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瑩
【摘 要】《聯(lián)共(布)黨史簡明教程》是一部真理與謬誤并存的著作,這部著作對中共的建設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延安時期,《聯(lián)共(布)黨史簡明教程 》對中共思想建設的作用主要還是積極的,體現(xiàn)在這本書籍的傳入,為中共的思想建設提供了理論武器;對它的學習研究,為中共的思想建設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指導;這本書籍在中國的廣泛傳播,推進了馬列主義的大眾化。
【關鍵字】《聯(lián)共(布)黨史簡明教程》;干部教育;思想建設;中國共產(chǎn)黨
【中圖分類號】D231;K26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3570(2017)03-0093-05
《聯(lián)共(布)黨史簡明教程》①(以下簡稱《簡明教程》)是由斯大林親自主持編寫,于1938年9月由聯(lián)共(布)中央審查通過后出版的聯(lián)共(布)黨史教科書。該書分為導語、正文、結束語三個部分,共十二章,以史論結合的方式介紹了聯(lián)共(布)從1883年到1937年建黨、奪權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作為聯(lián)共黨史的官方范本,《簡明教程》一經(jīng)出版就具有了特殊的權威性。該書在蘇聯(lián)出版不到3個月,聯(lián)共(布)中央就下發(fā)了《關于<簡明教程>出版后怎樣進行黨的宣傳》的決議,指出《簡明教程》的出版,是布爾什維克黨的思想生活中的重大事件。②該書于蘇聯(lián)出版后不久,便傳入社會主義陣營各國,成為各國學習蘇聯(lián)革命經(jīng)驗和馬列主義理論的權威范本。《簡明教程》的中文版于1939年年底開始在中國出現(xiàn),恰逢中共開展延安干部學習運動,《簡明教程》作為干部學習的必修書籍,在中共的統(tǒng)治區(qū)域內迅速和廣泛傳播,成為毛澤東眼中的學習馬列主義的百科全書,成為普及馬恩列斯的必讀經(jīng)典??梢哉f,中共在延安時期集中學習《簡明教程》的運動,對當時中共的思想建設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
探討《簡明教程》在中國的影響的學術成果頗多,③卻鮮有專門論述《簡明教程》對延安時期中共思想建設的影響。本文試圖從《簡明教程》對黨員干部理論水平的提高、思想建設方法的啟發(fā)和夯實思想建設的群眾基礎這三個方面,對《簡明教程》帶給中共思想建設的積極影響進行探討。
一、對《簡明教程》的學習,為中共的思想建設提供理論武器
(一)《簡明教程》適合當時大部分中共黨員干部學習
從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到黨的整風運動之前,由于革命發(fā)展策略運用得當,中共隊伍迅速擴大,中共黨員人數(shù)由1937年的4萬人,猛增到1940年的80萬人。①然而,中共的這些新成員們和許多老干部一樣,沒有受過多少教育,不具備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知識和共產(chǎn)黨員的素養(yǎng),這成了中共思想建設發(fā)展的短板。黨內高級干部十分重視這一問題,著重強調要提高黨員干部的文化水平,提升黨員干部的理論修養(yǎng)。毛澤東曾批判中共的理論水平不高,他說“我們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修養(yǎng),現(xiàn)在已較過去有了一些進步,但還很不普遍,很不深入?!雹趧⑸倨嬉仓赋觥爸袊h有一個極大的弱點,這個弱點,就是黨在思想上的準備、理論上的修養(yǎng)是不夠的,是比較幼稚的”③。毛澤東和劉少奇的批評使得廣大黨員干部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但是要對那些理論水平不夠,文化素養(yǎng)不高,甚至目不識丁的黨員干部進行系統(tǒng)的馬列主義教育,在當時是很難做到的。這是因為當時的黨員干部大多有繁重的戰(zhàn)斗任務,無法抽身專門進學校系統(tǒng)地學習馬列主義的著作?!吨醒胄麄鞑筷P于提高延安在職干部教育質量的決定》也指出:“在職干部馬列主義理論的學習,不能妨礙他們現(xiàn)在所擔任的實際工作,相反的,只有當這種學習能夠提高他們對實際工作的興趣與能力時,才有意義?!雹?/p>
于是,一本既簡明扼要又通俗易懂的教科書對當時的中共思想建設顯得迫切又緊要,《簡明教程》中文版的問世,剛好迎合了當時中共思想建設的需要。首先,這本書籍按照時間線索條理清晰地敘述了布爾什維克如何成為列寧主義的政黨,領導廣大俄國群眾進行社會解放的斗爭并邁向社會主義社會的歷史。由宏大事件組成的聯(lián)共(布)歷史,清晰扼要又重點突出,便于學習和掌握。其次,《簡明教程》公式化和明了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能夠給予廣大黨員干部必要的哲學理論指導。最后,作為本書最大特點之一,位于每章最后的“簡短的結論”,用幾段話便概括出了每章的中心內容,既可以讓文化水平偏低的干部單獨學習,又可以幫助高級干部理論升華,可以起到兼顧不同水平黨員干部學習的效果。如此,《簡明教程》作為當時廣大干部學習的教材十分合適。
(二)對《簡明教程》的學習,提高了黨員干部的文化理論水平
自中共中央召開六屆六中全會起,中共黨內便掀起了大規(guī)模的干部教育運動。僅在1940年,中共中央就相繼頒布了《中共中央書記處關于干部學習的指示》、《中央關于在職干部教育的指示》、《中央宣傳部關于提高延安在職干部教育質量的決定》、《中央宣傳部關于大后方黨的干部教育的指示》和《中央宣傳部關于抗日根據(jù)地在職干部教育中幾個問題的指示》等。中共中央如此大規(guī)模的頒布有關干部學習的指示,表明了干部學習運動的規(guī)模之大,同時也表現(xiàn)了中央對干部學習運動的重視。在中共中央頒布的這些文件中,無一例外地都重視黨員干部對蘇聯(lián)歷史和馬列主義理論的學習。1940年1月,最先頒布的《中央關于干部學習的指示》指出,全黨干部都應當學習和研究馬列主義的理論及其在中國的具體運用,其主要課程,依據(jù)由淺入深由中國到外國的原則,大致規(guī)定如下:初級課程:中國近代史,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chǎn)黨,游擊戰(zhàn)爭,社會科學常識;中級課程:聯(lián)共黨史,馬列主義;高級課程:政治經(jīng)濟學,歷史唯物論與辨證唯物論,近代世界革命史。①從課程的設置可以看出,中共把學習聯(lián)共黨史放在了重要地位。為了幫助黨員干部深入地學習《簡明教程》,中共中央還在《共產(chǎn)黨人》上陸續(xù)刊發(fā)學習《簡明教程》的參考書目,②以便幫助黨員干部拓展知識面。
對《簡明教程》的學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時任《解放》總編輯的楊松指出:“延安黨、政、軍、民、學各方面的高級和中級干部都已經(jīng)學完了《聯(lián)共(布)黨史簡明教程》一書。高級干部從1939年5月起至1940年5月底止,學完了該書。中級干部從1940年6月初至今年3月底止,亦學完了該書。聽聯(lián)共(布)黨史大課的中級干部,在去年6月開始上課時,為1168人,到該課完結時為2128人。學習人數(shù)不僅沒有減少,而且增加了。學習聯(lián)共(布)黨史的,不僅有我們黨各部門的干部,還有非黨的干部”,“在學完該書以后,延安許多機關已組織起各種研究會和讀書小組,開始獨立閱讀和研究以馬、恩、列、斯底原著?!雹蹥v史學家蘇雙碧曾指出,延安時期不少干部懂得一點馬克思主義,就是從讀《簡明教程》中獲得的。著名學者廖蓋隆也曾回憶道:“從我個人1939年以來讀后的印象看來,這本書對我學習列寧的著作的確是有幫助的”。④由此看來,《簡明教程》在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上,在提高我們黨干部的政治理論上都起到了很大作用。
二、對《簡明教程》的研究,為中共的思想建設提供方法指導
恩格斯曾說過:“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xiàn)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fā)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雹萘袑幚^承了恩格斯對于馬克思主義態(tài)度的觀點,指出如果忽略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是行動的指南這一重要的方面,就會把馬克思主義變成一種片面的、畸形的、僵死的東西,就會抽掉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⑥斯大林雖然犯了一些錯誤而飽受爭議,但是他繼續(xù)捍衛(wèi)列寧的思想路線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他指出:列寧“從不把馬克思主義當成教條,而是竭力把馬克思主義當做基本方法應用在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新情況中”⑦。由于中國革命實踐的需要,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chǎn)黨人在最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的時候,就是把它當做一種可以指導工農(nóng)運動實踐的理論,在如何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上,毛澤東堅持要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和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他在1938年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正式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口號,提出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箭”來射中中國革命的“的”。于1939年底傳入中國的《簡明教程》,同樣強調“聯(lián)共(布)過去和現(xiàn)在都是以馬列主義革命學說為指南。”⑧,“馬列主義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底指南”⑨,于是中共將之作為理論與實際相聯(lián)系的范本宣傳推廣,教育廣大黨員干部要掌握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思想方法。
中共對黨員干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法教育是和反對教條主義的運動結合在一起的,這一原則在毛澤東的許多文章和講話中都有體現(xiàn)。他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中講到:“《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布)歷史簡要讀本》⑩是一百年來全世界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最高的綜合和總結,是理論和實際結合的典型,在全世界還只有這一個完全的典型。我看列寧、斯大林他們是如何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蘇聯(lián)革命的具體實踐互相結合又從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就可以知道我們在中國是應該如何地工作了?!雹購倪@里可以看出,毛澤東是懷著學以致用的動機去號召廣大黨員干部去學習《簡明教程》的。在七大的口頭報告和正式結論里,毛澤東都將《簡明教程》與《共產(chǎn)黨宣言》等一起列為黨員干部必讀的5本書,他認為“這本書是歷史的,又是理論的,又有歷史,又有理論,它是一個勝利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歷史,是馬克思主義在俄國成功的歷史”。②為了防止黨員干部害怕犯教條主義的錯誤而不敢讀馬克思主義的經(jīng)典文本,毛澤東還特意強調“教條主義是哪里來的?是不是從馬、恩、列、斯哪里來的?不是的。他們經(jīng)常在著作里提醒我們,說他們的學說是行動的指南,是武器,不是教條。人家講的不是教條,我們讀后變成了教條。這是因為我們沒有讀通,不會讀”。③在這場反對教條主義,主張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習和整風運動中,中共以《簡明教程》作為教育載體,向廣大黨員干部傳播了理論結合實際的思想方法和學習方法,從此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思想方法逐漸深化成中共的三大優(yōu)良作風之一被繼承和弘揚。
三、對《簡明教程》的學習和宣傳,推進了馬列主義大眾化
(一)學習《簡明教程》,堅定了黨員干部的共產(chǎn)主義信仰
全面抗戰(zhàn)時期,黨員隊伍大多未系統(tǒng)地接受過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教育,缺乏對馬列主義的信仰。在當時,要想在黨員干部中樹立起共產(chǎn)主義信仰,除了每個黨員必須從各方面加強自己的鍛煉和修養(yǎng)之外,還要通過打勝仗來證明馬列主義的有用性,從而樹立黨員干部對共產(chǎn)主義的信心?!逗喢鹘坛獭吩诶碚撋辖o予了各社會主義陣營對馬列主義的信心。它開篇就表明,“研究聯(lián)共(布)底歷史,就能鞏固確信列斯偉大事業(yè)最終勝利的信心,確信共產(chǎn)主義在全世界勝利的信心?!雹芡ㄟ^傳播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勝利的經(jīng)驗,給各國共產(chǎn)黨予以信心和正確經(jīng)驗的指導,正是聯(lián)共(布)中央編撰這本書籍目標之一。事實上,《簡明教程》的廣泛傳播確實給予了中共對共產(chǎn)主義、對民族未來的信心。凱豐曾撰文大力贊揚《簡明教程》一書為中國的抗戰(zhàn)提供了理論武器和民族信心。他將蘇聯(lián)人民戰(zhàn)勝外國干涉者和內部反革命的歷史和當時中國的抗戰(zhàn)做比較,總結出中國抗戰(zhàn)必勝的結論來鼓舞人心?!皩W習蘇聯(lián)國內戰(zhàn)的經(jīng)驗和教訓,可以使我們中國民族找到正確的政策來戰(zhàn)勝日本侵略者,可以提高我們勝利的信心,可以鼓勵我們戰(zhàn)斗的勇氣,可以使我們相信自己的民族的光明前途?!雹荽送猓€撰文稱贊《簡明教程》的歷史意義和國際意義,指出《簡明教程》幫助了抗戰(zhàn)中的中國人民獲得新的理 論武器,將使中國人民在目前困難的環(huán)境下,更加相信自己的前途。⑥通過汲取蘇聯(lián)勝利的經(jīng)驗來樹立抗戰(zhàn)勝利的信心,讓更多的黨員干部相信馬克思主義的有用性,從而讓許多理論水平不高的黨員干部堅定了對共產(chǎn)主義的信仰,讓普通戰(zhàn)士了解了什么是馬列主義,這助力了馬列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二)對《簡明教程》的宣傳,夯實了馬列主義的群眾基礎
在傳播的廣度方面,《簡明教程》是延安時期被傳播的最廣的一部書籍。楊松最先考察了《簡明教程》在延安時期的傳播情況,他指出該書是在中國流行最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書籍的譯本?!逗喢鹘坛獭吩?938年11月出版兩個月后,該書第7章和結束語就已譯成中文,在《解放》上發(fā)表。不久有3種中文譯本流行于中國,第一種是重慶的譯本,第二種是上海的譯本,第三種是莫斯科外國工人出版社的譯本。重慶譯本分上下兩冊,多流行于大后方各省,上海譯本多流行上海和新四軍活動區(qū)域,莫斯科譯本則多流行于華北各抗日根據(jù)地和陜甘寧邊區(qū),大后方和華中各地亦常見莫斯科的譯本。在華北某些抗日民主根據(jù)地(如晉察冀邊區(qū)、晉魯豫邊區(qū)和山東等地)還有自己的譯本,專供當?shù)匕l(fā)行,以免從抗戰(zhàn)前方運輸?shù)綌澈罄速M許多人力、物力和財力。據(jù)楊松估計,該書延安時期在我國發(fā)行總數(shù)約為10萬本。①在文化理論水平比較落后的中國,在敵人的摧殘與大后方國民黨當局的管制之下,這樣簡明、通俗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著作在中國流行如此之多,不能不說是空前未有的。《簡明教程》的大量傳播讓更多的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接觸到了馬列主義的經(jīng)典教材,為馬列主義大眾化提供了文本和群眾基礎。
此外,在研究的深度方面,《簡明教程》的出現(xiàn)和學習也為理論貧困的中、高級干部和知識分子提供了理論給養(yǎng)。毛澤東曾在各種場合向干部推薦這本“馬列主義的百科全書”,領袖的號召力量推動了黨內外知識分子對《簡明教程》的研究?!豆伯a(chǎn)黨人》不斷更新的《簡明教程》參考書目也推動了《簡明教程》研究的深入發(fā)展。黨外的作家、音樂家、畫家、戲劇家、醫(yī)生、技師等也加入學習和研究《簡明教程》的隊伍中來。延安許多機關組織起各種研究會和讀書小組,開始獨立閱讀和研究馬、恩、列、斯原著。由此可以看出該書當時確實是我國工人們和各界知識分子所最歡迎的。②
四、結語
《簡明教程》是一部真理與謬誤并存的著作,它對中共自身建設的影響有積極方面的,也有消極的方面。消極的影響表現(xiàn)在:首先,為了達到普及馬列主義的效果,《簡明教程》不得不將原本體系化、深刻的馬列主義理論碎片化和簡單化,經(jīng)由《簡明教程》解讀的馬列主義理論,一方面,在短時間內幫助中共干部迅速掌握了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從長遠來看卻并不利于中共干部系統(tǒng)地掌握馬列主義。其次,《簡明教程》一書中對托洛茨基等人不遺余力的抹黑,也使得中共對“托派”的問題一直缺乏客觀的認識,甚至還牽連、打擊了一批所謂中共的“托派”,擴大了黨內斗爭的打擊面,對中共自身的干部隊伍建設造成了嚴重的傷害。再次,書中對斯大林領袖地位的拔高以及個人崇拜的編寫基調,也為此后中共內部對領袖的個人崇拜埋下了文化基因。最后,《簡明教程》史為論設的編寫邏輯持久地影響了中共此后的黨史教程的編寫,從《簡明教程》的傳入到改革開放之前,中共黨史教材的編輯幾乎都沒有跳出《簡明教程》的框架,從而給中共黨史學科的發(fā)展造成了很大的局限。雖然,1956年蘇共二十大之后,學術界開始重新審視此書,對它的評價逐漸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百科全書”跌落成為“對蘇聯(lián)和斯大林崇拜的百科全書”。然而,在延安時期,《簡明教程》對中共思想建設的作用主要還是積極的。它在思想建設方面幫助中共提高了理論水平,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借鑒,推進了馬列主義的大眾化,這也是本文的探討的意義所在。
(責編:周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