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干芳
摘要:文言文是我國先人的智慧結晶;是我國文化的根源與沉淀;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因此,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中學生有責任與義務傳承并學習我國傳統(tǒng)的民族文化。事實上,初中語文教材中蘊含大量的文言文內容,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但由于文言文枯燥難懂,且大多數(shù)需要背誦記憶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本文就對初中文言文教學進行深入思考。
關鍵詞:初中;文言文教學;深入思考
語文是初中階段一門重要基礎學科,對學生的語言發(fā)展、綜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而文言文是初中語文教材中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想象力與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重視文言文教學。應積極分析當前的教學困境,反思自己的教學模式,全面了解學生的思維與認知發(fā)展特點,然后采取適合的教學方法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以下,筆者就對初中文言文教學策略提出相關建議。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習興趣
文言文被納入初中語文教材就足以彰顯文言文的魅力,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重視文言文的教學模式與方法。但由于文言文語言難懂且通常需要學生大篇幅背誦,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為改善這一情況,教師可以改變傳統(tǒng)教條式“教師講解——學生背誦”的教學模式,在不同的文言文教學中創(chuàng)設不同的教學情境,逐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初中語文《桃花源記》這篇課文為例。課前教師應深入教材,查閱相關資料加深自身對文言文知識的了解,充實自身的知識儲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為播放《夢入桃花源》這首歌并出示相關的美景圖片,以此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曲終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用成語描述這樣的美景,從而引出“世外桃源”這個話題。然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歌曲《夢入桃花源》與成語“世外桃源”的出處引出《桃花源記》這篇課文。通過以上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讓學生對桃花源產生向往,然后教師為學生設置疑問:“是不是真的有桃花源的存在呢?”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并帶領學生一起去探索“桃花源”的秘密,以此提升學生對文言文知識的學習興趣。
二、多種教學方法,增加課堂趣味
在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下,為保證學生的語文成績,通常大多數(shù)教師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將教材知識直接、主觀的灌輸給學生,造成學生學習被動的局面。事實上,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為改善這一情況,教師可以積極創(chuàng)新并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以增加文言文課堂的趣味性。
教師在講到《記承天寺夜游》這篇課文時,可以改變傳統(tǒng)“為學生講解翻譯——學生自主理解記憶”的教學方式,而可以課前借助先進的網絡資源下載相關的教學素材以充實自己的教學內容。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記承天寺夜游》相關的視頻,將課文內容以直觀生動的形式呈現(xiàn),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然后,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進行分組,引導各組學生自由預習課文,通過剛才的視頻、課后注釋加上自己的理解嘗試翻譯課文,教師將給予翻譯最好的一組學生一定的獎勵。以此提升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另外,教師可以以比賽的形式組織學生在課堂上競賽學習,以此增加文言文課堂的趣味性,同時有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總之,為幫助學生改觀對文言文的認識與理解,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觀念,積極創(chuàng)新,然后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升文言文課堂教學質量。
三、組織教學活動,提升學習效率
為提升初中生文言文學習效率,教師應積極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 學生對文言文的認識與看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教師可以,講解不同的文言文時組織學生開展不同的教學活動,借助教學活動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同時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文言文知識的理解與記憶,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例如,《天凈沙·秋思》這首散曲作品,馬致遠將多種景物并置合成了一幅“秋郊夕照圖”,文字優(yōu)美且畫面感強。因此,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后可以為學生布置“畫畫作業(yè)”,讓學生結合課文根據自己的理解將《天凈沙·秋思》以圖畫的形式呈現(xiàn),并在課堂上講解自己的作品。通過這樣的形式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知識的理解,有助于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另外,教師在講到《唐雎不辱使命》這篇課文后,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品大賽”,要求學生通過角色表演將課文內容呈現(xiàn)。通過這樣的形式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把握人物情感,提升學生文言文學習效率。
四、結語
文言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是教學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內容。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對文言文教學模式與策略進行深入思考。教師應增加課堂教學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然后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提高文言文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仇定榮. 初中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性思考——以《記承天寺夜游》教學為例[J]. 課程教學研究,2015,11:45-47+61.
[2] 蔣雁鳴. “言”“文”何以巧璧合——對初中文言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 語文教學通訊,2014,14:34-35.
[3] 雍曉鷹. 初中文言文教學的思考與探索[J].新課程學習(上),2015,0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