰(zhàn)勝各種困難,并把意志力強化穩(wěn)定下來。
于是,在第二個學月,我調(diào)動了一下班級座次,把小港調(diào)到第一排。這樣做的目的,一是讓他遠離后面同學形成的不良環(huán)境,防止該生因其他問題生的影響而出現(xiàn)思想和行為的反復。二是對他近期表現(xiàn)給予是個正面激勵,促進和鞏固他前一段時間的正確思想和行為。
在平時的時間我注意觀察小港的一言一行,發(fā)現(xiàn)他比較內(nèi)向,平時不多說話。在和同學交往中,他的朋友圈也由以前的狐朋狗友“搗蛋型”轉(zhuǎn)變?yōu)槌煽冚^為靠前的“學習型”的朋友圈。
基于以上情況,我和小港交流,評價了他積極向上的態(tài)勢。表揚了他月考取得的進步,鼓勵他繼續(xù)努力。小港話語不多,表示會更加努力。
果然不出所料,在以后的日子里,小港表現(xiàn)讓我很滿意,也讓以前認識他的老師很驚訝。在以后的幾次考試中,小港的成績不斷進步,最明顯的是數(shù)學成績從以前的78分到現(xiàn)在的122分??偝煽円材芸嫉?00分。可以說小港已經(jīng)完成了華麗轉(zhuǎn)身,從奴隸到將軍。在整個過程中,有幾件事起到積極作用。
家長的期望,父母的愛,喚醒了孩子心中的善。小港說過由這樣一件事對他觸動很大。那是一節(jié)語文課,老師在講課。小港在下面么趴在書桌上睡覺。忽然,語文老師拍下小港的肩膀,告訴他,你媽媽在外面找你。小港說他很羞愧,特別是被母親親眼看到,自己在課堂上睡大覺。當時母親把給小港買的水果和衣物塞到他手里,沒有責備他。但那落寞的眼神,失望的神情,深深地印在小港腦海里。小港的家庭不富裕,家里一直希望小港能爭氣,不要被別人看不起。
自省的力量,正確認識到自己的價值。隨著年齡的增長,小港的自我意識開始成熟,自我價值觀念增強。在和他的交流中,他告訴我說,不愿過那種醉生夢死的日子,感覺很沒意思。小港通過解剖自己,自覺地進行自我批評,遇事愛聯(lián)系自己,能以別人的榜樣鞭策自己,有自我教育的強烈愿望。
選擇正確的朋友圈。小港進入高二之后,脫離以前的朋友圈,接近品行好的同學,如劉賀、沈明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益者三友。良師諍友的勸告,好友榜樣的力量,是小港在正確的道路上不斷前進。在高中階段,有時候父母的教導老師的勸告,還不如朋友的三言兩語管用。選擇對的朋友,選擇對的人生,馬云說:一根草繩丟在大街上是垃圾,綁在大白菜上可以賣白菜的價格,綁在大閘蟹上就是大閘蟹的價格。所以看你與誰捆綁在一起! 在一起,三個字決定人的命運。
三、案例分析及反思
我認為,轉(zhuǎn)化問題學生的過程,一定遵循教育規(guī)律,了解學生的階段特點,抓住個體學生轉(zhuǎn)變契機。否則欲速則不達。高中學生的年齡一般是在十四五歲到十七八歲。這個年齡階段在兒童心理學上通常稱之為青年初期,它是一個人獨立走向社會生活的準備時期,也是一個人開始嚴肅考慮自己未來生活道路的時期。這個時期在人的一生中是最寶貴,最有特色的黃金時代,它是一個人充滿生機、蒸蒸日上的興旺時期。因此,我們必須重視他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發(fā)展他們的智力和能力,促使他們良好個性品質(zhì)的形成,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在這個階段,一旦學生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建立起強烈的責任感,就會爆發(fā)出強大的力量。這也是完善自我的一個過程。班主任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這個發(fā)展過程,引導他們能夠用比較正確的觀點來觀察自己、解剖自己,自覺地進行自我批評,最終形成自我的人格。
總之,班主任要認識到學生的心理是不斷地發(fā)展和變化的。心理的發(fā)展既具有連續(xù)性、程序性、階段性;抓住影響孩子心理的有利因素,例如家長的愛,師長的愛;促進學生的性格的完善,世界觀的形成。在適當?shù)臅r機,讓學生大徹大悟,正確認識自己,由外界的督促轉(zhuǎn)變?yōu)閮?nèi)在的需求,由“要我學”轉(zhuǎn)變?yōu)椤拔乙獙W”,化被動轉(zhuǎn)為主動。這才是成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