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肖云,周博,宋玉荃
安徽省高校圖書館網站內容建設調查與分析
周肖云,周博,宋玉荃
以內容建設為視角,對安徽省33所本科院校圖書館網站進行比較分析,研究圖書館網站內容建設的發(fā)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結果表明,安徽省本科院校圖書館網站中文主頁已經形成了相對規(guī)范的格式,網站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但存在定位模糊、服務價值取向偏差、資源組織不規(guī)范、新聞發(fā)布內容混亂等現象,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改進的建議。
高校圖書館;網站 ;內容建設;安徽
《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統(tǒng)計,截止到2016年6月,中國已有網民7.10億,手機網民6.56億,網站454萬個,互聯網普及率達51.7%[1]?;ヂ摼W日益成為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的先導力量,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2]。網站已成為圖書館的重要服務平臺。筆者選取安徽省本科學校圖書館為調研對象,對網站內容建設情況進行調研,對其概況和瓶頸問題進行分析,以期為日后圖書館網站發(fā)展提供參考。
筆者的調查范圍為安徽省33所本科學校的圖書館網站,調研方法以網絡訪問為主,調研內容為各網站的內容建設情況,包括在本校網站主頁的類屬、網站的可訪問性、版本設置、概況介紹、資源、服務、檢索、用戶互動、系統(tǒng)設置等,調研時段為2015年3月--6月。
(一)在學校主頁的類屬
圖書館在本校網站主頁的類屬分為:教輔部門、直屬機構、圖書檔案、服務和資源機構、黨政管理機構等(見表1)。
(二)可訪問性
調查期間,可訪問性較好的圖書館網站有30所,占總數的90.91%;有3所學校圖書館的網站在調研期間出現間歇無法訪問的現象。
表1 安徽省各高校圖書館在本校網站主頁的分類統(tǒng)計
(三)版本設置
圖書館網站的版本設置的調研包括新舊版的設置和中英文版的設置。調研顯示,設置了舊版回顧的圖書館網站有10個,占調研總數的30.3%;有4所學校圖書館網站雖然設置了舊版回顧,但是無法訪問;其余19所學校均為設置舊版回顧。中國科技大學和安徽科技學院這兩個學校圖書館網站設置了英文版,并可正常訪問;安徽大學圖書館設置了英文版,但無法訪問;其他30所學校圖書館均未設置英文版。
(四)概況介紹
在圖書館概況這一欄目里,圖書館簡介、部門設置、館藏布局和開放時間,這些內容的普及率達到了93.94%以上(見表2),另有22個圖書館網站對館長進行了介紹,大部分內容涵蓋職務、姓名、電郵、電話;有5家圖書館附有館長的照片,有6家圖書館在館長簡介包含個人及學術經歷、研究方向。僅安徽農業(yè)大學、滁州學院、銅陵學院這3所學校的館長簡介兼有照片、個人及學術經歷、研究方向和聯系方式。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yè)大學、安徽三聯學院、皖西學院這4個學校的注明了館長的辦公地點。安徽科技學院圖書館在領導簡介里涵蓋了館領導和部門主任。宿州學院圖書館的部門介紹中附有員工照片。
表2 安徽省高校圖書館網站概況欄目調研表
(五)新聞分類
圖書館網站上發(fā)布的新聞包括館務情況、資源動態(tài)、培訓講座等。其中17所(占總數的51.52%)圖書館的網站未將信息進行以上的細分;安徽師范大學、安徽工業(yè)大學、巢湖學院圖書館將這些信息分為3類,包括館內消息/館務通知/通知公告、培訓講座、資源動態(tài);中國科技大學圖書館將信息分為通知公告和資源動態(tài)兩類,將館務通知新聞和培訓講座等歸入通知公告中,其余13個圖書館將信息分為新聞公告和資源動態(tài)兩類,將培訓講座歸入資源動態(tài)。
(六)電子資源建設
安徽省本科學校圖書館均為安徽省數字圖書館項目的成員館,共享該項目的團購資源,中文資源有時夕樂考網、新東方多媒體學習庫、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職業(yè)全能培訓庫、e線圖情、方略學科導航、博看電子期刊、萬方中文電子期刊、超星中文電子期刊等,外文資源有Ureader外文電子圖書、Springer電子圖書、Springer電子期刊、WorldSciNet電子期刊、EBSCO電子期刊。除團購資源外,各圖書館均購買了中、外文數據庫,并有若干試用數據庫(見表3),收入較多的中文數據庫為讀秀、中國知網;收入較多的外文數據庫有Emerald、數圖外文(見表4),另有18個圖書館結合自身館藏特色自建了數據庫。
表3 安徽省各高校圖書館數據庫統(tǒng)計表
表4 安徽省各高校圖書館所購中、外文數據庫排行統(tǒng)計
(七)互動方式
圖書館通過與用戶互動,獲取用戶的需求信息(見表5)。其中表單咨詢是圖書館最常用的互動方式,其中安徽農業(yè)大學、安徽醫(yī)科大學、安徽工程大學、安徽工業(yè)大學、安徽中醫(yī)藥大學、蚌埠學院、安徽科技學院、池州學院、黃山學院、銅陵學院圖書館網站可以對留言信息進行檢索。
表5 安徽省高校圖書館網站用戶互動情況的統(tǒng)計表
在社交媒體的應用方面,有 9所圖書館開通了微博(見圖1),6所圖書館開通了微信;其中有4所學校(安徽工業(yè)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皖西學院、安徽科技學院)圖書館開通了微博和微信。
圖1 安徽省高校圖書館微博運營應用情況
(八)服務項目分析
各高校圖書館網站對用戶提供了各種服務(見表6),另外,安徽大學圖書館網站設置
了讀者在圖書館在館狀況的實時統(tǒng)計,合肥工業(yè)大學圖書館網站開通了自習室座位預約,安徽工程大學圖書館網站也設置了座位預約服務項目,筆者為校外IP地址,無法訪問。安徽農業(yè)大學和阜陽師范學院圖書館網站設置了新生專欄和畢業(yè)生專欄。安徽工程大學、安徽財經大學、淮北師范大學、皖西學院這4所學校圖書館網站開設了網站地圖。
表6 安徽省高校圖書館網站服務項目的統(tǒng)計表
(九)系統(tǒng)設置
安徽農業(yè)大學、安徽工程大學、安徽師范大學、安徽工業(yè)大學、皖南醫(yī)學院、安徽科技學院、滁州學院、池州學院、黃山學院、銅陵學院這10所學校圖書館網站均設置了用戶訪問量;蚌埠醫(yī)學院圖書館網站設置了當前的日期,蚌埠學院圖書館網站設置了當前的時間;安徽財經大學、合肥學院、巢湖學院這3所學校圖書館網站設置了當前日期和用戶訪問量;合肥工業(yè)大學設置了用戶訪問量,并對用戶進行RSS推送服務;阜陽師范學院圖書館網站設置了學期周、城市及天氣預報(北京);安慶師范學院圖書館網站設置了當前系統(tǒng)維護的時間。
(十)檢索方式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醫(yī)科大學、淮北師范大學、安徽三聯學院、安徽科技學院這5所學校圖書館網站設有包括站內檢索、電子資源檢索和紙質資源檢索在內的一站式檢索;合肥工業(yè)大學、安徽農業(yè)大學、安徽建筑大學、安徽工程大學、安徽師范大學、安徽財經大學、安徽工業(yè)大學、蚌埠學院、阜陽師范學院這9所學校圖書館網站,為用戶提供包括電子資源、紙質資源在內的館藏資源檢索;在安徽大學、合肥工業(yè)大學、安徽農業(yè)大學、安徽建筑大學、安徽工業(yè)大學、安徽三聯學院、安慶師范學院、池州學院、皖西學院這9所學校圖書館在網站主頁提供了站內新聞檢索途徑;有12所學校圖書館網站可以通過題名、責任者等檢索途徑,獲取該文獻的館藏情況、預約、參考書架、圖書評論、相關借閱、借閱關系圖、圖書二維碼、相關資源、分享、可能感興趣的書、相關微博等信息;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安徽外國語學院這兩所學校圖書館網站沒有提供任何信息檢索途徑。
(一)圖書館定位方面
調查中發(fā)現,圖書館的定位非常模糊,具體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作為機構整體的定位模糊;二是館員的專業(yè)形象模糊。
就機構定位而言,教育部2002年頒發(fā)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指出,高等學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是為教學和科學研究服務的學術性機構。而圖書館實際上分類歸屬卻是教輔部門、服務部門或者是黨政管理機構等。顯而易見,“學術機構”與“服務、管理部門”相比,“他我”和“自我”之間的定位距離相去甚遠。為圖書館正名的第一步,需從圖書館在本學校主頁的歸屬入手,統(tǒng)一為學術(或科研)機構。當然,打鐵還需自身硬,真正實現自身的學術價值,非一朝一夕之力,僅改變外部歸屬鏈接是遠遠不夠的。這需要靠圖書館人轉變觀念,不斷提高自身專業(yè)水平、服務層次來實現。
就館員形象而言,在此次調查中,所有圖書館網站對館內員工介紹均是少之又少。用戶在瀏覽網站時,無法獲取相應崗位的館員信息。而對比同校的院系網站,對教師的學術經歷均有細致的說明。圖書館如果能在網站的醒目位置,注明各位員工所負責的業(yè)務范圍,再附上笑容燦爛的照片,及詳細的個人簡介、學術經歷、辦公地點、聯系方式等,充分揭示館員的個人情況,展示良好的專業(yè)形象,就能讓用戶能夠對館員的工作能力有進一步的了解,間接的建立信任關系[3]。
(二)服務價值取向方面
圖書館任何資源的開發(fā)和服務的推廣,都應該是圖書館與用戶兩者間相互配合、共同造就的結果。就內容而言,網站的版本有新舊版或中英文版,或者根據用戶IP地址劃分校內外用戶類型和全校,而以用戶需求類型不同劃分的版本、欄目則很少。調查中,僅安徽農業(yè)大學網站設置了新生專欄和畢業(yè)生專欄,安徽理工大學設置了新生專欄,其內容也并未涵蓋整個圖書館資源。服務歸根結底都是人與人之間的交互活動。圖書館從自身資源格局出發(fā)劃分服務類型,是單方面的強化圖書館自身的主體性地位,將用戶定位為服務的客體,淡化用戶在圖書館資源開發(fā)中的能動作用,是圖書館進行若干的資源推廣,有時效果卻不盡如人意的重要原因。圖書館應將用戶作為同質、雙向、交互、能動的圖書館主體,視為圖書館活動的軸心與其服務效果的評價主體[4],根據不同用戶類型提供相應的資源內容和服務。
(三)新聞發(fā)布方面
安徽省高校圖書館網站的新聞主題主要集中館務新聞和資源動態(tài)方面,有的圖書館黨務工作也是新聞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常規(guī)性館務的事無巨細的文字發(fā)布,使得新聞不新且無趣。另外,一半以上的網站缺乏站內新聞檢索,增加了用戶獲取信息的時間成本。部分圖書館開啟了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功能,但用戶關注度不夠,互動較少。
圖書館網站新聞在在內容上,應該強調深度和廣度,增加用戶關注度較高的閱讀、講座、培訓等有關的內容,較少涉及與本館事務相關的報道;在設計上,要結合文字、圖片和視頻等多種發(fā)布形式,吸引用戶的注意力;管理上,統(tǒng)一管理網站全部信息,并為用戶提供包括主題、正文、時間等檢索途徑的一站式檢索;在途徑上,應進一步開發(fā)微博、微信等新媒體使用功能,通過用戶參與評論、回復等,增強與用戶的交互。
(四)資源組織規(guī)范的方面
此次調查中,圖書館域名、官方微博名稱、數據庫的名稱以及新聞消息等各個方面都存在不規(guī)范的現象。如域名,在域名中使用圖書館的英文前三個字母“l(fā)ib”的有17個,使用拼音縮寫“tsg”的有5個,還有其他一些不規(guī)范用法。在已開通的9個圖書館微博中,名稱有使用“學校全稱”+“圖書館”的,也有使用“學校簡稱”+“圖書館”的,還有以“學校全稱”+“圖書館”再加上“官微”“官博”,還有以“參考咨詢部”名義設置的。對于數據庫的有“本館資源”、“共享資源”、“館藏電子資源”“館藏資源”“信息資源”“資源”、“數據庫”、“電子資源”、“數字資源”等各種使用方法。對于新聞也有“新聞”、“消息”、“公告”、“動態(tài)”、“資訊”等不同的用法。網站建設工作需借鑒編目工作,建立本行業(yè)資源組織的標準和規(guī)范,并定期進行修正。遵循標準是先決條件,最終目標是在網站內容上實現標準化和特色化的和諧。
互聯網閱讀和手機閱讀日趨興起,使得圖書館傳統(tǒng)用戶呈現出漸趨分化與稀缺的態(tài)勢。面對用戶需求變化的外部壓力和圖書館業(yè)務縱深發(fā)展的內在動力[5],圖書館一方面需要依托信息技術引入智能化管理,對實體服務的內容、方式和渠道進行創(chuàng)新,改善用戶體驗;另一方面,通過網絡技術搭建平臺,加強與用戶的交流互動,吸引用戶的持續(xù)訪問,獲取更多的用戶“注意力資源”,宣傳圖書館資源和服務、塑造圖書館形象、擴大文化影響力,提升圖書館的學術地位[6],達成圖書館與用戶間的雙贏。
[1]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16年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4X8BFatUnGC8yVeO8fIjcnTswwFj9THZb NnqZHYeyl8bBpn14AwV1ABuN4kLHlXhlTzVLawDR7lEN awc2i5NFobRSyY9slCs6QyiGMc6lpC.
[2] 習近平致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賀詞(全文)[EB/OL].http://news.ifeng.com/a/20141119/42515377_0.shtml[2014-3-31].
[3] 洪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圖書館學科服務模式及其啟示[J]. 圖書館雜志,2015, 34(2): 94-100.
[4] 蘭孝慈.受眾接受:圖書館受眾注意力資源開發(fā)價值實現的重要向度[J].圖書館學研究,2012(19):56-59+11.
[5] 周肖云,戴旸,邱春艷. 基于專利計量的圖書館物聯網技術發(fā)展態(tài)勢研究[J].圖書館雜志,2015(2):79-84.
[6] 張力,肖平,范佳佳. 中美高校圖書館網站新聞欄目設置的比較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3(12):93-96+105.
責任編輯:劉海濤
G250.7
A
1673-1794(2017)01-0129-04
周肖云,周博,宿州學院圖書館;宋玉荃,宿州學院文學與傳媒文學院(安徽 宿州 234000)。
宿州學院一般科研項目(2014yyb26);安徽省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基金項目(TGW16B31)
2016-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