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巧蘭
【內容摘要】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大多數(shù)老師只注重對學生知識結構的培養(yǎng),而忽略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英語學習的能力有很多種,在這里我主要談論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并從三方面展開了論述。
【關鍵詞】教學觀念 自身素養(yǎng) 質疑能力
質疑是一種能力,是學生對自己知識的一種反思,對老師教學的一種反饋,同時也是對老師教學的一種挑戰(zhàn)。教師不要因為害怕學生質疑自己的教學,而將學生的這種能力扼殺,要通過學生的質疑,來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提高教學質量,這才是一個合格稱職的教師應該做的事情。
一、改變教學觀念,耐心面對學生的質疑
傳統(tǒng)的教學,一直是以老師為主,學生將老師擺在了很高的位置,認為老師講的就是權威,很少有人去對老師的講解進行質疑。這就導致了課堂教學的氣氛壓抑,形成了教師的單方向教學,學生在課堂的參與度很低。對于這種現(xiàn)象,教師應該擺正心態(tài),放低姿態(tài),鼓勵學生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質疑,讓學生的質疑成為提高自己教學水平的催化劑。
在講解現(xiàn)在完成時的“完成用法”和“未完成用法”時,我感覺課堂氣氛比較壓抑,我詢問學生是否弄明白這兩種用法,學生都低下了頭,沉默不語。然后我沖著學生們笑著說:“既然弄不清楚,那就勇敢地向老師質疑,我盡量保證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夠聽懂,如果老師在教學中出現(xiàn)了一些教學上的失誤,還希望同學們能夠勇敢地站出來指正?!边@時有個成績比較優(yōu)異的學生問到:“老師,現(xiàn)在完成時的未完成用法適用于什么動詞?”我聽到了學生的提問后,先對學生進行了表揚,也對自己的教學漏洞表示了歉意。然后告訴學生們,現(xiàn)在完成時的未完成用法在動詞的使用上是有講究的,要用延續(xù)性的動詞,比如I have been in the army for more than five years.這句話就是個未完成用法,動作在5年前開始,還有可能繼續(xù)下去。不可使用終止性的動詞,如come,go,arrive,leave,join,become,die等。通過我的講解,學生們恍然大悟,如果那位學生不提問,我漏講的這部分將成為其他學生知識的空白。通過這件事,我充分地認識到鼓勵學生質疑的重要性,在以后的課堂上,我鼓勵學生對我的教學進行質疑,以此來提高我的教學質量。
二、提高自身素養(yǎng),自信面對學生的質疑
改變教學觀念,耐心面對學生的質疑是前提,那么接下來就是提高自己的知識素養(yǎng)和教學水平了。只有自己的知識更加豐富,思維更加活躍,在面對學生的質疑時,才會更加的自信,為學生更好地解答。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平時的學習,對自己日常的教學不斷反思,通過閱讀大量的資料,豐富自己的知識。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才能更準確有效地解答學生的質疑。
在講解主動語態(tài)變被動語態(tài)的方法前,我認識到這部分的知識比較瑣碎,需要更加系統(tǒng)地掌握這個知識點,這樣才能在課上更好地展現(xiàn)給學生。我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并掌握這部分知識,我備課時將其進行了總結:(1)含有短語動詞的被動語態(tài),并且我用對常見的這類短語動詞進行了總結,比如有take care of,look after,take off,look at,send for,look up等,以此來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2)含有雙賓語的動詞的被動語態(tài),這點我著重從對賓語的變動入手,幫助學生區(qū)分直接賓語和間接賓語的用法。(3)帶有符合賓語的動詞的被動語態(tài),這部分對賓語補足語是省略to的動詞不定式,變?yōu)楸粍诱Z態(tài)的情況我進行了深入地學習,目的是能夠更準確教授給學生。由于我在備課時,就對知識點進行了詳細的總結,在授課階段,學生們對我質疑提問時,我能夠有效地進行解答,不僅提高了我講課的信心,而且讓學生對我的信心也越來越高,為今后的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提高質疑能力,優(yōu)化教學課堂
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更有見地提出一針見血的問題。質疑是種能力,和提問是有區(qū)別的,他要求學生能夠從知識的本質出發(fā),發(fā)出疑問,而不是一味地“亂問”,如果學生不具備一定的質疑能力,那么不僅浪費時間,還會影響課堂秩序。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的目的在于讓同學們能夠自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引導學生從問題本質出發(fā),通過自己的思考進行提問。
在提出質疑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老師要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不僅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還要讓學生學會思考問題的方式。例如在講解被動語態(tài)時,我在課堂上設置了被動語態(tài)“三步曲”,對學生層層引導,讓他們層層深入地學習、思考。首先,我先讓學生掌握被動語態(tài)的結構,讓他們思考有哪幾種常見的被動語態(tài),每種情況造一個句子,并讓他們記住It is said that… / It is well known that... / have sth. done等這些特殊的句型。并鼓勵學生進行質疑,我對他們的問題進行解答。然后,我讓他們思考如何將主動語態(tài)變成被動語態(tài),讓他們通過例子總結出規(guī)律、方法。最后,我給學生指出了幾種主動語態(tài)變被動語態(tài)的特殊句型。通過將一個知識點進行層層剖析,層層深入的講解,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的質疑能力,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當中,能夠提出更有效的問題,優(yōu)化了教學課堂。
以上是我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出的幾種培養(yǎng)學生質疑能力的方法,并且在自己的課堂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希望能夠給廣大英語教師的教學帶來幫助。
【參考文獻】
[1] 薛彥. 中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J]. 中學時代,2014(06).
[2] 賴香姑. 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J]. 科技視界,2012(16).
[3] 徐明艷. 如何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課上的質疑能力[J]. 新課程(中旬),2012(08).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h通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