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新滘中學 劉曉華
第一次看印度電影,是源于此次教育影片推薦的《三傻大鬧寶萊塢》,我在歡笑中看完了電影,意猶未盡前后共看了三遍。因為該片既帶給我在教育理念方面的思考和啟發(fā),影片渲染的正能量也帶給我很多感動。
這是一部在笑點中貫穿很多教育理念和人生哲理的優(yōu)秀影片,本片采用了倒敘加插敘的手法,批判了印度填鴨式的教育方法。影片的故事主要是關于皇家工程學院幾位學生在大學時以及畢業(yè)后的后續(xù)故事,談及了教育方法、興趣、友情、成功等話題,影片借由Rancho對學院教授和校長的挑戰(zhàn)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以下是影片給我的幾點啟發(fā)。
第一,每個學生首先是個人,是人都會有喜怒哀樂和恐懼的情緒,當學生陷于負面情緒時,我們作為教師的,要及時覺察他們的負面情緒,接納他們的情緒,從而引導他們管理自己的情緒。
正如片中家境貧寒的Raju,他的內心充滿了恐懼,擔心癱瘓的父親,以及不夠錢買車當嫁妝的姐姐。所以他在宿舍里祭拜神,手上帶了很多戒指,想讓神來護佑自己。本來資質不差的Raju卻因恐懼,過不好每個當下,而淪為差生。
在生活中,確實有很多人因為遭遇了困境,惶恐地擔憂明天,但這樣只能使今天更加渾渾噩噩,最后恐懼成真。Rancho是個很棒的精神導師,他不但覺察到Raju的情緒,還陪伴引導他最終克服自己的恐懼,成為勇敢的人。
精神導師這四個字引我深思,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我們也要學習怎樣成為學生的精神導師。精神導師必須要有覺察他人情緒的能力和引導他人處理情緒的能力。
特別是我們初中教師面對的初中生,他們心智還不成熟,容易情緒波動,被負面情緒所困擾。作為一個班主任,接下來,我在教育心理學上要加強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學會更好的關愛學生的情緒。
第二,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興趣,尊重他們對職業(yè)方向的選擇,不要強加單一的成功標準給學生。
比如片中的Farhan,他父親在他出生時,就要他長大后成為工程師??赡芨赣H認為當了工程師就等于成功了,會找到好的工作,然后擁有房和車。但Farhan熱愛攝影,Rancho讓他直面自己的內心:“知道我為什么第一名嗎?因為我熱愛機械,工程學就是我的興趣所在,知道你的興趣嗎?這就是你的興趣……跟工程學說拜拜,跟攝影業(yè)結婚,發(fā)揮你的才能,想想邁克爾杰克遜的爸爸硬逼他成為拳擊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后果多可怕?”
所以在Rancho的鼓勵和陪伴下,F(xiàn)arhan鼓起勇氣對爸爸說:“也許我成為了攝影家,房子會小一點,車子會小一點,但是我會很快樂,會真正幸福。”。
人都有天賦和興趣。在平時我們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興趣,提供舞臺予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在學生的升學選擇專業(yè)時,不要以自己的主觀意愿去干涉學生的選擇。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認為正確的理念應該是:只要在自己喜歡的那個行業(yè)上追求卓越,成功自然會隨你而來。
第三,作為教育者我們應該怎樣教書?
首先,教法上要深入簡出,要避免像片中的教授把“機械”這個名詞的概念解釋得那么復雜,死板的按照教參上的標準去傳授知識,還不能接受Rancho言簡意賅的解釋。
其次,不應該只注重培養(yǎng)和考察學生死記硬背的能力,用填鴨式的教育去抹殺學生思考能力。而是要在課堂教學上,把知識聯(lián)系實際,努力的創(chuàng)造很多跟生活有關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去思考,也培養(yǎng)學生解決現(xiàn)實生活問題的能力,給學生開口和動手的機會,而不是培養(yǎng)死讀書多的機器。
最后,我們要教出什么樣的學生,我們在育人方面的價值導向是什么?
片中的校長,他認為“要么超越別人,要么被別人超越”。他傳達給學生的人生理念是:杜鵑從來不自己筑巢,他只在別人的巢里下蛋,要孵蛋的時候他們會怎樣?他們會把其他的蛋從巢里擠出去,競爭結束了,它們的生命從謀殺開始,這就是自然界競爭的叢林法則。
校長的人生信條就是追求成功,如果每個學生都深信這個成功法則,輕視其他,就會像“消聲器”一樣想盡辦法只求成功?!翱荚嚽耙梗ナ箘e人分心,給每個宿舍的門縫里塞色情雜志”,“他的信仰:只有兩種途徑拔尖——提升自己的成績或降低對手的成績”。為了成功不擇手段甚至傷害他人,那樣的世界會讓我們覺得冰冷和不安。
所以我們在育人方面的目標是什么?要培養(yǎng)出什么樣的學生?是像“消聲器”一樣死記硬背,自私,不擇手段拖低他人成績,以抬高自己的尖子生,還是雖然出身卑微,卻不卑不亢,熱愛生活,有情有義,熱愛學習,實際能力很強的Rancho?
如果不是讓校長這個教育者最后親眼看到Rancho活學活用,用吸塵器成功幫自己的大女兒接生,并用“All is well”這句熟悉的胎教語言發(fā)揮了信念的力量,使自己本來出生沒有啼哭的孫子重活過來,也許Rancho根本得不到校長的認可并獲頒畢業(yè)證。
影片的結尾,那個像大學時期一樣追求成功的“消聲器”,踏入社會后也能取得世俗意義的成功——賺到了很多錢。但是他心中只有自己,愛慕虛榮,在強者面前哈腰諂媚,在弱者面前跋扈炫耀。這樣的人,在現(xiàn)實世界中,有幾個人真正喜歡他呢?他對于社會和他人而言,又有多少價值呢?多制造一些這樣的學習機器,我們未來就會變成一個充斥著追求金錢與成功的功利世界。
Rancho把所獲的畢業(yè)證給了真正的Rancho,所以他沒了那本學歷證書,但他依然能有多項專利發(fā)明,是個卓越的科學家。成功后他不忘幫助他人,比如幫助在大學時那個上不起學的弱者——小個子。他挑戰(zhàn)印度的教育體制,按自已的教育理念創(chuàng)辦了一所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學校,讓孩子在學校里快樂地學習。
回望我們的教育經(jīng)歷,我們很多時候也喜歡乖乖聽話,考試高分的學生。對于雖然機智靈活但偶爾會違反規(guī)則、成績不良的學生,我們是否會心生怒氣,失去了對他們的耐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教育應以人為本,及時覺察學生的情緒,本著愛心去理解,包容學生;發(fā)掘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同時,要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在價值觀上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成為更棒的自己。這就是《三傻大鬧寶萊塢》給我的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