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露
〔湖南農業(yè)大學 教育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0〕
高等教育與教學
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
夏小露
〔湖南農業(yè)大學 教育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0〕
自主學習是大學生的基本能力,提高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確保大學生培養(yǎng)水平、構建和諧大學校園的基礎和前提。當前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存在諸多方面的問題,既有學生自身的原因,也與社會環(huán)境和校園環(huán)境息息相關。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不僅與學校和教師有密切關系,也需要家長、家庭和整個社會共同努力。培養(yǎng)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能夠促進他們更好的完成學業(yè),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和實力。
大學新生;自主學習;方法
大學生滿懷憧憬,步入大學校園,在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逐漸適應,這個過程是漫長而艱難的,復雜而陌生的環(huán)境與他們自身性格的不成熟、經驗閱歷的缺乏會逐漸形成矛盾。在以考試為目的、以機械化教育為手段的中學階段,絕大部分時間都由老師主宰,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嚴重缺乏自主學習的機會,長此以往,學生缺乏自主思考和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無法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而到了大學,不再有家人或老師幫學生做飯、洗衣服、喊學生起床、督促學生做作業(yè),很多事情都需要學生自己獨立去解決、去完成。相對于中學階段,無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大學生們都必須徹底地從被動轉變?yōu)橹鲃?,做自己的主人。而高校作為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基地,肩負著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自主學習能力的職責。培養(yǎng)大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確保大學生培養(yǎng)水平、建設和諧校園的題中應有之義。
自主學習要求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做學習的主人,有主見地學習。我國古代學者非常重視自主學習,很早就開始了對自主學習理論的研究與探索。我們熟悉的教育名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從教育者角度闡述了自主學習的重要作用,即給人一條魚,不如教給他捕魚的方法;教給學生知識,不如教給學生學習知識、獲得技能的方法,也就是說,教會學生自主學習,通過他們自己的努力,主動積極地獲得知識和技能,才是最成功的教育。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開創(chuàng)了“啟發(fā)式”教學法,即教師要引導、啟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孟子也強調“自得之”的重要性,他認為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古希臘時期也有許多學者表達了認識社會主體這一思想。古希臘學者普羅泰戈拉曾說:“人是萬物的尺度?!闭軐W家蘇格拉底曾提出以人為本,他在教育實踐中提出了著名的教育思想——“產婆術”,他要求學生通過討論的方式,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尋求答案。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提出了自我反思、自我監(jiān)控和自我調節(jié)的學習方法,這些學習方法都要求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發(fā)揮主動性和積極性。20世紀60年代起,西方教育家開始關注個體自主學習的心理機制,即如何提高個體自主學習能力。20世紀70年代中期Holec在《自主性與外語學習》一書中首次引入自主學習的英語概念,他將autonamy定義為“自我學習能力”(the ability to take charge of one’s own learning),[1]他認為自主學習就是學習者自己給自己制定目標、學習內容和進度,監(jiān)督、評估自己的整個學習過程和效果。學者們從各個角度研究自主學習,有學者側重自主學習的學習環(huán)境,有學者側重自主學習的態(tài)度、方法、途徑、學習者的能力,他們對自主學習有不同的定義和見解。自主學習又被稱為自我指導學習、獨立學習、自我計劃學習等,雖然叫法不同,但意思基本一致。自主學習的實質就是要求學習者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獲得技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充分發(fā)揮他們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強調學習主體的“自主性”“自由性”和“自律性”。“自主性”學習與學生被動學習是相對立的,要求學生主動地學習知識,而不靠外界環(huán)境或周圍人群的制約,這種學習是學生發(fā)自內心的需求,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強制。“自由性”則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可選擇性,大學生在中學階段不管在學校還是在家里,老師或父母都會對他們的學習內容和方法有所限制或要求,學生對學習內容、學習方法沒有選擇權,一切都必須聽從老師和父母的安排,他們只是學習過程的實施者,而自主學習的“自由性”是指學生自由控制學習過程,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去選擇學習內容、方法、時間、地點等?!白月尚浴币髮W習者擔任整個學習過程的確定者、制定者及時間管理者,學習者要獨立于學習環(huán)境,不受身邊事物的影響,很好地約束自身行為并實現(xiàn)最終的學習目的。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里,學生通常在固定的環(huán)境、時間、地點開展學習活動,長此以往,學生容易依賴既定的氛圍和環(huán)境,一旦離開或有所改變,學生的學習行為和質量都會受到嚴重影響,甚至會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如果每個學生都能自主學習,做學習的主人,不僅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質量,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
為了詳細了解大學生自主學習情況,我們向湖南農業(yè)大學2016級部分專業(yè)學生發(fā)放電子調查問卷150份,回收有效問卷140份,有效率為93.3%。調查問卷包括三個部分:第一,個人信息,包括性別、專業(yè)、生源地、是否獨生子女。第二,自主學習整體情況,包括自主學習態(tài)度、認知等方面。第三,從學習動機、學習環(huán)境、學習內容三個維度調查大學生對自主學習的認知水平、態(tài)度、能力及方法,每個維度設計5個問題,共計15個問題。經過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大學生在自主學習方面存在著很嚴重的問題。71.4%的學生表示在新的環(huán)境不知道如何開展學習,78.6%的學生不了解自己的專業(yè),57.1%的學生表示缺乏學習動機,42.8%的學生表示缺乏自我管理能力,35.7%的學生表示入學以來沒有去過圖書館,42.8%的學生表示曾經運用學校圖書資源去學習。以上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大學生在自主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很多,而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社會、學校、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一起為學生自主學習、提高教育質量獻計獻策,創(chuàng)造條件。
1.社會
社會是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宏觀環(huán)境,對大學生自主學習理念的建立和強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在社會大環(huán)境大力宣揚和鼓勵自主學習。一方面在全社會范圍內積極倡導自主學習,培養(yǎng)人人自主學習的行為,使自主學習的思想深入人心,讓每一個社會成員不管在工作中還是在學習中都能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為自主學習理念的普及打下堅實的社會基礎。另一方面,進入知識經濟時代,我國正在創(chuàng)建學習型社會,鼓勵人人學習,終身學習。因此時代和社會應號召每一個公民都要自主學習,并且把公民自主學習能力的指標作為評估全民終身學習活動的重要標準。其次,政府有關部門或社會公益組織、民間協(xié)會等都可以大力支持或舉辦有關公益活動、講座,向全社會成員普及自主學習的基本知識、方法,以便讓更多的人包括大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相關知識和方法,并將其付諸實際行動,提高全民自主學習水平。最后,社會要為公眾提供充足的學習場所,讓更多的人在工作之余能隨時隨地學習,為培養(yǎng)全民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和良好環(huán)境。
2.學校
學校是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最強有力的推動者和主力軍,為大學生提供了肥沃的自我提升和自主學習的土壤。因此,學校要努力營造自主而開放的環(huán)境,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各種各樣的便利條件。學校可以組織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課外實踐,讓學生充分了解校內各種學習資源,如圖書資料的借閱、自習室的使用、選修課的選擇等,幫助學生更有效地自主學習,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目標,積極上進。學校也可以從觀念、內容、方法、課堂形式等多個方面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造最有利的條件。第一,學校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傳統(tǒng)教育實踐有一大弊端,即把學生放在學習的被動地位,忽略學生的主動性,因此學校要轉變陳舊落后的管理觀念,積極培養(yǎng)大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畢竟大部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并不是一個自發(fā)的過程,而是一個有意識的自我培養(yǎng)的過程。值得注意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學校必須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學會對自己負責。第二,教師作為教育學生的核心力量,在學校里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扮演指導者和幫助者的角色,[2]他們也是學生的合作者、促進者。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成績,可見教師的積極態(tài)度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在教學方法上,教師要讓學生從中學的學習模式過渡到大學的學習模式,這一過程是緩慢的、長期的,不可一蹴而就,不然學生會難以適應,產生焦慮心理,有的甚至會厭學。在這個過渡階段,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兩個階段的學習方式、內容、環(huán)境有很大的差異,教師針對學生的專業(yè)內容和特點,指導學生調整學習方法和策略,從而進一步強調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及其對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作用。班杜拉的社會心理學認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可以通過觀察與模仿而獲取的,[3]中國諺語也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自己在學校的人脈資源,為學生樹立一個優(yōu)秀的自主學習的榜樣,邀請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長或學姐來分享他們的自主學習方法和經驗,這會有利于學生更加有效地自主學習。在課堂上,教師要營造一個輕松而愉快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與教師形成良性互動,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水平,教師的提問、指導也可以使學生沉浸在問題情境中,使他們自我思考,自主探索問題,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教學內容上,教師可以不拘泥于課堂內容,結合課外知識,這樣不僅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下自主地去搜索相關知識,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享受到自主學習帶來的愉悅和滿足感。
3.家庭
家庭是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微觀環(huán)境基礎。在三大教育體系中,家庭教育占首屈一指的地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每一個學生接受教育的開始。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方式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大學生從高中跨入大學后,大部分學生一年只能回家?guī)状危綍r跟父母的交流多半是電話、QQ或微信等,父母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時時刻刻關注學生的行為。父母與剛步入大學的孩子交流時要注意自己的方式,轉變以前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養(yǎng)成的教育觀念及以往過度關心學生行為的做法,通過給與孩子建設性的學習、成長建議,在生活和學習上給予合理的叮囑和引導,重點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4.大學生
大學生是自主學習的實踐者、執(zhí)行者。首先,大學生一定要調整好學習習慣和方法,樹立自主學習理念,徹底摒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過分依賴教師、被動接受知識的錯誤心態(tài),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科學規(guī)劃自己的學習生活。社會心理學家Winner認為,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是自主學習的關鍵,[4]因此學生對自己要有一個準確的評估,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的學習計劃,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調整、監(jiān)控自己的學習過程,采取各種有效辦法提高學習效率。其次,大學生還要學會充分利用各種學習資源,積極參與專業(yè)課程教學,將課堂知識和課外知識相結合,海納百川,兼收并蓄,切實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為自己成才、成功提供強大動力。
[1] 張立新,李霄翔.中國—西歐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對比調查研究[J].外語界,2004(4):15-23.
[2]占茂華.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徑的探索[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5):78-80.
[3]邱關軍.學生模仿論[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4.
[4]何明霞.基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監(jiān)控理論與實踐研究[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
(責任編輯:張明海)
2017-03-07
夏小露(1991-),女,湖北黃岡人,湖南農業(yè)大學教育學院碩士生。
10.3969/j.issn.2096-2452.2017.01.013
G79
A
2096-2452(2017)01-0062-03