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淼
【摘 要】 初中物理課程標準把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作為一項重要內容明確提出,強調了學生學習過程,重視通過科學探究進行學習?!昂献鲗W習”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概念,實現了學生從被動學到主動學的轉變,充分體現了新課標思想。
【關鍵詞】 初中物理;物理實驗;合作學習;探究
【中圖分類號】 G64.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089(2016)36-0-01
隨著中學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與推進,中學教育越來越多地提倡深入推進素質教育,而物理作為一門重要的自然科學,在物理教育中充分體現了以啟發(fā)和探究為目的的知識結構,強調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能力,強調動手與動腦的結合,真正體現了教材對新課標的貫徹。而初中物理課程標準把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作為一項重要內容明確提出,強調了學生學習過程,重視通過科學探究進行學習。在“合作學習”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概念,實現了學生從被動學到主動學的轉變,充分體現了新課標思想。學生在物理實驗合作學習中,學會了交往,學會了參與,學會了交流,學會尊重他人,培養(yǎng)學生團隊意識和良好的合作品質。
一、物理實驗合作學習教學的現狀
首先,學生的合作認識能力較低,很多初中學生就沒有開設物理合作學習的課時。其次,學生的操作動手能力還有待提高,只有少數一部分學生能規(guī)范完成物理操作,學校對物理實驗教學資源不充分,有的物理實驗只能通過教師演示完成,學生分組實驗合作的資源不夠,學生合作的機會不多。學生物理實驗的合作學習條件不足,學生分組人數較多,只有一部分會操作。
二、“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運用
1.合理分組。進行物理實驗,可以采用合作實驗的學習方式。具體可采用異質分組原則,即將男生和女生、本學科學習較好的和有一定困難的、性格內向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起;或者根據學生的行為習慣、興趣愛好、班內學生之間的關系進行分組,不以學生的學習成績?yōu)槲ㄒ粯藴?。教師在分組時應注意:每組最好4~6名學生。每組學生在實驗時可相互取長補短、合理分工、互相幫助、互相啟發(fā),可以各抒己見、質疑、探究創(chuàng)新,從而營造學生自主表達、合作實驗、共同學習的活動氛圍,這也是合作實驗的前提。而對于小組的評價,要以小組成員的表現和總體成績作為評價和獎勵的依據,目的是使小組內共享學習資源,將個體的學習活動建立在共同合作活動的基礎上,最終達到小組內的同學共同提高。
2.規(guī)范操作。一是小組實驗時要合理分工,一部分學生是實驗的操作者,另一部分學生是實驗的檢查者,這兩種角色可以為小組成員輪流擔任。進行實驗時,操作者進行實驗時,檢查者一定要認真觀察,并對其操作進行評價,然后互換角色,其目的是讓全組同學都有發(fā)言和動手操作的機會,都是物理實驗中學習的操作者,同時也是學習的檢查者,增強了學生的操作能力和責任感。例如《光的直線傳播》一節(jié)“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像。筆者除了課前早作準備,讓學生用易拉罐、保鮮膜等材料制作好簡易的針孔照相機觀察窗外景物作好觀察日記。并要求學生以燭焰作為觀察的物體進行以下小組合作實驗活動:(1)像與物左右方向的倒正情況;(2)物體向左右方向移動,像如何移動?(3)改變物到孔的距離,像的大小,如何變化?(4)物體臨時針轉動,像的轉動方向如何?(5)小也形狀變化,像的形狀是否改變?(6)改變小孔大小,像有何變化?學生在合作實驗時,可以把小組成員分為兩隊,甲隊操作,乙隊記錄及檢查,甲隊操作完畢乙隊進行評價,然后互換角色。二是實驗完后,全班進行交流,每組出一名發(fā)言人,針對本組的實驗過程、現象、結論進行發(fā)言,每組的發(fā)言人是輪流擔任的,每個人的機會是均等的。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合作實驗中體現地位均等與機會均等,培養(yǎng)學生平等合作的意識。三是在各組發(fā)言之后,師生共同對各組的實驗情況進行評價。在評價時應注意:一方面要看到各小組活動時的積極面,做出鼓勵性的評價;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小組活動時的不足之處,注意積累總結,使他們在以后的合作實驗中進行改正。
3.教師的作用。在學生實驗過程中,合作學習中的實驗教學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師不應是旁觀者和局外人,教師要參與在學生合作學習的實驗中,教師必須深入到每個小組,仔細觀察學生的操作,適時地加入到小組成員,教師在合作實驗中應起如下作用:一是督促學生規(guī)范實驗。學生實驗時教師要進行巡視指導,認真觀察和了解每個小組的活動情況,如果發(fā)現個別學生不能參與到活動中去,做與實驗無關的事情,或個別小組活動不認真,教師要及時加以引導,明確的提出要求,確保學生合作實驗能夠順利進行,使小組合作實驗教學不流于形式。二是要激發(fā)學生興趣。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來自于學生對物理學現象的好奇,正是因為學生對物理現象有新奇感才會激起他對物理規(guī)律的探究興趣。興趣與探究是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的,因為在實際上探究中如果遇到困難,一些學生往往會喪失信心,無興趣繼續(xù)探究下去。三是解除學生疑難問題。在合作實驗中,時常會出現一些困難使實驗不能順利進行下去的現象,這時教師應及時的進行點撥,使學生很快地排除障礙,或者以這些困難為突破點讓小組成員展開討論,齊心協力,共同解決困難。
4.交流總結。合作學習要求各小組進行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求各組把結論進行交流,組內同學可以補充,其他同學要認真傾聽同學的發(fā)言,特別要注意聽他們分析的理由,然后作出正確的評價,通過交流后,教師進行總結,然后填寫好實驗報告冊。
總之,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運用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學生動手、動腦,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這樣才能推動教師在物理教學觀念的更新,使教師的行為發(fā)生與之相適應的變化,從而能推進物理課程的改革,達到提高學生物理科學素養(yǎng)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閻金鐸、田世昆.中學物理教學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