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彩霞
摘 要: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課堂環(huán)境的隨時變化,使實際的課堂提問表現(xiàn)出更多的獨特性和靈活性。我們教師只有從根本上對課堂提問的價值與作用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勤思考、多分析、勤學習、多鉆研,努力優(yōu)化課堂提問,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巧妙使用課堂提問,才能更好地發(fā)揮課堂提問的靈活性與有效性,提高數(shù)學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教學藝術
上好課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課堂提問不僅是重要的教學手段,更是一種精彩的教學藝術,設計得好,應用得當,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開拓學生的學習思路,發(fā)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都有積極的作用。如何才能藝術地提問,首先必須要了解提問中注意的問題。
一是問題未經設計,臨時加入,盲目提問。有些教師上課沒有明確的目的,講到哪里就到哪里,隨意性太大,照本宣科,臨時加入問題,打斷了教學的連貫性。有時提出的問題沒有經過認真地推敲,隨口而出,讓學生回答,學生更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大大影響了教學效果。有時甚至使自己陷入到尷尬的境地。
二是教師提出問題后,自問自答。有些提出問題后,沒有給學生留充裕的時間進行思考,或等待時間短,尤其等待學習水平低的學生回答問題的時間較短就自己說出答案。課堂提問處于形式,對教學沒有任何輔助作用,反而占用課堂時間。學生不能融入到教學過程中,以旁觀者的身份存在。
三是學生回答問題后,不作評價。有些教師上課提問后,學生講出的自己的理解,教師對回答不做判斷,學生也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對還是錯,一臉茫然。有時教師又講了一段時間,才發(fā)現(xiàn)回答問題的同學依然站著。
了解了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做到了有的放矢,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那么如何使提問有效,如何讓近乎枯燥的數(shù)學教學的課堂提問變得藝術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精心備課,認真思考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不僅指舞臺藝術,同樣也適用于數(shù)學教學。在數(shù)學教學中,乃至所有學科中,教師要精心備課,“挖空心思”使教學動起來,“活”起來。在教學“能被2、5整除的數(shù)的特征”時,先寫出一個數(shù)“164”,問學生這個數(shù)能不能被“2”整除,經過計算后,學生回答:“能!”。然后再問學生這個數(shù)能不能被“5”整除?經過計算后,學生回答:“不能”。接著讓每個學生自己準備一個多位數(shù),先自己計算一下能不能被2、5整除,然后來考考老師,每個同學報一個數(shù),看老師不用計算,能不能迅速判斷出哪些數(shù)能被2、5整除,哪些數(shù)不能被2、5整除,哪些數(shù)能同時被2、5整除。但老師對學生所報的多位數(shù)都能快速準確地判斷能否被2、5整除,學生們感到十分驚訝。接著,老師進一步質疑:“你們自己不用計算,能準確地一眼就看出一個數(shù)能否被2、5整除嗎?”學生們一個個搖搖頭,都被難住了。此時,掌握新知便成了學生們最大的愿望。最后歸納“能被2、5整除的數(shù)的特征”。以上嘗試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印象。
二、提問的學生要有針對性
當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后,要仔細觀察學生的表情:哪些學生臉上是自信和輕松,哪些是緊張和不安,哪些更是低頭不語,害怕和教師的目光對視,初步確定自己提問的對象。筆者認為,首先應該讓緊張和低頭不語的學生發(fā)言,不要苛求答案的正確,只要他敢說出自己的想法,就是成功的。然后讓臉上呈現(xiàn)出自信的同學在他的回答中找出不足,最好是鼓勵和引導基礎好的學生說出前面同學出錯的原因,提醒其他同學要注意,可能是共病。然后教師作簡短的點評,總結出正確答案。
三、要注意發(fā)問的方式
教師發(fā)問時,應當先向全體學生發(fā)問,等全體學生思考一遍之后,再指定學生回答。這樣可以使全班學生注意教師所提的問題,并使全班學生都在心中試擬一個答案,還能更好地對某個學生的答案加以評價。發(fā)問不宜依照一定的次序。有些教師往往依照學生的座號、點名冊上的順序依次發(fā)問,這種機械的發(fā)問方法,雖然可以使發(fā)問的機會平均分配于全體學生,但是因為發(fā)問既有一定的次序,學生就知道這個問題應該輪到哪位學生解答,其余的學生,就可以不注意了。所以教師發(fā)問時,不要有一定的次序,使學生無法推測這一問題,應該輪到誰去解答,因而全班學生就不得不注意了。不過教師發(fā)問的機會也要平均分配于全班學生,不要只向少數(shù)聰明的學生發(fā)問。教師把問題說出之后,需要停頓,有等待時間,等待時間與問題的難度相匹配。
四、及時做出評價
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回答,教師要及時做出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語言要不拘一格,并根據(jù)問題的難易程度及學生現(xiàn)狀注重激勵,要肯定學生的努力與潛力。當學生自信地回答正確時,說明這個問題對他來說挺簡單,加以肯定,可用“正確”“不錯”等評價語言,不要做過多表揚。當學生不自信、猶豫回答正確時,應給于積極肯定,可用“完全正確”“非常準確”“很好”“太棒了”等評語,使得他以后更有積極性回答問題。當學生自信地回答錯誤,首先對學生積極思考做出肯定,引導他得出正確的結論。或者可以叫另一個學生回答這個問題,使得他受到挑戰(zhàn),會更努力。當學生不自信回答錯誤,這時教師不應馬上叫學生坐下,可以再復述一遍問題鼓勵學生回答,也可改變提問的角度或添加輔助性的問題引導回答,即使多次啟而不發(fā),也可請學生先坐下,讓他聽別人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