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孔祥穎+賀家煜+李孝楠+周婷+李偉超
摘要:目的 探討視頻訪視宣教在腦性癱瘓護理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腦癱患兒,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2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試驗組患兒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視頻訪視宣教,干預前及干預后6個月后采用Barthel指數評分評估兩組患兒的生活活動能力,自制護理滿意度量表進行護理后的護理滿意度評價。結果 干預前,兩組患兒Barthel指數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兒Barthel指數評分均高于干預前(P<0.05);干預后試驗組的Barthel指數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護理滿意為90%,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65%,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視頻訪視宣教能有效的提高患兒的生活活動能力,提高了護理質量,利于腦癱患兒的康復。
關鍵詞:視頻訪視;宣教;生活活動能力;護理滿意度
腦性癱瘓 (cerebral palsy) 簡稱腦癱,常見的是新生兒中樞性運動障礙,主要發(fā)生在新生兒出生后的1個月內,其原因較復雜,常由多種原因綜合引起,造成腦發(fā)育異常,形成病理狀態(tài)下腦損傷,臨床上腦癱患兒病癥主要表現(xiàn)為姿勢異常與運動受限,部分腦癱患兒會合并發(fā)生其他的功能性障礙或損傷。發(fā)生腦癱的患兒疾病不容易恢復,甚至終身伴隨癥狀,因此患兒的康復時間往往是漫長的過程,需要長期的護理康復,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患兒的醫(yī)療護理中斷多由于經濟原因以及護理人員的缺乏,甚至放棄治療。因此 尋找有效的護理方式,提高腦癱患兒的康復效果以及提高腦癱患兒照顧著的護理能力,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視頻訪視宣教是一種新型護理方式,目前已經有研究人員試用于ICU患兒的護理[1],另外,楊文君等人研究表明視頻宣教方式調動了患者及照顧者接受健康教育的積極性,保證健康教育內容傳遞的準確性,提高了照顧者的照顧能力[2]。我院采用視頻宣教應用于腦癱患兒,其臨床效果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腦癱患兒40例,均符合2008 年第三屆全國兒童康復學術會議暨第十屆全國小兒腦癱學術研討會通過的小兒腦性癱瘓診斷標準[3],排除標準:①完全的意識喪失;②照顧著不能配合,依從性差;③有自殺傾向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兒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0例,其中試驗組男12例,女8例;年齡1~5歲,平均(3.3±1.3)歲;家庭收入情況:10000元/月及以上2例,5000~10000元/月14例,2000~5000/月3例,2000元/月及以下1例;有醫(yī)療保險14例,無醫(yī)療保險6例。對照組男13例,女7例;年齡1~5歲,平均(3.2±1.1歲);家庭收入情況:10000元/月及以上2例,5000~10000元/月12例,2000~5000/月4例,2000元/月及以下2例;有醫(yī)療保險15例,無醫(yī)療保險5例。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家庭收入、醫(yī)療保險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本次研究由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視頻訪視宣教:①每周定時開放訪視,照顧者可通過視頻了解患兒目前的狀況;②針對照顧者制作視頻宣傳資料,每周進行更新,照顧者可以在視頻中了解照顧患兒的基本知識;③在腦癱治療專家的指導下,制作適合患兒學習的資料,根據患兒的基本情況,選擇適合患兒的視頻進行播放,提高患兒的生活活動能力。兩組患兒共干預3個月。
1.3觀察指標
1.3.1 Barthel指數評分 Barthel指數評分是腦癱患兒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有效的評估方法,按照分數的高低其評分共分為4個等級:①完全殘疾,Barthel評分0~20分;②重度殘疾,Barthel評分20~40分;③中度殘疾,Barthel評分40~60分;④輕度殘疾,Barthel評分60~100分。Barthel評分越高,殘疾程度越輕,其生活活動能力越強;分數越高,殘疾程度越重,說明生活依賴程度越大,生活活動能力越差。
1.3.2護理滿意度評分 自擬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的測評,滿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護理滿意度越高。本次調查共發(fā)放量表以及問卷40份,回收40份,回收率100%。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PS 19.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所有資料數據,結果采用x±s表示結果,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干預前,兩組患兒Barthel指數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兒Barthel指數評分均高于干預前(P<0.05);干預后試驗組的Barthel指數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試驗組護理滿意18 例,不滿意2例,護理滿意度為90.00%,對照組護理滿意13例,不滿意7例,護理滿意度為65.00%,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腦癱康復護理是指應將ICF理論融入到護理程序中,根據患兒的情況,從身體結構和功能、活動和參與三個維度為患兒提供優(yōu)質護理服務,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和護理管理(或稱康復導向性管理),有效地控制腦癱患兒的姿勢異常,改善其運動障礙,減少并發(fā)損害的發(fā)生,使其最大限度地獲得生活、學習和社會交往等能力,最終回歸家庭和社會。傳統(tǒng)護理模式不能滿足腦癱患兒的護理需要,主要原因為:①因護士工作繁忙和經驗不足所造成的灌輸性宣教,存在教育不深入的弊端;②由于護士專科知識掌握不統(tǒng)一,能力不一,使健康教育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③護理人員缺乏,一名護理人員需要負責多名患者,每名患者每天接受康復護理的時間有限,不能滿足患者的需要。訪視宣教是開展腦癱康復護理的重要手段,通過對腦癱患兒家長和患兒進行腦癱相關知識的講解,示范如何對患兒進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訓練,改善患兒的功能狀態(tài),保證康復訓練效果的延續(xù),提高患兒的生存質量,促進患兒的康復。我們通過視頻訪視宣教護理腦癱患兒,結果顯示患兒的Barthel指數評分明顯高于常規(guī)護理患兒,提示視頻訪視宣教在提高患兒生活活動能力上具有較好的護理效果;另一方面,在實施護理的過程中,護理質量也得到了提高,得到了患兒照顧者的認可,護理滿意度提高,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蘇慧敏,李素明,蘇樂,等.運用手機視頻訪視降低PICU患兒父母焦慮的實踐及效果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12):1052-1054.
[2]楊文君,殷少華.健康教育視頻在腦卒中照顧者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4,11(6):459-461.
[3]張超,楊李,金嵐,等.關于腦癱診斷前腦損傷兒的診斷探討[C].第三屆全國兒童康復學術會議暨第十屆全國小兒腦癱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108-110.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