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百色市右江區(qū)汪甸瑤族鄉(xiāng)沙洪小學 尹忠新
轉化“后進生”是科任教師的責任和義務,素質(zhì)教育亟需落實,科任教師要有“以人為本”的理念,蹲下身子看“后進生”,真的愛“后進生”、賞識“后進生”,這樣就能激發(fā)“后進生”的正能量,促使“后進生”“閃亮”起來。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生放在第一位,以學生為出發(fā)點,重視學生個體性差異,有轉化“后進生”的理念并落到實處。教師對學生要一視同仁,要把愛的陽光雨露灑向全體學生,滋潤每一個學生的心田,特別是“后進生”,更需要教師的關愛。應該把“后進生”培養(yǎng)成社會有用之才,這樣才是教育真正所在,教育才有可能給我們帶來新氣象。
教師聯(lián)系學生家長,共同協(xié)調(diào)密切配合,是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環(huán)。教師通過家訪、電話聯(lián)系、開家長會等多種途徑與家長聯(lián)系,使家長配合學校共同促進“后進生”轉化工作。父母是最好的老師,教師通過與家長聯(lián)系。首先要求家長為子女做好榜樣。給子女一個溫馨的家,為子女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同時要培養(yǎng)子女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其次是學校和家長教育要一致。如果學校教育是一套,家長又是另一套,他們就會相互矛盾,相互抵消,轉化工作很有可能就會功虧一簣。家庭是學生的避風港,是他們心靈的寄托,只有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轉化工作才能更好更快的走向成功。
教育實踐告訴我們,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種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師情感可以溫暖一顆冰冷的心,熱愛一個學生就等于塑造一個學生,厭惡一個學生就等于毀掉一個學生。當學生體會到老師對自己的一片愛心和殷切期望時,他就會變得“親身師而信其道”。尤其是對那些因家庭乃至社會環(huán)境條件不良影響而表現(xiàn)異樣的“后進生”,教師應以“朋友和志同道合那樣”的態(tài)度和方式對他,給他偏愛、厚愛、深深的愛,使他感到無比的溫暖,點燃他追求上進,成為優(yōu)秀生的希望之火。
陶行知多次告訴我們教育者:“我們必須變成小孩子才能做好小孩子的先生”。教師應當蹲下身子看學生,特別是“后進生”,用“學生的大腦”去思考,用“學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學生的情感”去體驗,用“學生的興趣”去愛好,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看到后進生的長處和閃光點,并點燃他們的閃光點,使之成為希望之火。為了后進生教師蹲下身子吧!多角度、全方位的欣賞學生、評價學生,這樣學生才有希望,教育才有希望!
后進生的轉化是靠多方面的力量的,教師要充分發(fā)揮班集體在轉化中的作用,甚至班中每一個學生的作用。由于學生年齡、智力和心理發(fā)展大都處于同一個水平線上,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的“小老師”來幫助自己,他們既建立起學習的成就感和自尊心,又培養(yǎng)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平時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小老師”處處幫助后進生,特別是學習上的問題,讓后進生隨時請教“小老師”,同時讓“小老師”針對自己的“學生”的情況制定一個個小目標。
人人都需要贊美,大人需要,孩子更加需要。而賞識教育確實有著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應。轉化后進生工作更需要教師采取賞識教育,去開啟后進生的心靈,促進他們自強。首先,教師通過激勵、表揚等手段,來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開展自我賞識,合力家長共同賞識,以此來鼓勵后進生不斷追求成功,不堪落后,不斷地發(fā)掘自己的優(yōu)點、長處,為自己樹立堅定的信念和遠大的理想,相信人人都可以成才;其次,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特別細心觀察,從細微處善于發(fā)現(xiàn)后進生的優(yōu)點,并放大,再放大,不斷地放大他們的閃光點,運用激勵性的手段或語言對他們進行鼓勵。在教師的賞識和放大,后進生的閃光點定會燃燒起來;再次是教師要讓后進生學會說“我能行”。教師要講究教育藝術,賞識后進生的細微進步,以鼓勵為主,讓他們感到“我能行”帶來的快樂,讓后進生有“發(fā)光”“發(fā)熱”的機會,給他們一個展示“我能行”的平臺,燃起他們自信的火花,點亮了后進生的心燈,放出奪目的光彩;最后是教師轉化后進生必須要持之以恒,要有打持久戰(zhàn)的準備,要不斷地分析其會反復的原因,繼續(xù)“對癥下藥。在轉化過程中,時刻細心觀察并及時的發(fā)現(xiàn)后進生身上的細微變化,及時的給予表揚和鼓勵,以滿足后進生的心理需要和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欲望。這種階段性肯定,可以起到“充電”的作用,使后進生能夠體會到教師的關心和愛護,促使他們自信的樹立,激起他們再接再厲,取得更大的成功與進步。在充分肯定后,針對后進生自身尚存不良的習慣,要適時的提醒,使后進生既能認識到自己的可喜變化,又能感覺到自我更新的巨大潛力,還需加倍努力,堅持到底,自覺地加以改正,促使后進生“閃亮起來”。
沒有創(chuàng)新,就沒有發(fā)展,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更需要創(chuàng)新。那么教師在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兩大目標之間,應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作為首要目標,在這樣的教育理念指導下后進生對新鮮事物就懷有濃厚的好奇心,探究意識強烈。首先我們教師不要照本宣科,要多用現(xiàn)代化設備上課,滿足學生多元化的需求,使學生自然的從“要我學”到“我要學”轉變。其次是教師要為學生設置豐富實用的課程,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奠定堅實基礎,學生無時無刻都感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引發(fā)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樣后進生就愛上學習,不斷地去探索、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同時給后進生多實踐、多訓練、多表現(xiàn)的機會,讓他們動手、動口、動腦,有迸發(fā)“火花”的機會,燃出希望之火!
總之,在后進生的轉化過程中,我們教師先要尊重每一個學生,賞識你的后進生,以“以人為本”的理念解決后進生的問題,既要看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促使其自我轉化內(nèi)因的形成,又要認識后進生轉化的長期性、艱巨性、挑戰(zhàn)性,還要加強對后進生的指導和關愛,增強他們的意志,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會學”“想學”不斷地學,從而達到轉化工作的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