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省鐘山縣職業(yè)技術學校 黃慶梅
有句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要絞盡腦汁上好的第一堂課,一定要爭取學生在第一次與見面時,讓學生產生濃厚的“我要學”的好奇與興趣,盡量使學生“愛”上它。因此,在第一節(jié)課時,我準備了精彩的最前沿的介紹功能的視頻,炫目的特效、生動活潑的內容與磁性的聲音介紹,這三者的完美結合,效果很好,吸睛率很高,學生鴉雀無聲,看得非常認真。視頻播放結束后,我并沒有開始介紹枯燥的操作界面及工具,而是繼續(xù)“欣賞優(yōu)秀的創(chuàng)意作品”,讓學生對作品產生感性認識,課前精心準備收集了多個特色作品,作品內容涵蓋了多個應用領域,比如,平面設計、創(chuàng)意廣告、婚紗攝影、裝潢設計、藝術寫真、生活照ps、卡通動漫等。讓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感受的神奇與強大的功能,并讓學生從自己的審美角度,對作品從創(chuàng)意、結構、色彩搭配等方面談談自己的想法。通過學生觀看視頻、欣賞作品、分析作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求知的欲望。
學生剛接觸時,對它的了解是一片空白。因此,在第一次上課時,不能循規(guī)蹈矩,切忌進行枯燥的軟件界面、工具及功能講解,否則會讓學生不耐煩,是扼殺學生“興趣”的殺手锏。對中職學校的專業(yè)課教師來說,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對新軟件的動手操作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只要學生有了“有意思,我很想學”的主動性,學習的潛力才能激發(fā),上課的效果就會好很多。
實例教學法與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同,學習的內容融合在具體的實例中,比如,選區(qū)工具的使用、圖層的樣式、濾鏡的效果等知識點都設置在一個個具體生動、創(chuàng)意有趣的實例中來講解。實例的選擇要用心,遵循的原則是: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綜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循序漸進,我會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實例有哪些效果?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分析解決問題,每次上機課的教學過程都強調學以致用,鍛煉學生的軟件動手操作能力,在動手的過程中學生熟悉理解了知識點并且加深了印象;在選做案例中,鼓勵并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來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實例教學法,通過完成制作一個個典型實例,來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任務驅動法強調任務與問題相結合,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完成一個個任務,在整個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獨立面對問題的解決能力。要設計出有意義的針對性強的任務。比如,學校藝術節(jié)時,讓學生設計藝術節(jié)的節(jié)徽;運動會時,讓學生設計會徽、班級的班旗;元旦時,讓學生設計賀卡;學校的晚會時,讓學生設計宣傳海報等。在完成設計的過程中,學生收集素材、構思設計、色彩搭配、軟件應用,每個環(huán)節(jié)學生都會思考、提問,教師適時給予引導,學生掌握了知識、學會了獨立思考、嘗試了解決問題。學生更加有成就感與充實感。最后,我還會讓學生自己講講設計思想及靈感,并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評價包括教師評價及學生互評。這樣的課堂學生更加積極。
實踐表明,在教學中,實例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法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
我們學校是縣級中專,大部分學生是從農村學校上來的,在初中沒有接觸過計算機,對計算機是零基礎,所以對計算機操作不熟練。開始學習圖像處理這門課程,學生的操作能力存在很大的差異,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學習。布置一個作業(yè),讓學生自主完成,對完成的快的學生,叫他們幫助那些操作能力較弱,完成得慢的學生。這樣,學生之間不僅有交流,增進友誼,更讓那些先完成作業(yè)的學生有成就感,讓他們體會到自己也是一位小老師。
教學中的評價是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教師反饋學生作品信息的關鍵。若評價反饋及時有效,學生可以及時調整思路、修改設計作品,從評價中受益。教師對學生作品的評價更應該注重過程的評價,對于評價來說,并不是評價某個學生作品的好壞,比如,節(jié)徽、班旗、賀卡、宣傳海報等,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討論、一起評價:設計思路是否合理?突出主題了嗎?整體結構合理嗎?色彩搭配如何?怎么修改會更好?通過這種方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得到最終結果。學生之間互相評價時,引導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既要學會評價同學的作品,更要學會評價自己的作品,逐步提高學生的賞析能力。
中職的學生很多都沒有美術基礎,對審美沒有具體的概念與感性的理解。平時可以請教美術教師在課堂上多給學生講講美學、作品構圖、色彩搭配等等。要經常給學生欣賞設計網站上的各種類型的優(yōu)秀設計作品,并給學生展示專業(yè)人士對作品的分析點評。逐漸提高學生對美的認識及敏銳度,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意及靈感,這樣學生才能設計出像樣點的作品。這個過程不能一蹴而就,要堅持下去、貫穿始終,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下,學生的美感會有大的提升。
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之間的比賽,鼓勵學生積極參加。不僅參加校內的比賽,更要踴躍參加校外的比賽,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得遠、學得深。在比賽的過程中,學以致用,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并且通過比賽,還能結識趣味相投的人可以相互交流。在比賽的同時,個人及集體榮譽感能讓學生更積極的備戰(zhàn),表現出好狀態(tài),發(fā)揮出最佳水平。比賽,既能激發(fā)參加比賽的學生,又能刺激其他學生更加努力地學好。
總之,圖像處理功能的強大讓每個學習它的人都認識到了,而它的實踐性與藝術性強的特點,要想讓學生成為高手不是一學期或者一學年就可以的。只有靠學生自己勤學苦練、多動腦思考才能掌握熟悉的各種功能。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運用適當的實例和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不斷改進課堂效果,提高學生的的綜合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