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穎
摘要:英語課前活動不僅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而且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課堂參與意識。教師在設計這一課堂環(huán)節(jié)時要把握好三個原則,即形式多樣化原則、與課本相結合原則和評價原則。精心設計課前活動形式和內(nèi)容,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以求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課前活動;英語教學;作用;原則;形式
英語課前活動是指在每節(jié)課前利用三到五分鐘時間,通過英語歌曲欣賞、英文演講、故事講述、短劇表演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增強師生關系,是“預熱”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一種重要途徑(費宗芳 2014)。有效的課前活動能為一個成功的課堂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課前活動的作用
課前活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提高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效率,可以營造學習氛圍。其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課前英語活動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和質(zhì)量
首先,課前活動的多樣性將書本知識通過多種形式在活動中展示出來,讓學生體驗到應用語言的趣味性,提高了運用語言的動力。其次是為接下來的課堂內(nèi)容做了鋪墊,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對課堂充滿了期待。最后課前活動為學生提供了才藝展示和鍛煉的機會,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二)課前英語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課前英語活動為學生的口語表達及其應用提供了很好的鍛煉機會,對于上臺表演的學生來說,是提高語言表達和運用能力的好機會,激發(fā)學生對語言學習和運用的濃厚興趣,增強語言表達能力。
(三)課前英語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讓學生自己課下準備課前活動內(nèi)容無疑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獲取知識的途徑。學生課前帶有目的地完成一項任務,學生要獨立查找相關資料,是對知識梳理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潛力得以挖掘,是主動學習的過程,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學能力。
(四)課前英語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學生做課前活動準備時往往并不滿足于書本上或網(wǎng)上現(xiàn)成的對話或演講,總能將一些自己喜歡的新鮮元素加進去,讓觀眾覺得耳目一新,將幽默感、時代感和趣味性集于自己的作品之中。在這一準備過程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得以提高。
二、實施課堂活動環(huán)節(jié)的原則
學者 Krashen的輸入假說(input hypothesis)認為,理想的語言輸入應具備四個特點:可理解性(comprehen-sive)、既有趣又有聯(lián)系(interestingandrelavant)、非語法程序安排(not grammatically sequenced)、要有足夠的輸入(i+1)。因此,教師在確定課前活動的內(nèi)容時要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興趣愛好等,認真準備。在設計課前活動內(nèi)容和形式上,要把握好以下幾個原則:
(一)形式多樣化原則
教師要在課前精心設計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為學生創(chuàng)造積極參與課前活動的機會,引導學生以口語表達為目的進行以聽說為主的多樣化訓練,如英文演講、詩歌朗誦、短劇表演、歌曲演唱等多種形式,在人員安排上可分為單人表演、二人組合表演、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表演等多種形式。
(二)與課本相結合原則
教師在精心設計一個導入過程中,可讓學生自編自導自演,但要本著以引導學生以了解課本或與課本相關內(nèi)容為目的,以課堂教學為軸心,向?qū)W生生活的各個領域拓展,全方位地把學生的英語學習同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有機結合起來,把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同發(fā)展智力能力有機結合起來,使課前活動更有助于推動學生對本單元課程的理解和消化。
(三)評價原則
英語課前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但與此同時教師也要注意到不要將課前活動拘泥于形式化。對學生個體或小組的展示缺乏及時的有效的評價是目前進行課前活動存在的主要問題。學生在英語課前展示活動中, 或多或少地存在著許多諸如語法、發(fā)音、詞匯運用、語義表達及選題方面的問題,需要及時給于糾正。教師要掌握好評價的尺度,應本著重在參與的原則,多鼓勵,少批評。不要打消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將普遍存在的問題記錄并整理出來,統(tǒng)一講解糾錯。
三、課前活動的形式和內(nèi)容
(一)多樣化的英語課前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其形式大致可以分為如下三種:
1.以個人為單位的口語匯報學
生要充分利用課外時間,通過網(wǎng)絡搜集、查閱圖書、詢問同學和老師等方式,精心準備自己的口語材料,確保材料內(nèi)容充實、新穎、有趣,鼓勵學生利用電腦將準備的材料做成PPT的形式,使其圖文并茂、有聲有色地展示自己的成果,這種良性循環(huán)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能力,也訓練了他們的綜合素質(zhì),增加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感。
2.以兩個人為單位進行對話表演
學生之間可以自由組合,選擇自己的同桌或好友就共同感興趣的或給定的話題,利用課余時間提前準備,在課前活動時給臺下的學生做表演。在實際的英語學習過程中有的學生英語基礎較差,不愿上臺展示,而采用對話式口語活動形式,可以使學生和自己最熟悉的人一起講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幫助基礎較差的學生,大大降低了部分學生的心理恐懼感,擴大了活動的參與面。
3.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表演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課本中每個單元的內(nèi)容或話題,由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行設計可供多個學生參與的活動形式,為學生提供熟悉課文和練習口語的機會。例如,《大學體驗英語》綜合教程第三冊第一單元是關于如何保護環(huán)境的話題。學生根據(jù)這一話題,各個小組都創(chuàng)作了獨特新穎的作品。有的小組以保護環(huán)境為主題編排了名人采訪;有的小組根據(jù)這一話題編排了英文短劇將,課文內(nèi)容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有的小組在網(wǎng)上搜集相關材料,在進行整理并制作成PPT或Flash形式展示出來。所有這些形式趣味性強,內(nèi)容新穎靈活。
(二)在課前活動形式變化多樣的基礎上,教師還要確保內(nèi)容的多樣化
1.指定話題類材料
選擇的材料可包括新聞報道,詩歌朗誦,演講和美文誦讀。由教師把關,學生可自行選擇材料,課下做充分的準備,在課堂上展示給大家。此類英文材料可讓學生了解到不同體裁的文章,有助于學生語感的形成并從中擴大詞匯量,同時也為課堂的進一步展開作了一個很好的熱身活動。
2.角色扮演類材料
英文短劇、電影配音等材料可由老師按學生英語水平給定,可事先布置任務,學生課下事先閱讀并從中選取自己喜歡的角色報名參與。這是學生投入熱情最高的課前活動了。學生在自己表演的角色中找到了自我,增強了自信心和參與意識。在表演中學生體會到應用語言的樂趣所在。
3.辯論類材料
討論類材料內(nèi)容可結合課文或各個單元的話題而定。教師事先就課文中涉及的話題給出思考題,如:《大學體驗英語》第一冊第三單元時關于大學社團和俱樂部,其中涉及的一個問題是關于一部分學生有鉆營嫌疑,教師可針對這一問題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實時提出這樣的思考題: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following statement? It is better to be a member of a group than to be the leader of a group . Use specific reasons and examples to support your answer讓學生在課前活動中以正方和反方為單位小組進行辯論,給出論點、論據(jù)。學生應用語言闡述自己的觀點,并在活動中不僅熟悉了課文,還拓展了課文內(nèi)容,鞏固自己所學的詞匯。
課前活動環(huán)節(jié)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能充分鍛煉學生們的口頭表達和交際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勇氣,使學生獲得一定的自學能力。教師在充分利用課堂活動環(huán)節(jié)的過程中,要把握好其應用原則,精心設計活動形式和內(nèi)容,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為學生提供充分展現(xiàn)自我的舞臺,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費宗芳 利用課前三分鐘,英語學習不枯燥[J].考試周刊,2014(7).
[2] Krashen 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 London: Longman,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