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翠玲
摘 要:地方本科院校生師比例偏高,給學生思想、學習引導帶來困難,發(fā)揮班主任作用顯得尤為必要。班主任工作對于做好中學到大學過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自身專業(yè)化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高校仍存在對班主任工作重視不夠、班主任職責不清、班主任隊伍結構不合理以及班主任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問題;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要從提高認識、完善管理機制、加強學習培訓、明確職責、強化角色意識等方面采取措施。
關鍵詞:地方高校;班主任隊伍;專業(yè)化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7)23-0169-04
Abstract: The high student to faculty ratio in local universities post challenges in education, both for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this context, it is very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to rely on the help from head teachers. The head teachers play key roles in helping students transit from middle school study to college study, set high moral standard and profess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Many universities today have the issue of ignoring head teacher function, unclear head teacher responsibility, unsuitable head teacher team structure and incomplete head teacher management policies. To strengthen head teacher team building, we can take measures through increasing head teacher awareness, improving management policy, strengthening training, clarifying responsibility and emphasizing head teacher role effect.
Keywords: local universities; head teacher team; professionalized development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由于擴大招生規(guī)模,地方本科院校最容易出現師生比例偏高及由此引起的師生交往相對淺化、對學生思想、學習引導跟不上等一系列嚴峻問題,從而導致教育教學質量滑坡,而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發(fā)揮班主任在學生管理、教書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正是破解上述現實問題的有效措施。高校班主任在大學生思想、學習、生活的指導和引導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許多地方本科院校在班級管理中配備了兼職班主任,研究高校班主任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對于加強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加強高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重要性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組織者、教育者和引導者,對于班集體建設,對于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指出,輔導員、班主任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1]
(一)做好從中學到大學的過渡需要班主任的引導
對大一新生而言,班主任工作顯得尤其重要。大一新生從中學邁入大學,基本脫離了家庭環(huán)境,學習、生活發(fā)生了一系列新的變化:生活上需要獨立自主的處理和解決所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學習上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時間,特別是失去了“高考”這一目標,相當一部分學生感覺失去了學習的方向,從而失去了學習的動力。還有部分學生,總覺得自已在中學時是佼佼者,到了大學不再像中學那樣被老師、同學和家長看重,從而產生了強烈的失落感,由此而帶來了抑郁、孤獨;另外,還有為數不少的學生對大學的學習方式感到不適應,尤其不適應大學的自主學習,沒有教師的作業(yè)和監(jiān)督就感到無所適從。諸如此類的大一新生面臨的由中學到大學的過渡與適應問題,都需要班主任及時指導和引導,以避免學生多走彎路。
(二)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需要班主任做大量細致的工作
大學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今天,學生來源廣泛,學習基礎、思想基礎都有很大的差別,尤其是一些地方本科院校連續(xù)擴招,生師比遠遠超過了國家限定的18:1的合格標準,輔導員比例也遠遠落后于1:200的比例。學生上課也多以合堂教學的形式,這就為細致地做好學生思想工作帶來了諸多不便。另外,在當今互聯(lián)網時代,價值觀多元化,學生接觸大量信息,包括負面影響的信息,引導學生明辨是非也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更重要的是,對大學生進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認識水平,更重要的是需要組織大學生親歷親為,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內化為自身的需要,轉化為自身的品德,這個過程需要班主任做大量的細致的工作,包括主動配合輔導員、學校團委和學工部門組織開展工作。另外,還有一定數量的心理健康有問題的學生,這些學生的心理問題,往往沒有及時發(fā)現或沒引起足夠重視,如何及早發(fā)現這些學生的心理問題,并給予正確引導也是班主任份內的職責。
(三)班主任隊伍建設是高校教師自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客觀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北京大學時說:“教師要時刻銘記教書育人的使命,甘當人梯,甘當鋪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導學生心靈,以學術造詣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苯虝c育人是教師職責的應有之義,教書與育人是互相聯(lián)系、密不可分的兩個方面。對大學而言,“教書”是為了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使學生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成為專門人才?!坝恕眲t是重在培養(yǎng)學生具有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具有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意識的社會主義建設者?!敖虝恕笔侵附處熢凇笆跇I(yè)”、“解惑”的過程中,對學生“傳道”,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課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為“教書”和“育人”有機結合提供平臺,創(chuàng)造了條件。教師通過班主任工作有了更多的接觸了解學生的機會,對學生學習興趣、習慣愛好、思維方式的深入了解,不僅有助于全面了解學生的需要,從而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同時,教師通過班主任工作,培養(yǎng)了自覺育人的意識,提升育人的能力,提高了專業(yè)化水平,為真正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奠定了基礎。
二、高校班主任隊伍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盡管當前高校班主任隊伍逐步建立起來了,且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問題仍然不少,且影響和制約著班主任作用的發(fā)揮。
(一)對班主任在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從學校管理角度而言,還較為普遍存在著以教學、科研為中心,忽視學生管理工作,忽視班主任工作的傾向。對班主任工作人力、財力投入不足,班主任數量不足,有的沒有配備班主任,有的雖然配備了班主任,但一人要承擔兩個以上班的工作,難以充分發(fā)揮班主任的作用。對班主任隊伍建設沒有和輔導員隊伍建設放在同一高度,在觀念上存在輔導員是專職,班主任是兼職,班主任是輔導員的助手,沒有充分發(fā)揮班主任在班級事務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有的甚至認為沒有必要設班主任,班主任可有可無。對班主任選聘制度、培訓制度、管理制度、使用制度、考核制度、激勵制度等缺乏明確規(guī)定,有的雖有制度,但執(zhí)行落實不到位。
從班主任個人層面而言,認為自己是專職教師,是專搞教學科研的;班主任是自己的“兼職”,認為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學工人員的事,輕視班級管理,班主任工作精力投入不足,工作缺乏熱情,有的只是滿足于應付院系的臨時工作,工作沒有計劃性;有的工作過分依賴于輔導員,工作缺乏自主性。
(二)班主任職責不清、結構不合理
盡管《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到“班主任負有在思想、學習和生活等方面指導學生的職責”。[2]但在實際工作中,往往存在班主任與輔導員角色定位模糊,職責不清,工作重復,任務不明確等問題,由此而帶來了輔導員和班主任在開展工作時相互推諉;但有時又由于輔導員和班主任缺乏及時的交流和溝通,在實際工作中出現了空白地帶,影響了班主任和輔導員作用的發(fā)揮。
從隊伍結構看,一是低職稱、年輕教師擔任班主任比例高,高職稱、年長的教師擔任班主任比例低。年輕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固然有熱情,但由于缺乏從教經驗,職業(yè)素養(yǎng)有待提高,有時處理班級事務往往不能得心應手;鼓勵高職稱、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班主任,有利于發(fā)揮傳幫帶的作用,帶動青年教師的開展工作。二是專業(yè)結構不對口。具備相關的學科知識背景是做好大學生專業(y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高校理想的班主任應具備和所帶班級學生專業(yè)相同、相近或相關的專業(yè)知識背景,具有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倫理學等相關知識,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具備一定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并具有較高的政治修養(yǎng)、思想道德修養(yǎng),但是由于選聘機制、激勵機制不健全等多方面因素,任用班主任往往對專業(yè)結構是否對口重視不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班主任的專業(yè)化水平。
(三)班主任管理制度不健全
盡管各高校班主任管理機制不盡相同,但與教學、科研管理工作相比,在班主任選聘、培訓、考核、激勵等方面明顯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滯后的狀況。
在班主任選聘機制上,有的高校采取自愿報名,有的采取任命制,很少實行競聘制。其主要原因是班主任工作沒有較強的吸引力,學校沒有把班主任工作與職稱評定、績效考核建立密切的聯(lián)系,或者說是否擔任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好壞對教師的職稱晉升和績效考核沒有多大影響,這在很大程度影響了教師競聘班主任的積極性;學校對班主任聘任期限、選聘范圍、選聘條件、選聘辦法等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影響了班主任隊伍選拔和配備。有效的選聘機制沒有形成,從而影響了組建高素質、高水平的班主任隊伍。就培訓機制而言,有的學校沒有明確的培訓制度,有的缺乏科學的培訓計劃,許多班主任是未經培訓就上崗,對班級管理工作非常陌生,只是被動地跟著學校要求走,班級管理專業(yè)化水平不高。在考核方面,多數采取民意測評的方式,參照指標主要是如四六級通過率之類的顯性指標,而對班主任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成效缺乏有效的考核手段。在激勵機制方面,不僅班主任的報酬較低,而且由于班級管理效果不與評職晉升掛鉤,嚴重影響了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的對策
(一)提高認識,高度重視是做好班主任隊伍建設的前提
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對于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對于學生的成長成才,對于校園的和諧穩(wěn)定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學校領導應克服重教學科研,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學術帶頭人培養(yǎng),輕學生管理隊伍建設的現象,從人力、財力、物力上加大對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投入,完善班主任管理制度,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讓廣大教師愿意擔任班主任,爭相擔任班主任。
在廣大教師層面,要提高自身認識。首先要從教書育人的高度,從自身專業(yè)發(fā)展的需要,充分認識班主任工作的意義,自覺地把做好班主任工作看做是一個教師應盡的職責和義務。其次要提高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大精力投入,自覺學習研究班級工作規(guī)律,切實提高班主任工作專業(yè)化水平。
(二)完善管理機制,做好人員配備工作是班主任隊伍建設的保證
做好人員配備工作是做好班主任隊伍建設的基礎,為此,必須完善機制,采取有效措施,優(yōu)化班主任隊伍結構,應合理配置年齡、職稱、專業(yè)等要素,建立一支結構合理的高校班主任隊伍,確實把那些素質高、能力強,能夠勝任班主任工作的人員選拔到班主任隊伍中。
一是完善激勵機制,把班主任工作績效與職稱評定、職務晉升掛鉤。作為專業(yè)人員的廣大教師非??粗刈陨淼膶I(yè)技術職務,把專業(yè)技術職務看做是個人教學科研水平的標志。豈不知,從教書育人的高度出發(fā),班主任工作也是教師專業(yè)化水平的重要體現,但由于傳統(tǒng)的管理中激勵機制不完善,或者說是誤導,在評價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方面往往只看重科研,以科研成果定職稱,甚至教學水平也難納入評職指標,更不用說班主任工作了。這種機制嚴重影響了教師從事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二是建立競聘機制,把教師中的優(yōu)秀分子選拔到班主任隊伍中。當激勵機制完善之后,廣大教師從事班主任工作積極性自然會調動起來,接下來要做的是落實競聘上崗,通過競聘把那些條件好、熱愛班主任工作的人選聘到班主任工作崗位上。三是完善培訓機制,幫助班主任更新觀念、提升素質和能力。班主任既要崗前培訓,也要崗后培訓。崗前培訓以幫助班主任盡快熟悉班級管理業(yè)務為目標,崗后培訓重在全面提升素質和能力。班主任的培訓方式應靈活多樣,可以是培訓班、研討會、網上互動交流、參與課題研究等,要根據實際效果而確定培訓方式。四是建立考核機制,發(fā)揮好考核的激勵和約束作用。考核內容應力求全面,不僅要考核顯性的能量化的指標,還要考核諸如班風建設、學生素質等不易量化的隱性指標;評價主體應多元化,學生、家長、院系領導、課任教師、學工部門、班主任自身都應參加評價,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全面考察班主任全面育人和班級管理中的成效。評價結果應作為教師專業(yè)水平的重要標志與評優(yōu)選先、職稱職務晉升掛鉤。
(三)加強學習培訓,提高專業(yè)化水平是班主任隊伍建設的關鍵
高校班主任隊伍多屬兼職,加強學習培訓顯得十分重要和必要。如何完善培訓機制,前文已有說明,這里就學習培訓的基本內容作以闡述。
首先要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先進而堅定的理念不僅是行動的方向和先導,還是行動的動力,能促進班主任對教育行為堅定不移,充滿信心和熱情。高校班主任應樹立和堅持的最基本的理念就是素質教育的理念,素質教育要求首先是樹立“育人為本”的教育觀,把培養(yǎng)人放在第一位,不僅關心學生當前思想學習狀況,還要著眼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更要著重于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其次要樹立“為學生一生的發(fā)展和幸福奠定基礎”的教育價值觀,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幫助學生樹立理念信念,開發(fā)學生的潛能,鼓勵學生個性發(fā)展、自主發(fā)展。三是樹立“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人才”的評價觀,實施多元評價,關注學生獨特個體的個性,鼓勵學生認識自我,完善自我。
其次是熟悉學生發(fā)展指導的基本要求。一是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指導,特別是對大一的新生,幫助學生了解大學學習的特點、規(guī)律和方法,引導學生熱愛所學專業(yè),盡快適應大學學習生活。二是加強對學生思想政治觀念的指導,明確大學德育工作的任務和實施內容,深入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三是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根據大學生身心發(fā)展過程中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健康指導。四是加強學生交往指導,正常的人際交往和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必要前提,談吐文明、誠信友善、準確理解交往情境中的角色關系都是大學生人際交往中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再次是學會班級工作指導的基本方法。一是通過“目標激勵”、“制度規(guī)范”、“實踐活動”“等多種途徑,建設一個團結向上、富有活力的班集體,為學生成長提供一個溫馨的”“家”。二是充分發(fā)揮學生干部的作用,構建以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為特征的班級管理模式,這既符合大學生的年齡特征,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三是鼓勵學生結合專業(yè)特點、個性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四是整合學校、社會、家庭教育資源,形成合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四)明確職責,強化角色意識是班主任隊伍建設的重要措施
盡管各高校對班主任工作職責的規(guī)定有所不同,班主任在學生發(fā)展指導、班級工作指導及日常安全管理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與輔導員工作職責比較而言,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更宏觀,輔導員工作內容更側重于團學活動、學生事務管理、學生黨建、學生資助、就業(yè)指導等工作,班主任工作更微觀、更細致,更側重于班級管理、班風、學風建設、學業(yè)指導等。輔導員作為學生工作專職人員與班主任作為兼職學生工作人員,工作側重點是不同的,輔導員把所有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生工作中,班主任主要時間和精力用于教學科研,輔導員與學校學工部門聯(lián)系密切,班主任主要是與所在院系聯(lián)系密切。盡管班主任與輔導員工作性質有差別,但都是學生工作的中堅力量,其根本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學生成長成才,從工作關系來說,班主任與輔導員是平等的,輔導員與班主任只有相互交流、相互溝通、密切配合、互相支持,才能形成育人合力,把工作做好。
就班主任而言,必須明確自身扮演著所任班級全面工作責任者的角色,強化對班級及其每一個學生全面負責的責任意識,以規(guī)劃者的身份規(guī)劃班級建設,以教育者、引導者的身份教育引導學生的思想、學習進步,以組織者、協(xié)調者的身份處理好方方面面的關系。班主任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扮演好自已的角色,必須要熱愛自已的工作,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要勤于學習,學習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提升專業(yè)知識水平和專業(yè)能力水平;在學習中增長德性,在道德上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要善于反思,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班主任只有經常積極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行為和教育效果,才能作出理性選擇,不斷進步。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曾提出過一個教師成長的簡要公式:經驗+反思=成長,并指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的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發(fā)展將大受限制”。因此,重視反思對于班主任自身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Z].教社政[2005]2號.
[2]中發(fā)[2004]16號.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R].2004.
[3]馮唐鍇.論專業(yè)班主任在地方本科高校班級管理中的作用[J].高教學刊,2017(08):1-3+6.
[4]張芳,盛望,沈思嗣.構建和諧班級視角下對高校班主任工作的實踐與探討[J].高教學刊,2016(24):82-83.
[5]陳世寶,楊素華.班主任隊伍建設芻議[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2):150-150.
[6]李紅軍.淺談新時期高校班主任隊伍建設[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8,26(17):32-33.
[7]張靜.高校班主任工作的著力點及實施策略[J].高教學刊,2016(10):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