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健
潛能生轉(zhuǎn)化工作的方法與策略
◎張 健
我們稱那些在學習方面暫時落后的學生為潛能生。他們雖然為數(shù)不多,但因?qū)W習落后,對學習缺乏興趣,所以把精力放到了調(diào)皮搗亂上,給我們的班級管理帶來許多不利影響。因而做好他們的轉(zhuǎn)化工作,使他們將精力都放到學習中來,是班主任教育管理班集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艱巨、最具反復性和長期性的工作,而這一工作的成敗不僅關系到一個集體的榮譽,更為重要的是,它關系到學生的個人前途問題。那么,如何做好這一工作呢?
讓學生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固然重要,但如何使這一目標持久化、興趣化,讓學生覺得學習是一種快樂則更重要。我在班級開展了“小紅花”評比活動。對于童心未泯的小學生,他們非常熱衷于這項活動,朵朵小紅花班級出現(xiàn)了比、學、趕、幫、超的勁頭。在學習上,每次測驗九十分以上一朵小紅花,一百分兩朵小紅花,搭對子贏的再得一朵小紅花。好同學之間比,潛能生之間也比,這樣就帶動學生們由“讓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在班級中成功地營造出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我班有幾個學生,課堂上特別懶,不愛動筆??偸峭侠阶詈?,老師找同學對答案了,他就把聽來的答案一寫就完事了。針對這樣的學生,我就請他們到黑板上來寫或者要求孩子們做完題后報數(shù)。這樣規(guī)定后,學生做題速度上來了,同時也沒有投機取巧的學生了,大家都能踏踏實實地做題。
速度上來了,但是馬虎的學生又增加了。所以為了督促學生養(yǎng)成認真做題的好習慣,孩子們每次做題時,我都要看草紙。做練習時,正面寫題,前一頁的背面就做草紙用,做作業(yè)時,練習本就是草紙。我在給孩子們批題或作業(yè)時,還要看他們的草紙,這樣既培養(yǎng)學生認真做題的好習慣,同時也能便于我了解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計算有誤,從而面對面地指出學生做題時的毛病,督促他改正,提高其做題正確率。每次考試我也這樣做,齊卷紙的同時,還要求學生把草紙也交上來,然后通過家長會或微信平臺發(fā)給家長,讓家長也了解孩子是因為什么馬虎的。
通過以上做法,馬虎學生在逐漸減少,隨之而來的是班級中做題嚴謹?shù)膶W生增多了,學習成績也提高了。
對愛溜號的學生,我會經(jīng)常提問或者安排有責任心的好同學時刻提醒愛溜號的同學。我班有一名王同學最愛溜號,聽五分鐘思維準跑。上學一個月我就發(fā)現(xiàn)了,原以為他是自閉癥,我讓他媽媽領他到市婦幼保健醫(yī)院檢查,結(jié)果他是嚴重注意缺陷型(注意力商數(shù)小于80) 學生。怎么辦?起初我提醒他,可是提醒完,我就忘記了之前的進度,這樣就影響了我課堂教學目標的完成。于是我給他安排個好同學監(jiān)督他,這樣既不影響我講課,同時也使得這名愛溜號的王同學沒有落下一個知識點。五年來,他沒有掉隊,而且成績非常優(yōu)秀。
學習差的潛能生,他們的成績時好時壞,需要我們傾注更大的耐心。有進步及時表揚,成績跌落了別灰心,還得鼓勵學生和家長別灰心。課堂上多關注他們,給他們配備有責任感的好同學當同桌。對于他們的作業(yè)更是要面批面改,而且要更細,甚至連標點符號和聲調(diào)都不放過,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改正,把問題扼殺在萌芽之中,同時以身作則,用自己嚴謹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給孩子們做個好榜樣,使孩子感覺到老師是火眼金睛的,他們在寫作業(yè)或做題時就會更加認真。
首先要讓家長了解老師的辛苦。每次考完試,我都會講解后再復批,對于不會的學生還會在卷紙上留下講解的痕跡,然后讓家長簽字。作文日記,我都會認真批改,然后再讓學生重抄一遍,期末時,我會一張一張發(fā)給學生,然后讓學生整理好,我將孩子們的作文一個一個用訂書器訂好再發(fā)給學生,讓孩子拿回家給家長簽字。每次考好的學生,我都會給他們照相,發(fā)到班群中,表揚這些孩子,讓家長看看有沒有自己家的寶貝。當家長了解到老師的辛苦,他們自然就配合我們工作了,有了家長的配合,工作起來就輕松多了。
為了上好每一節(jié)課,我都會在上課前一天認真?zhèn)湔n,看看明天要講的內(nèi)容,哪是重點,哪是難點,哪是切入點,怎么以舊代新。這篇課文應向?qū)W生滲透閱讀方法還是寫作方法,怎樣引導孩子掌握這種方法,哪些字音字形要注意,在課文哪些地方入手,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等等,這樣第二天的課堂上才有備有序,做到向課堂40分鐘要質(zhì)量。
我感覺自己像個陀螺。早上來了就投入到工作中,上課、批改、輔導、談心、說教,雖苦雖累,但看到孩子們的進步,看到家長們的認可,幸福就盡在不言中。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在腳踏實地前行;沒有望洋興嘆的舉動,卻有滴水石穿的信念;沒有身為人師的驕傲與自負,卻在收獲一季又一季的桃李芬芳,這就是一名教師的責任與幸福。
(作者單位:撫順市新?lián)釁^(qū)十二道街大官小學)
(責任編輯: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