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針對性護理在脊柱外科中的運用效果。方法:隨機選取我院收治的60例脊柱外科患者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實行外科疾病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其基礎上增加針對性護理,在患者出院時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患者對護理效果的評分,評價標準設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對比兩組患者在針對性護理后滿意程度。結果:研究組在實行針對性護理后,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達到93.3%,而對照組患者滿意程度在70%,研究組護理滿意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脊柱外科患者實行針對性護理,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不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還有利于建立和諧的醫(yī)患關系,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關鍵詞:針對性護理;脊柱外科;運用效果
脊柱患者由于脊髓、神經、血管等結果的損害導致頸肩痛、腰腿痛以及肢體麻木、乏力、行走不穩(wěn)、大小便以及性功能障礙[1]。脊柱外科患者大多數可以通過理療等保守治療來進行治愈,但若過分依賴保守治療或尚未明確病情采取保守治療會導致病情的加重及延誤。因此要通過評估、診斷、治療采取合理的治療方式,而術后的護理工作亦是手術成功的關鍵因素,因此在術后對患者的護理工作也尤為重要。對脊柱外科患者給予科學的、人性化的針對性護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也有利于提高患者術后的恢復效果。我院對所收治的脊柱外科患者給予針對性護理,護理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于2017年6月至2017年11月所收治的60例脊柱外科患者,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其中研究組男性16例,平均年齡(40.13±4.23)歲;女性14例,平均年齡(49.13±5.11)歲;對照組中男性12例,平均年齡(48.29±5.63)歲,;女性18例,平均年齡(51.04±2.03)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因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
(1)患者沒有精神病史且沒有其他重大疾??;(2)患者均已接受胃腸外科手術治療;(3)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參與本研究,均全部簽署自愿同意書。
1.3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行常規(guī)護理,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即疾病類型、嚴重程度等制定合理的護理方案并實施。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模式下采用針對性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具體的護理措施如下:(1)入院護理: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后應根據其需求合理安排舒適的病床,并了解患者的生活習慣,告知其不良生活行為對病情康復的影響及危害,引起重視。(2)健康教育:根據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等,通過口述、宣傳手冊、多媒體視頻講解等方式進行健康教育。以此來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3)注意護理人員態(tài)度: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注意對患者的語氣以及態(tài)度,要有時刻保持換位思考的意識來站在患者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保持同理心。在面對患者以及家屬所提出的意見及疑問要耐心的傾聽并且給予解答。另外護理人員要注重儀容儀表,舉止文明,創(chuàng)造一個溫馨良好的醫(yī)療環(huán)境,增加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度,提高患者對護理效果的滿意度。(4)心理護理:由于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有限且缺乏正確的認識,容易有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從而影響患者的治療或者導致疾病加重。因此對患者的護理中,也要注重患者的心理護理。因患者在面對疾病以及手術都會出現一系列的焦躁、緊張的消極心理,嚴重的還會導致患者出現抑郁的現象。所以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時要多跟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交流,及時了解患者的想法,并科普一些正確的疾病知識以及醫(yī)生的治療方法。(5)飲食指導:在飲食方面,因脊柱外科患者長期臥病在床缺少活動,因此護理人員在保證患者每日所需的營養(yǎng)基礎上,囑咐患者可以多食用一些高纖維食物,如燕麥、薏米、新鮮的綠色蔬菜、火龍果、山楂等,另外要囑咐患者及其家屬避免食用過冷或者過熱的食物,忌煙酒及有刺激性的食物,少食多餐。(6)院外持續(xù)護理:患者出院后,醫(yī)護人員應每周定期電話回訪,及時了解患者的病情狀況、用藥情況以及生活情況等,幫助患者及家屬解答疾病疑惑并給予對應的方法指導。
1.4觀察指標
制作相關的問卷調查表,對脊柱外科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進行問卷調查,并且在患者出院當天發(fā)放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表給患者填寫,總分為100分。分數高于90分為滿意,分數在70分到80分之間為基本滿意,分數在69分以下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為滿意率與基本滿意率的總和。
1.5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χ±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根據問卷調查顯示,在兩組患者的護理中,研究組采用針對性護理,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達到93.3%,而對照組患者滿意程度在70%,研究組護理滿意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詳見表1。
3、討論
一般臨床上對脊柱外科患者普遍采取手術的治療方案[3],而術后的護理工作亦是手術成功的關鍵因素。因患者術后無法自由活動須長時間臥病在床,從而患者容易有肌肉酸痛感而導致患者對疾病有恐懼緊張心理。在本文中可以得出,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達到93.3%,而對照組患者滿意程度在70%,研究組的護理滿意程度比對照組高于23.3%,兩組對比有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在開展脊柱外科患者的護理過程中,實行針對性護理模式可以有效的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以及對護理的滿意度,也有利于緩和當今社會緊張的醫(yī)患關系以及和諧醫(yī)患關系的建立,因此值得在臨床上廣泛的應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覃峰.骨科臨床護理質量安全控制規(guī)范與現代護理技術標準工作手冊[M].衛(wèi)生科技出版社,2007:12.
[2]韓紅梅,鄧小英,方艷雅.層級管理聯合連續(xù)排班在神經外科的實踐[J]護理學雜志.2010,25(5):61-62.
[3]鄭明香.綜合護理干預對預防下肢骨折手術后并發(fā)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4,10(36):115-118,125.
[4]孔祥麗,孟慶賀,張柏秋,等.綜合性護理在深靜脈血栓介入治療中的應用體會[J],當代醫(yī)學,2010,16(29):617-618.
[5]周孝麗.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術后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和護理[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2,21(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