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春暉
(橫縣橫州鎮(zhèn)宋村村委小學,廣西南寧 530300)
新課程課堂教育教學概念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自主學習思考的過程。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課堂教學計劃,給予學生充沛的課堂自主思考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學習方法,積極主動思考解決問題,獲得成功樂趣,從而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思考習慣。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課堂中培養(yǎng)良好的自主思考習慣,需要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用心栽培和教育。
在以往的教育教學模式中,宣揚“尊師重道”,教師擁有課堂的主動權,而且言語無需質疑,學生只需機械式的接受老師的澆灌,是一種給予和被接受的師生關系。課堂氣氛緊張、形式單調,課堂缺少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學生對老師永遠畢恭畢敬,缺乏向權威質疑的勇氣,不僅嚴重束縛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而且阻礙了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提高。所以,在新課程課堂中,我們要和學生一起共同創(chuàng)建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對每位學生學習情況充分了解,相信每位學生都能學好,與學生勤溝通、勤交流,在課堂中對積極發(fā)言、勇于質疑、新穎想法的學生無論回答對錯都給予表揚。善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yǎng)其自主思考習慣。
《課程標準》強調,教師在課堂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揮。在語文的教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習慣,需要我們改變原有滿堂灌式的教學方式,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調動其積極主動性,是我們當前課程改革的重要任務。
例如,在《美麗的小興安嶺》課堂教學中,針對課文中作者對春、夏、秋、冬的描寫,教師結合學生們的喜好,選擇一段自己認為作者寫的好或者自己喜歡的段落,并讓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方式方法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由于學生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做事,所以學習主動性非常高,學習的方式也多種多樣,有自學形式、小組合作形式等等,對課文的學習掌握理解程度超乎想象。在后來的課堂總結中,學生各抒己見,甚至為了更好的表達自己對課文的觀點,還查找了大量的課外知識進行闡述。在學生的學習熱情中,教師適時進行下一個教學目標的引導:同學們,小興安嶺不僅四季都美麗無限,而且它還是我們偉大祖國的森林寶庫呢。接下來我們繼續(xù)學習……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索新知的欲望。由此,一節(jié)即使老師口若懸河但依然枯燥乏味的課堂,通過改變教學方式,不僅輕松的實現了教學目標,還提高學生學習語文自主思考的積極性。
激發(fā)學生自主思考興趣其中一大動力就是活動,因此,新課程概念下,語文教育教學我們應該為學生開展更多的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中,不僅有助于學生開拓眼界,還有助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在課堂中,教師單純的強調多讀多寫,學生的學習效率可能很低,如果在讀寫中給學生加入言語和表演,提供學生演說的實踐活動機會,增強學生領悟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將會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對小學生來說,樂趣就是促進自主學習的動力。因此,開展實踐活動,讓課堂氛圍生動活潑,學生對語文的自主思考能力就越強。在語文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以下幾點:(1)游一游。在《春天的發(fā)現》這一節(jié)作文課堂中,為了讓學生親身感受春天的美麗,領悟觀察大自然的魅力,特向學校申請組織學生進行一次春游活動,在活動中引導學生細心觀察,對自己的所觀所感可以暢所欲言,并讓學生把自己發(fā)現的春天美景以文字的形式匯總出來。春游結束時,學生們仍意猶未盡,深切的體會到知識源于生活的道理,極大地促進了學生自主思考習慣的養(yǎng)成。
(2)演一演。在《將相和》這一課堂教學中,由于教材內容極具故事性和感染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小組合作,針對課文進行表演比賽。在參賽之前,小組成員需要認真研究探討課文,揣摩人物關系,還需要根據片段自己編輯表演劇本。雖然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學生們積極性都很高,對人物把控非常到位,在整個過程中,每個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教學效果受到了出乎意料的一致好評。
學生自主思考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我們?yōu)樾W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每位教師都應該充分相信自己學生,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我們老師的教是為了以后不再教,讓學生自己掌握捕魚的方法,也就是說我們要大膽放手讓學生通過學到的方法,自己去學習思考,養(yǎng)成良好的獨立學習習慣,在學習中尋找成功的樂趣。
首先,創(chuàng)建自學氛圍,教給學生自學方法。語文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習慣,并不是意味著對學生熟視無睹,而是,在學生自主思考前,我們把自主思考的方式方法教給學生,采用一讀(要將課文讀通順,理解課文大體方向,明白本篇課文的主旨是什么),二思(瀏覽一遍預習重點,念念課文后面的思考題,清楚本次課主要學習哪些內容),三寫(仔細閱讀課文,對課文進行自主思考,對疑點難點詳細記錄,寫下自身體會),四用(通過輔導材料,回憶原有知識,獨立解決一些簡單問題)的方法。教師要告知學生自主思考的基本規(guī)律,使學生明白自主思考的先后順序。教師要把握好自己的主導地位,對學生的學習加以引導和示范,切不可全權代理,一手包辦。
其次,創(chuàng)造民主氛圍,讓學生自愿學。教師需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民主的教學氛圍,不僅要求老師評價學生,學生也有權利評價老師,以及學生自己評價自己,讓學生自己意識學習上存在的優(yōu)缺點和問題,引導學生自己解決問題,體會成功的樂趣。適時地進行小組成員學習比賽,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思考的動力,讓學生由厭學轉變?yōu)樾母是樵傅膶W。創(chuàng)造具有民主氛圍的教育教學,可以采取下面幾種方式。
(1)主動匯報,交流學習。教師要提供給學生相互交流溝通學習收獲的機會,在學生自主思考后,讓學生養(yǎng)成積極反饋學習心得的習慣。首先我們要鼓勵學生對似懂非懂的問題大膽發(fā)問,要求學生敢于對老師所講質疑,學生發(fā)言不受約束,鼓勵學生發(fā)表意見和見解。其次對有歧義的問題,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熱烈討論,教師要耐心聽取,多誘導啟發(fā)學生,使學生自主思考步步深入,創(chuàng)新思維不斷提高。培養(yǎng)學生敢于發(fā)言提問,愛問問題,喜歡探索的樂趣
(2)互相討論,及時評價。為了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組織教學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的,可以讓學生自由結組,前后桌討論。學生的發(fā)言的觀點有好有壞,但是這對學生理解問題,解決問題卻有重要的意義。學生通過相互之間的交流溝通,相互見對問題的評價,不同的見解相互碰撞,彼此啟發(fā),在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中,教師恰當的及時引導下,學生非常輕松的完成學習目標,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邏輯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組織學生活動的課堂教學方式多種多樣,我們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課堂教學活動就好像是提升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源泉。小學語文課堂的教育教學,需要我們讓小學生養(yǎng)成自主思考習慣。小學語文自主思考習慣的養(yǎng)成,有助于學生自己獨立的書寫,又有助于學生思維品質和語文興趣的發(fā)展,還使學生不斷探索新知識、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提升。
[1]郭建增.淺議習慣的養(yǎng)成與培養(yǎng)[J].新課程學習,2014(10):94-95.
[2]李玉倩.小學生好習慣養(yǎng)成的有效策略和實施方法[J].黑龍江教育,2015(12):12-16.
[3]周斌國.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實踐研究[J].教育文匯,2015(1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