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云
[摘要]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質的性質要通過實驗來驗證,一些物質的制取要通過實驗來完成?;瘜W實驗中各種生動鮮活的化學現(xiàn)象,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給學生以強烈的感官刺激。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優(yōu)化化學實驗教學:做好演示實驗,增強教學直觀效果;指導學生設計實驗,完成相應的題目要求;鼓勵學生動手操作,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認真開展分組實驗,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注重預習和復習,提高實驗效果。
[關鍵詞]化學實驗課;設計實驗;動手操作;預習和復習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師要通過演示實驗或組織學生親自動手實驗操作,把課本中抽象的內(nèi)容變得直觀、具體,以便于學生掌握所學知識,提高化學實驗能力。那么,如何搞好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呢?筆者結合化學實驗教學的特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一、增強教學直觀效果
進行演示實驗是一種有效的直觀教學方法,教師講解得再詳盡,也不如演示實驗的效果好。要使演示實驗獲得成功,就要注意以下三點:
1.做好準備工作
實驗前要熟悉教材,掌握實驗的目的、內(nèi)容和步驟,還要預設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的內(nèi)容和觀察的方法,不要讓演示實驗成為教師個人的表演。課前教師要先進行幾次實驗操作,做到對實驗的反應、實驗的過程、化學藥品的用量了然于心,以便課上萬無一失。走進課堂之前要認真核對實驗器材、藥品,以免有所遺漏。
2.操作符合規(guī)范
在演示實驗時,教師的操作一定要按規(guī)定進行,規(guī)范且標準有序。實驗臺要整潔,與實驗無關的物品不要放在演示臺上,以免影響學生觀察的注意力。試劑使用要適當,不要浪費,也不要用的過少影響實驗效果。實驗必須使全班學生,特別是最后一排學生都能看得清楚。
3.保證實驗安全
演示實驗的過程要做到絕對安全,如果發(fā)生事故,對學生和教師都會造成不良后果。制取有毒氣體時切記檢查氣密性,對易燃、易爆物品更要小心使用。比如在演示氯氣制法時,要掌握二氧化錳和鹽酸的用量,在收集足夠的氯氣后,仍要將多余的氯氣通入堿液中,最后把裝置移到室外,這樣反應就基本上停止了。
二、指導學生設計實驗
1.設計實驗裝置圖
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設計好實驗,完成相應的題目要求,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得到鍛煉和提高。如完成“鈉和乙醇的反應”實驗后,可提出問題:鈉取代了羥基上的氫原子還是碳原子上的氫原子?怎么設計實驗可以證明?由于教學時間不足,此實驗只能讓學生通過設想完成。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畫出相應的實驗裝置圖,強調(diào)要取定量的乙醇與過量的鈉反應,并準確測定生成的氫氣的體積。
2.設想實驗結果
個別實驗,由于各種原因,只能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推測想象??上茸寣W生設想結果,再由教師(或學生)進行實驗驗證;無法進行實驗驗證的,可由教師講解點評。有時這樣做的教學效果比直接由實驗得出結論要好得多。如教學“烯烴化學性質”時,為了消除學生由特殊到一般認識過程中的疑惑,可增補實驗,以證明丙烯能使溴水、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等。在實施過程中,可先提出問題,讓學生設計實驗,然后假設并討論實驗結果,最后進行實驗驗證。指導學生設想實驗結果,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想象力,而且有利于學生直覺思維的發(fā)展。
3.鼓勵大膽想象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創(chuàng)設實驗情境,鼓勵學生擺脫思維的桎梏,大膽想象,大膽創(chuàng)造。如教學“分子”一節(jié)時,可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香水瓶在講臺上噴幾下,一會兒教室里便清香撲鼻。這一現(xiàn)象如何解釋呢?對尚未認識微觀世界、不知分子為何物的學生來說,確實難以解釋。但教師如果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大膽假設,引導學生從“粒子”和“粒子運動”的角度考慮還是能夠做解釋的。通過這類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能夠得到鍛煉和提高。
三、鼓勵學生動手操作
教師要為學生的化學學習多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盡量讓學生多參與小組實驗,從中摸索出改進實驗的思路和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對化學課的興趣。
例如,“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質”一課,由于學生在第二單元已經(jīng)學過氧氣的制法,掌握了一些簡單的操作知識,教師可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實驗。課前先讓學生預習并動手操作“家庭小實驗”,上課時教師再補充學生可能沒想到的碳酸鈉和鹽酸、碳酸鈣和濃硫酸等部分化學反應,師生討論確定反應原理,繼而提出問題:你是小設計師,能根據(jù)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設計出二氧化碳的發(fā)生裝置嗎?此時學生會表現(xiàn)出強烈的設計愿望,教師可以借機布置學生查閱資料,了解決定氣體發(fā)生和收集裝置的因素,之后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聯(lián)系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設計二氧化碳的制取裝置,把他們的設計繪出裝置圖展示出來,并介紹他們的設計意圖和所設計裝置的優(yōu)點,最后對學生的設計給予點評,充分肯定其設計中的優(yōu)點。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睘榱诉M一步調(diào)動學生的實驗積極性,可以組建課外興趣小組,讓每位學生按自己的興趣設計和開展實驗。教師可利用雙休日、節(jié)假日和課外活動時間,有計劃地開放實驗室,給學生的小設計、小實驗、小發(fā)現(xiàn)提供實踐的空間。在學生分組實驗時,應要求每個學生都動手實踐。剛開始實驗時,學生可能會有點興奮和緊張,出現(xiàn)差錯也是難以避免的。如做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時,教師在課前強調(diào)實驗完畢后要先熄滅酒精燈再繼續(xù)通氫氣直到試管完全冷卻為止,但由于是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可能會出現(xiàn)錯誤,產(chǎn)生一定的不良結果,對此教師不要苛責學生,要積極進行現(xiàn)場指導,隨時解決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放手讓學生動手實驗,能夠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的意識,變枯燥、機械的學習為有趣靈活的學習,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四、認真開展分組實驗
在進行分組實驗時,教師要鼓勵每名學生都動手參與實驗,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實驗中的各種魔幻般的現(xiàn)象能夠使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探索化學奧秘的欲望,從而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效果。
在分組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及時預防和糾正學生在實驗操作中的錯誤,讓學生牢記正確的實驗操作步驟。如做粗鹽提純的實驗時,如果儀器不干凈,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濾紙邊緣,就得不到理想的實驗結果,這時就要及時啟發(fā)學生找出原因,糾正操作中的錯誤,之后再重新實驗,確保實驗取得良好的效果。實踐證明,開展分組實驗,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使學生養(yǎng)成嚴謹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五、注重預習和復習
化學實驗能否成功,預習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學生一定要提前一天預習第二天化學課上要做的實驗。預習可以使聽課和實驗都要有針對性,利于找出問題,抓住重點和難點;可以節(jié)約時間,通過預習時的思考縮短做實驗的時間和課后作業(yè)的時間,增強實驗效果。通常預習的方法有:(1)精讀課文。通過閱讀課文,掌握實驗的基本步驟和重點內(nèi)容,同時記下或在書上標記出不懂的地方,提醒自己上實驗課時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識、有目的地聽老師講解自己遇到的疑難問題,這樣就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2)把握重點、難點和疑點。在閱讀課文、掌握新知后,要著力于思考解答課后習題,找出實驗課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如果可以還可寫出預習筆記。
課后要及時復習和鞏固實驗的內(nèi)容,像回顧電影一樣地在頭腦中把實驗的步驟和內(nèi)容溫習一遍。復習能加深理解,鞏固已學知識,但復習要及時,出現(xiàn)不懂的問題要及時尋求老師的幫助,這樣才會在學習上不留后賬,不留疑點,為后續(xù)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按時完成作業(yè)是鞏固實驗成果的重要途徑之一。務必要求學生親自動手做,獨立完成作業(yè),杜絕抄襲作業(yè)的現(xiàn)象。課后習題要先復習之后再做,一定要認真完成。學生要勤思多問,不留疑點,盡量把做過的作業(yè)都記在頭腦中。只有牢記知識,才能熟能生巧,運用自如。
總之,初中化學教學中實驗是一項重要內(nèi)容,它能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和探索科學的精神。實驗教學已經(jīng)成為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周少珍.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廣西教育,2007,(8).
[2]劉建華.淺談中學化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新課程,2011,(10).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