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素娥
摘 要:好的記敘文離不開生動形象的描寫。少了生動的描寫,記敘文就如一杯白開水淡而無味。如何讓描寫為記敘文增添光彩呢?要強化描寫意識,掌握描寫的方法。一是抓住描寫對象突出而有代表性的特征;二是精心選用動詞,對人物進行傳神的動作描寫;三是巧妙使用修辭,增強語言的生動性;四是變換角度,從多個側(cè)面去描寫。精描細繪,文章才會內(nèi)容充實,真切感人。
關(guān)鍵詞:記敘文;描寫;生動;形象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9-012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9.076
提起作文,多數(shù)學生喜歡寫記敘文,因為記敘文是他們接觸最早、最為熟悉的文體。然而從寫作的實際情況來看,許多學生寫的記敘文平鋪直敘,平淡乏味。究其原因,主要是只記敘而少描寫。
記敘與描寫有什么區(qū)別呢?記敘就是用簡練、樸實的語言,對人物的活動經(jīng)歷和事件的發(fā)展變化作準確的介紹、交代、說明;描寫則是用生動、形象、鮮明的語言,對人物和事物的特點作描繪、摹寫、刻畫。記敘的特點是簡要、概括,描寫的特點是具體、細致。比如,“下雨了”三個字是記敘,它只是對天氣的粗略交代;而“大雨嘩嘩地下起來了”就是描寫,它已經(jīng)加入了聲音的模仿。
好的記敘文離不開生動形象的描寫。在記敘文中,記敘是文章的骨骼,描寫則是文章的血肉。記敘文要生動感人,既要有健全的骨骼,更要有豐滿的血肉。這樣才能讓讀者對人物或景物獲得具體鮮明的形象,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才能使作品產(chǎn)生藝術(shù)感染力。記敘文中如果缺少生動的描寫,就如一杯白開水淡而無味。文章平淡蒼白,主題不突出,形象不鮮明,情景不感人,就不會打動讀者。所以,在記敘文中,描寫是不可缺少的表達方式之一。
那么,如何讓描寫為記敘文增添光彩呢?
一、抓住描寫對象突出而有代表性的特征
福樓拜說過,當你描寫“一棵樹”或“一堆火”的時候,只有發(fā)現(xiàn)了“這棵樹”或“這堆火”的特點后,才能下筆。當你去寫一個人、一個物或一件事時,抓好一個典型的細節(jié),抓住一個區(qū)別其他的特征,就能勝過千言萬語,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穿上雨鞋,帶著雨傘,而且一定穿著暖和的棉大衣。他總是把雨傘裝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個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連那削鉛筆的小刀也是裝在一個小套子里的。他的臉也好像蒙著套子……”這是《裝在套子里的人》中的細節(jié)描寫,作者契訶夫抓住了人物的特征,運用這種夸張的語言、漫畫式的勾勒來揭示別里科夫種種有形的套子及因循守舊的性格。這種獨特的肖像描寫,顯得幽默詼諧,令人忍俊不禁,具有強烈的諷刺意味,給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這一描寫讓別里科夫成為世界文學之林中的一個獨特形象。
二、準確選擇動詞
只有精心選用動詞,對人物進行傳神的動作描寫,才能更好地刻畫人物性格,從而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說《藥》中有這樣一段描寫:“老栓慌忙摸出洋錢,抖抖地想交給他,卻又不敢去接他的東西。那人便焦急起來,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還躊躇著;黑的人便搶過燈籠,一把扯下紙罩,裹了饅頭,塞與老栓,一手抓過洋錢,捏一捏,轉(zhuǎn)身去了……”作者描寫康大叔的動作,用了“扯”“裹”“塞”“抓”“捏”等動詞,生動地刻畫了他兇狠、蠻橫、貪婪、慣于敲詐的丑惡嘴臉。而 “摸”“躊躇”等詞則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了華老栓的膽怯、善良。
三、巧妙使用修辭
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格,可以增強語言的生動性,變抽象為具體,化無形為有形。
提起天氣的炎熱,我們一定會記起老舍先生《駱駝祥子》里的一段描寫:“街上的柳樹像病了似的,葉子掛著層灰土在枝上打著卷;枝條一動也懶得動,無精打采地低垂著。馬路上一個水點也沒有,干巴巴地發(fā)著白光。便道上塵土飛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氣聯(lián)接起來,結(jié)成一片毒惡的灰沙陣,燙著行人的臉。處處干燥,處處燙手,處處憋悶,整個老城像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狗趴在地上吐出紅舌頭,騾馬的鼻孔張得特別大,小販們不敢吆喝,柏油路曬化了,甚至于鋪戶門前的銅牌好像也要曬化?!?/p>
這段文字沒有出現(xiàn)一個“熱”字,卻真真切切地讓人們感覺到這種難挨的“熱”。作者使用了擬人、排比、比喻、夸張等修辭,把抽象的感覺具體化、形象化了,使讀者感同身受。
四、描寫要多角度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要想使描寫對象生動形象,就要變換角度,從多個側(cè)面去描寫?!端疂G傳》“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中有這樣一段場景:“撲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鮮血迸流,鼻子歪在半邊,卻便似開了個油醬鋪,咸的、酸的、辣的一發(fā)都滾出來?!崞鹑^來就眼眶際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縫裂,烏珠迸出,也似開了個彩帛鋪,紅的、黑的、紫的都綻將出來?!种灰蝗?,太陽上正著,卻似做了一個全堂水陸道場,磬兒、鈸兒、鐃兒一齊響?!?/p>
這段文字出色之處就在于把“打”的效果寫得“繪聲繪色”,這三拳,從味覺到視覺再到聽覺,多個角度調(diào)動感覺器官,形象描述被打者的感覺,可謂精彩絕倫。
描寫是記敘類文章必不可少的表達方式,在寫人、記事、狀物、摹景中廣泛運用。我們在記敘文寫作中一定要強化描寫意識,訓練再現(xiàn)能力,力爭把客觀對象摹寫得有聲、有色、有味、有形,使讀者有如睹其人、如聞其聲、如見其色、如嗅其味、如歷其事、如臨其境的感覺。只有在記敘中結(jié)合描寫,將描寫對象寫得生動、具體、形象,文章才會內(nèi)容充實,真切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