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奕林
【摘 要】生動形象、繪聲繪色的小學語文教學的開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投入到語文教學活動中,獲得知識,開闊視野。為此,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加強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這對學生成績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本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想象力的培養(yǎng)進行分析研究,希望幫助教師更好地發(fā)揮小學語文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 想象力 培養(yǎng)
作為一門基礎課程,小學語文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其他學科的學習,同時還能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我國實行教育改革以來,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和整體的教學水平都在不斷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尤其是在對學生進行語文教育的過程中,對想象力的培養(yǎng)還不夠深入、有效。因此本文就針對這一情況展開研究和討論。
一、培養(yǎng)想象力的必要性
語文作為一門和生活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的學科,不僅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思維的培養(yǎng)很重要,同時還能加強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基本的表達能力,對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1]。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社會進步,并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在語文學科的學習過程中,想象力對學生來講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能力,無論是在對語文文章的理解過程中,還是在進行作文的寫作過程中,想象力都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時想象力也是對學生獨立思考和學習的一種培養(yǎng)。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展開更深入的學習,對教學效率的提升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在我國社會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要求人才在發(fā)展的過程中要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新能力,而想象力作為創(chuàng)新的基礎,更應該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引起足夠的重視,通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和日常生活中的培養(yǎng),不斷加強學生的想象能力,這樣才能為今后我國的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先進的人才。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想象力的培養(yǎng)策略
(一)營造氛圍,創(chuàng)造想象空間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給學生制定一個特殊的教學場景,讓學生根據(jù)教師提出的場景進行相應的想象[2]。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很多深奧的語文知識不能很好地理解,因此小學語文的教材都是通過對文章中的故事,來進行一些道理的說明和講解,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進行知識的理解,效果會更明顯,同時對小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都有著很大的幫助。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更應該幫助學生建立起合理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一個更為自由的環(huán)境中進行想象和思考,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學生加強對事物的感知能力和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比如教師在講到《煙臺的?!愤@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在課堂上呈現(xiàn)出煙臺海景,與此同時,組織學生進行文章閱讀,讓學生相對真實、真切地感受煙臺的海。文章閱讀后,學生對煙臺的海有一些了解。此時,教師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你家鄉(xiāng)的海與煙臺的海有什么不同?讓學生閉上眼睛,回想家鄉(xiāng)的海,家鄉(xiāng)的海有多大、家鄉(xiāng)的海有多藍、家鄉(xiāng)的海給你帶來什么快樂等等。通過學生對家鄉(xiāng)海的場景的想象和思考,更能加強學生對美的直觀感受,通過想象,學生的能力也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通過一次想象訓練,使學生們在產(chǎn)生了由此及彼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并遵循聯(lián)想路徑,對知識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會得到空前的進步和發(fā)揮[3]。
(二)挖掘教材,尋找想象力培養(yǎng)突破口
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的挖掘,這樣不僅有利于教師幫助學生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對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更注意對教學中情節(jié)的延伸,幫助學生加強自身的想象力。在進行對課文講解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教材中涉及的知識點,還可以根據(jù)課后習題和作業(yè)的要求,安排學生進行適當?shù)睦m(xù)寫,通過這種方式的教學,學生不僅能更好地對課文中的知識進行深度的了解和掌握,同時這種方式也十分有助于學生對自身想法的表達,通過學生的續(xù)寫,教師就能更清楚地了解學生心中的想法,因此這種方式同時也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會起到很大的提升作用,也加強了學生對想象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4]。
(三)強化思維訓練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因此思維方式和性格還沒有完全形成,教師在進行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時,就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和考慮,充分了解到學生的能力和特點,結合課堂中安排的相應活動,加強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比如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以這種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在課堂上通過和學生的交流與談論,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多不一樣角度的知識和內容,對學生思維的拓展和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很好的幫助。比如在講到《小馬過河》這一篇文章的過程中時,小馬在想要過河的時候對不同的動物都提出了相同的問題,但是得到的結果都是不相同的,由于小馬始終沒有自己邁出勇敢的一步,因此河水究竟有多深,小馬根本就不知道。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展開“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辦”的討論,讓學生通過對本篇文章的閱讀和學學習,加上在生活中遇到的實際情況進行研究和探討,提出更多不同的意見和觀點。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問題和生活實際相連接,這樣通過對文章展開的討論,學生不僅能對課本中講述的道理理解得更加深刻,同時加強對學生實際生活的感受,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想象[5]。在強化思維訓練的同時,能更好拓展思維水平,激發(fā)學生更好發(fā)揮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
(四)巧妙地運用插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特點有著充分的認識和了解,要知道相對于理論知識來講,學生更喜歡接受那些具體的、形象的知識和事物。因此教師也要根據(jù)這個特點對學生展開教育,一般在小學語文的教材中會有很多與文章相呼應的插圖,但是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經(jīng)常會忽略掉這些插圖的作用,沒有對插圖進行有效的應用。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乩谜n本中的插圖對文章進行講解,同時還可以通過插圖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通過對文章的學習,盡情地對插圖展開想象,將課堂的教學氣氛變得更加輕松,這樣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并且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水平。例如某教師在組織小學生進行《理想的風箏》語文文章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先讓學生想一想自己的理想,自己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呢,比如醫(yī)生、軍人、航天員等等。進而運用自己的想象,將自己的理想用手中的筆描繪出來,如此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積極地投入寫作之中。在學生完成繪畫之后,教師將學生引入到《理想的風箏》文章學習中來,為了使學生能夠真正理解文章內容,并且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適當?shù)卮┎逡恍┚W(wǎng)上搜索的圖畫,通過對圖畫的描述,讓學生更加清晰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如此在整個相對輕松的、自然的、和諧地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想象力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并且學生也能夠清晰地、準確地理解文章,收獲頗多。
三、結束語
在教學改革影響下,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依舊存在一些缺陷,導致小學語文教學效果不佳,尤其是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是存在很多細節(jié)的問題。因此針對本文的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相信也能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不斷加強小學語文教學的整體能力和水平,提升我國的教育教學質量。所以,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加強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如營造氛圍,創(chuàng)造想象空間、挖掘教材,尋找想象力培養(yǎng)突破口、巧妙地運用插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等,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小學語文的教學。
【參考文獻】
[1]盧妍.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策略[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10,21(9):44-45.
[2]黃有德.小學語文教學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40(12):13.
[3]陳立釗.讓學生在想象中成長——小學語文教學中想象力的培養(yǎng)[J].小學時代:教師,2012,25(11):23-23.
[4]蔡義琴.有關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13(3):137-137.
[5]劉紀玲.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想象力的培養(yǎng)[J].考試周刊,2011,27(29):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